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關主任和石主任進來,年輕醫生將困惑跟兩位主任說,石主任畢竟經驗豐富,每次遇上比較難的,還是要他幫忙看。
“要不,你休息一下,石老師。”關主任不忍心,剛剛石主任看了好幾份冰凍切片,眼睛紅紅的。
“沒事,我看看。”石主任挺執著。
楊平讓位置,老主任坐下來,三塊玻片都仔細看完才發言:“食管鱗狀上皮內可見淋巴細胞浸潤,胃黏膜局灶增強性胃炎,回腸末端黏膜有局灶活動性炎,克隆恩病!”
老主任抬頭,摸出墨鏡戴上:“這個病例的病理改變非常輕微,一般人看不出來,這還是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老師教我的,這套片子記一下,安排一個小課,我給大家講一講。”
病理科醫生立刻又重新將目光投向楊平,這回是崇拜的眼神,他隻看了一張玻片,就推斷出另外兩張玻片的病理表現,說出了最可能的診斷,看完另外兩張玻片,直接下了確定診斷,而且用時不過兩分鐘。
作為病理醫生,對這種捕捉鏡下圖像的能力,表示不服。
一個骨科醫生看病理切片,居然比病理科醫生還厲害,看的又是消化內科的切片,還不讓人活了。
宋子墨也在驚異之中,要不是今天拖他下來一起看病理切片,哪知道這貨看病理切片水平這麼高,太全能了吧!
“剛剛骨科的楊博士看了,也說是克羅恩病,我還不信呢。”資深醫生說。
“哦?”
石主任大為驚訝,他站起來,從盒子裡又挑了兩個玻片,放一塊到顯微鏡下:“楊博士,幫忙看看?”
看?還是不看?
楊平也不好客氣,不管真想請自己幫忙看,還是考自己,都不好推辭,楊平坐上顯微鏡:“腸鋸齒狀腺瘤(ssp)!”
石主任立刻換一塊給楊平看,楊平很快說出診斷:“潘氏細胞化生。”
“玻片的質量不行,隻能看到一個橫截麵,要是能夠看到展平的黏膜全層結構就好了。”楊平補充。
石主任摘下墨鏡:“小夥子,不搞病理真是浪費了,從一個橫截麵看出腸鋸齒狀腺瘤(ssp)和潘氏細胞化生,全國的病理專家扳手指數,的確,這個玻片的質量不行,要是高質量的內鏡活檢標本,可以看到平鋪的整個粘膜全層,但是我們經常做不到,腸鋸齒狀腺瘤和潘氏細胞化生就是依靠觀察隱窩基底確定,隻有全層平鋪的粘膜才能顯示隱窩基地,無法觀察到隱窩基底的改變,一般醫生就沒辦法確診。”
石主任轉頭給所有病理科醫生說:“病理玻片的質量對病理診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做出一張令人滿意的切片,對取材、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的每一個步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我在麻省理工病理係做訪問學者時,他們的內鏡活檢標本都能夠看到展平的黏膜全層結構,相比較之下,我們國內內鏡活檢的切片經常隻能看到一個橫切麵。”
“這讓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們很少診斷結腸鋸齒狀腺瘤(ssp),很少看到炎症性腸病診斷中比較重要的潘氏細胞化生,不是疾病譜的問題,而是玻片質量的問題。”
當然,其中有機器設備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專業精神和專業態度的問題。
一張完美的切片非常重要,不僅看得賞心悅目,病理改變也會一覽無遺,最大程度保證病理診斷質量。
“小夥子,你覺得這樣玻片問題出在哪,有什麼改進?”石主任問楊平,他想看看這個小夥子究竟懂到什麼程度。
楊平隻能客觀地指出:“這個標本在製作過程中,脫水時有卷曲,包埋時沒有將組織豎起來,he染色色彩搭配不是很協調,封片有空洞和膠溢出,如果這些步驟改進一下,應該會更好。”
石主任差點鼓掌:“說得非常好,比如,he染色所有顏色的搭配都協調完美,上皮內淋巴細胞浸潤在低倍鏡下就能準確發現,不需要在高倍鏡下還看不出來;包埋時將組織豎起來,所有的組織都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排列,可以保證切片時切出黏膜全層結構。”
“小夥子,你以前搞過病理?”石主任好奇他怎麼懂這麼多知識。
楊平也不是有意炫耀,隻是想將自己掌握的知識跟大家分享,這樣,大家就能提高,下次會做得更好,最頭痛就是解釋:“讀書時,我對病理科比較感興趣,所以學得很認真。”
不僅會看病理切片,連病理切片製作的工序都這麼熟悉,一個玻片的不足在哪裡,在哪個環節出問題,一眼看出,這已經不是有興趣這麼簡單。
如果按滿分兩百分計算智商,高橋原估計楊博士的智商一百六十起步。現在覺得,楊博士這智商是要衝破兩百分的節奏。他接受過專業係統的病理學培訓,頂不上楊平偶爾的興趣。
看著楊平坐在那,安靜從容,藤原美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直覺,楊平身上藏著孤獨。
或許,那是天才的高處不勝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