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兵部急報。”
蘆布走到魏廣德書案前,恭敬的送上一份公文。
魏廣德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即放下手中奏疏,伸手拿起翻看。
片刻後,魏廣德臉上就浮現出一絲笑容。
這份公文是兵部接到淮安府文書轉交過來的,自然是說俞大猷率領的南洋水師已經搭載著五十萬石漕糧出海,月餘後將抵達天津。
上報行程,一是讓朝廷知道此事,二就是讓朝廷及時向薊鎮和天津發文,讓他們不要緊張及做好接應準備。
畢竟,此次要在天津卸下二十萬石漕糧,不管是走陸路還是河運,都能比較方便的運到京師或者通州。
屆時,南洋水師戰船和漕船會帶著三十萬石糧草及薊鎮萬人兵馬前往蓋州,加入遼東戰區。
魏廣德當即在這份公文上批“可”,隨即並未放在書案上,而是遞給蘆布,說道:“你跑一趟,送到司禮監,請儘快送呈陛下禦覽。”
雖然從淮安府到天津的海運,快則一月有餘,慢則兩月時間,算上文書傳遞所消耗時日,看似中間還有至少一個月,時間很是充足。
可是彆忘記,薊鎮軍馬並未到達天津,從三屯營到天津,至少十天半個月行程。
十天,是指明軍按照日行四十裡的標準行軍,大約需要十日功夫才能抵達,可是若路上有突發事件耽擱,就不好說了。
從兵部下發行文,到薊鎮軍做好整裝出發的準備,這又是幾日時間。
軍隊抵達天津,還需要整休數日,又是耽誤一番功夫。
說起來,剩餘的時間還真不是很多。
當然,若是風向不好,船隊在海上走兩個月,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過,魏廣德寧可讓戚繼光帶著兵馬在天津等待登船,也絕對不會讓他們急匆匆趕到天津就直接上船出海。
這年頭坐船,居住的條件可不好。
那是運兵,自然比較緊湊。
北方人大多不熟悉水性,坐船到了海上,還不知道多少人要暈船。
其實,從天津東渡蓋州,魏廣德也是下了一番決心的。
最後算了不過幾天時間,這才安心讓薊鎮軍馬走海路過去。
他可不想因為運輸方式的原因,導致薊鎮軍到達遼東後,需要許多時間休整,那就太糟糕了。
蘆布拿著文書轉身就出了值房,魏廣德考慮了片刻,打算晚些時候和首輔張居正說說,到時他去天津,見見俞大猷,順便把遼東的消息和朝廷的打算告訴戚繼光,也讓俞大猷參詳一二。
畢竟,魏廣德一向把馬芳、俞大猷視為軍事上重要的參謀。
兩人都是驍勇善戰之人,雖都沒去過遼東,但打仗其實是相通的。
至於環境造成的差異,那就是戚繼光的臨變能力了,教不來的。
而且,戚繼光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半生打過的仗也是不少。
此戰重點,其實還是薊鎮軍和遼東軍的關係,還有就是遼東巡撫張學顏能否順利安撫住女真諸部,讓他們在大明圍攻王杲時能保持中立。
否則,朝廷原定四萬大軍圍剿王杲的計劃怕就要有變,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參戰。
而此時遼陽巡撫衙門大堂裡,正黑鴉鴉跪著一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