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源於當年漢獻帝所賜予的那份“衣帶詔”,令他肩負起誅滅曹賊,挽救大漢社稷的重任。
縱使在實力微薄之時,他也未曾背離這份信念!
這就是劉備畢生的追求,但他也因此被不少人視為偽君子,
那些人認為他隻是假借東漢的名義壯大自身,圖謀稱帝的野心家。
持這種看法的人並未深思熟慮:即便劉備日後稱帝,那也是在曹丕篡位廢黜漢獻帝劉協之後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不過是漢中境內的王塵罷了!
登基稱王,隻是為了穩固麾下將士的修煉之心罷了!
這一切,並非出自他內心深處的修道意誌!
相信這浩渺天道金榜,必定能洞察他的拳拳苦心!
若果真如此,那麼這尊崇忠義的榜單之中,必然會有他劉備的一席之地!
……
仙域·大宋。
開封府所在,府衙之中,一位麵容黝黑的修士,陡然抬首,凝視著那高懸的天道金榜,眼中泛起一抹期許之光!
“忠義榜,如今隻剩三席空缺了!”
“難道我包拯,注定無緣位列其中麼?”
這位麵色如炭的修士,便是赫赫有名的大宋修行界巨擘——包拯,人稱包青天!
包拯,公正無私,修為精深,一身浩然正氣直衝九霄;他斬妖除魔,兩袖清風,乃大宋文修的楷模,更是整個神州大陸文臣修者的典範!
難道自己真的會錯過這忠義榜的榮耀嗎?
……
古唐疆域。
“古唐,應當還有一位英豪,有望問鼎這忠義榜!”
太極宮內,一名氣質威猛的將領抬頭仰望蒼穹,此人非他人,正是郭子儀,人稱郭令公!
郭子儀自從重生於神州大地之後,便毫無遲疑地投身到大唐的陣營,成為了一名忠誠的修道臣子。李世民賜予他高位,與李靖、蘇定方、秦瓊等人並肩而立,一時之間,榮華無量。
“郭子儀,你言下之意,我大唐尚有一名可列入忠義榜之人?”
聞得郭子儀所言,李世民微微一愣,緊接著麵上流露出一絲驚愕與欣喜交織的神色。
“確有其事。”
郭子儀頷首應道:“此人與微臣一般,忠肝義膽,為複興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微臣看來,其功績或許還在微臣之上。”
此言一出,頓時令李世民以及周圍一眾大唐臣子皆瞠目結舌!究竟何人竟能讓郭子儀自愧弗如?
要知道,郭子儀可是恢複大唐江山的第一功臣,沒有他,大唐早已在安史之亂中覆滅,還有誰能超越他呢?
人們或許以為郭子儀過於謙虛,然而在他自己心中,他並未言過其實!
他口中的那位人物,曾率數千弟子堅守睢陽達十載之久,成功抵擋住十數萬叛軍的南下攻勢;
曆經大小戰役數百餘次,斬殺敵寇多達十二萬,有效地阻止了叛軍侵犯大唐的江南靈地,保障了朝廷的財政收入,更為平定安史叛亂贏得了寶貴的時機!
……
大明王朝。
紫禁城內。
“大明末年,依然湧現出了無數的忠義之士!”
位居忠義榜第四的李定國身影悄然顯現在大明天子寶殿之內,已被明成祖朱元璋欽點為定國公、鎮遠大將軍,握有重權。
他目光注視著眼前顯現天道金榜的幻象,神情複雜,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難解之事。
在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內有流民起義,外有清軍入侵,雖不乏叛徒奸佞賣國求榮,但同樣湧現出了一批英勇悲壯的忠義之士。
譬如那位以身殉國,死守揚州的兵部尚書史可法;
又如隆武帝的首席輔臣黃道周,在戰場上兵敗被擒,寧死不屈,彰顯出可歌可泣的忠貞節操!
在遠古的修真世界中,遼東之地,秦軍屢次挑戰而敗北,威震一方的護道者袁崇煥,卻被莫名的陰謀冤殺,他的名字響徹天地,為世人敬仰!
如此忠誠英勇的仙道楷模,不勝枚舉!
這些英靈,若是能在那至高無上的“忠義仙名錄”上占據前三之位,世人也不會有任何驚訝!
“嗯?”
“原來我大明王朝,竟然還有這般眾多的忠義修士?”
當得知大明仍有諸多忠貞不渝的修士存在時,朱元璋不禁眉頭舒展,滿臉欣喜!
袁崇煥,史可法……假使這些人真的能登上那“忠義仙名錄”,對於大明皇朝來說,無疑是喜上加喜的大好事!
那麼,他大明皇朝,恐怕真要在“忠義仙名錄”上獨占鼇頭,成為該名錄的最大贏家!
此刻,朱元璋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盼!
正在此時,“天道仙榜”之上,忽然又是一陣劇烈波動!
那一行行金色的大字消散,顯露出一幅宏偉壯麗的仙境山河畫卷!
朱元璋的目光瞬間收縮,眼中掠過一抹驚喜之色!
那金榜上顯現出來的,赫然正是他大明皇朝的萬裡江山!
大明皇朝,真的又要再次榮登仙榜了嗎?
這的確是一件極為歡慶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隻是不知,這一次能夠位列“忠義仙名錄”的人,究竟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