第184章 魏源(上)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4章 魏源(上)(1 / 2)

【清朝危機吹哨人#魏源#海國圖誌#

在大清被棄之如敝履的《海國圖誌》,到了日子國,卻被奉為珠玉。

……

有這麼一個人,他是我國的封建士大夫,卻在日子國擁有眾多粉絲。

他出生在乾隆年間,卻精準預見了中原在晚清麵臨的巨大危機。

為了扶大廈於將傾,他四處搜集資料,寫下皇皇巨著,並為之奔走呼號,隻為喚醒國人。可得到的卻是攻擊和諷刺。

而同樣還是這本書,在十幾年後的日子國,卻被視若珍寶。

它深刻影響了日子國“明治維新”的發生。

它在中和日子國完全相反的待遇,也預示了這兩個國家,即將到來的,截然相反的命運。】

(開眼看世界)

(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固化)

(晚清就是該死)

——————

無數清時空,人們紛紛豎起耳朵,嚴陣以待。

這是他們大清的能人呀!

天幕說了無數王朝的英雄豪傑,甚至異邦的能人都介紹過,終於輪到大清了嗎。

可大清好似並沒有重視這位能人。

一些人聽著天幕的述說,皺起了眉頭。

日子國,不就是與後世有著刻骨仇恨的那個彈丸之國,聽起來,《海國圖誌》對他們影響甚遠呢。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大清的東西,竟然便宜了這麼個蕞爾小邦!

清時空的百姓都緊張起來。

截然相反的命運嗎……

——————

【《海國圖誌》的作者,中家最早睜眼看世界的啟蒙思想家之一,首倡“師夷長技以製夷”的——魏源。

乾隆五十九年,魏源出生在湖南邵陽縣。

九歲時,他參加縣試。縣令出了一聯“杯中含太極”,還是個娃娃的魏源,對出下聯“腹內孕乾坤”,語驚四座。

十六歲,他考上了秀才。三年後,他又受到湖南學政湯金釗的賞識,成為了一名拔貢生。拔貢生,清朝每十二年選拔一次。

不久,魏源踏上了前往國子監的道路。少年得誌的他,對未來充滿著憧憬,覺得自己一定能做出一番“為萬世開太平”的功業來。

從長沙北上,經過汨羅江、嶽陽樓、黃鶴樓,一路上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北望中原,魏源豪氣頓生。

渡過黃河,很快就來到了滑縣。然而,接下來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

映入眼簾的不是嫋嫋炊煙,而是枯井蛛網、斷壁殘垣。

就在去年,這裡爆發了天理教起義,滑縣人李文成帶領教眾,殺死縣官,引發了大型農民暴動。

清廷以雷霆之勢鎮壓了起義,過程中,許多百姓無辜被殺,造成農田之中,雜草叢生,原野之上,白骨堆積。

魏源滿腔的豪情壯誌,瞬間冷卻下來。

他向農民打聽民變的原因。

蓬頭垢麵的幸存農民,望著身著青衿的士子,相顧無言。】

(湖南啊)

(滿清傳統藝能)

(何不食肉糜)

(乾隆???這麼早)

(乾隆和華盛頓一個時代的,而且他倆同一年去世的)

——————

乾隆臉色鐵青。

天理教起義?在湖南?

如今離乾隆五十九年還早得很,可天幕的內容他必須重視。這事關大清,關乎愛新覺羅家的天下。

眾目睽睽,天幕的出現讓民智慢慢覺醒,況且後世連皇帝都沒有了,朝廷若太過強硬,怕會適得其反,他必須忍耐……

極力克製住憤怒,他想起與發國國王的通信。華盛頓在後世如此聞名,估計也是個人物,看來清廷必須多了解了解海外,若是把民間注意力也轉移過去最好……

——————

【此時的魏源,還沒有意識到民不聊生的根源,更不清楚自己即將要報效的,是一個怎樣山河日下的衰朽王朝。

一路趕到京城,憑借自身才華,魏源結交了很多大人物,還在詩會中結識了林則徐。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眨眼就到了鄉試的時候,但事情卻沒有想象的順利。

魏源第一次參加順天府鄉試,落榜。

又過了兩年,道光皇帝繼位,加開恩科。

這一次,魏源的文章讓正副考官都非常欣賞。但他居然用了一個“尺布之謠”的典故,有譏諷皇家兄弟不和的嫌疑,因此考官不敢讓他中舉。

(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漢文帝的弟弟淮南厲王劉長,因謀反被徙蜀郡,途中絕食而死。

民間因此作歌謠諷刺兄弟之間的不和,這首歌謠被稱為《尺布謠》。)

1822年,鄉試之年,這一回他全力以赴,在順天鄉試中考了第二名,也是南方考生中的第一名。

可第二年的會試,他又落榜了。

下一科的會試還要等上三年,久在京師,魏源的生計出了問題,好在他前些年的交友起了作用。

他結交的好友陶澍當上了江蘇巡撫,賀長齡成了江蘇布政使。這兩人當京官時,就很欣賞魏源,於是魏源來到南京,當了二人的幕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走馬上任後,魏源的第一件事就是編書。

當時賀長齡想要編著一本經世致用的文集,勉勵讀書人。於是委托魏源收集清朝開國以來經世致用的文章,編撰一本《皇朝經世文編》。

魏源以嚴格的標準,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編書工作。該書刊印以後,的確形成了巨大影響。左宗棠等實乾派的晚清官員將其視為至寶。

很多士人受到激勵,從不關心時事變得積極起來,社會風氣為之大變。

在編書的過程中,魏源閱讀了許多不同的文章,接觸了許多不同的思想。】

(漢謠一鬥粟,不與淮南舂)

(年少得誌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最新小说: 亮劍:平安大戰,我帶個團幫場子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 禁欲傅爺嬌藏旗袍美人日日吻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