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中國十大成功商業模式》的調查報告中,位居前列的分彆是騰訊、阿裡巴巴、百度、攜程、蘇寧……
這些成功的商業模式特點各異,卻又驚人的一致。沒錯,這些公司無一例外都是平台型企業。
在過去的二十年,他們以令人咂舌的速度橫掃互聯網及傳統產業,形成極具統治力和強大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平台思維正在帶來全球企業的一場戰略革命。
陳景雲學曆不高,但他喜歡學習。
偉人有言: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
對於企業而言,“平台”意味著什麼?在網絡效應下,平台上往往出現規模收益遞增現象,強者可以掌控全局,贏者通吃,而弱者隻能瓜分殘羹剩飯。
在商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戲言:互聯網上,百度壟斷了信息入口,騰訊壟斷了社交入口,阿裡巴巴壟斷了交易入口…
在“三座”大山的籠罩之下,中小企業要想做一番自己的事業?太難。
所以陳景雲知道互聯網如日中天,依然不曾介入確實是有自知之明的。
後來有人推測鳴哥會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首富,是因為人家的某音和那個什麼外國公司會在美麗國上市,估值大概有好幾萬億美金。
那也是互聯網公司,是“三座大山”之後被天神搬來的又一座大山。
互聯網企業,他們的成功,恰恰是因為他們不是賣產品的,而是做平台的。
比如,最初,IBM把微軟引進到個人電腦上,但很快發現,微軟公司反而賺走了更多的錢。
一開始,微軟隻是作為IBM產品的一個互補者。但通過個人電腦,微軟自己搭建出一個完整的平台,成了電腦軟件這個行業的平台組織者,所有的電腦應用程序,都要通過Wino係統來運行。
這種商業模式,或是某種產品或服務,當其使用者越來越多時,每一位用戶得到的消費價值都會呈跳躍式增加。
在這個以平台為中心的產業當中,平台的參與者越多,平台越具有價值。如果平台企業在初創期鎖定用戶,就能在行業競爭中占據起步優勢。
這種“贏家通吃”的平台,有些因其本身定位於細分市場而成為專業型平台,有些則像核能爆炸一樣成為顛覆或改變整個商業生態的巨大力量。
古往今來,無商不奸,買的沒有賣的精,生意從來都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賺的利潤。
但在平台中,開放、公平與透明是首要屬性。阿裡巴巴就是這樣發展過來的。
事實上,平台商業模式通過多方共同創造價值,使平台形成整體價值體係。每一方創造各自的價值,尋找各自的利益點,並且通過每一方價值的不斷增加,平台的整體價值也不斷增大,每一方所獲得的利益也更多。
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一種好人有好報的商業模式。
怎樣才能將各種不同的需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係統性的平台?這是陳景雲需要思考的方向。
既然自己已經不是每天為了一日三餐,疲於奔命的解決溫飽的階段了,那麼就得為自己的發展壯大更多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