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人舍不得走了,繼續看起了異史山人的手稿,他現在看的一篇是關於道士的,故事是這樣寫的。
***
有個世家公子,姓韓,是個讀書人,他非常好客,和他同村的徐公子經常去他那裡蹭喝酒。
一天,韓公子又在家大擺宴席,這時有個道士手托著一個缽站在門外化緣。仆人給道士的缽裡放入錢財,道士不要;後來換成粟米,道士也拒絕,但他總不走,仆人怒了,覺得這個道士實在是不識好歹,懶得理他,自顧自走開了。
韓公子聽到門外木魚聲響了好久,覺得奇怪,就召來仆人問情況,仆人將道士不要錢糧又不走的事向韓公子說了,還沒講完,道士就自己進來了。
韓公子見道士不請自來,也不生氣,反倒是邀請道士入席,一起坐下喝杯薄酒。道士也不客氣,向席間的主人、客人拱了拱手,就坐了下去。
韓公子和道士寒暄了幾句,這才知道道士來到村裡沒多久,現在住在村東頭的破廟當中。
韓公子忙道:“道長是什麼時候住過去的?我竟是不知道,沒有一儘地主之誼,實在是失禮。”
道士答道:“我一個粗野之人,也是剛到這裡,和這裡的人都不熟,隻是聽說了居士大方豪爽,就上門來求杯酒喝。”
韓公子聽了,忙舉起酒杯向道士敬酒,道士爽快的一飲而儘,他的酒量極好,一口一杯,那架勢像是千杯不醉的樣子。
徐公子見道士一身的道袍破爛不堪,還滿是汙垢,看起來十分寒酸,對道士也就不是很待見。韓公子也隻當道士是一般的江湖豪客,雖以禮相待但也沒有特彆禮遇。
道士豪飲了二十多杯後,才拱手告辭離去。
此後,隻要是韓公子設宴,道士便總是不親自到,看到吃的拿起筷子就吃、看到酒端起杯子就喝,就連大方的韓公子,內心也覺得這個道士來得也稍微勤了些。
一次他們又在喝酒,徐公子終於沒忍住出口嘲諷道:“道長天天來做客,怎麼不做一回主人,做個東道?”
道士聽了,也不惱,笑道:“道人我也和居士一樣,隻有兩個肩膀擔著一張嘴而已。”
徐公子聽了,頓時臉漲得通紅,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道士不再理會徐公子,接著對韓公子道:“話雖這樣說,但是,我也早就存了請客的心思了,一定會竭力報答公子的盛情。”
喝完酒,道士說道:“明天午時,貧道在東廟設宴,公子若能光臨,貧道榮幸之至。”
第二天,韓公子和徐公子約著一起去,他們心中都懷疑道士恐怕隻是隨口一說。
他們倆慢慢走去了村東,看到道士已經在路邊等著了,他們寒暄了幾句,邊走邊說,很快就來到了廟外。
走進廟裡一看,就看到原本破敗的廟宇煥然一新,屋宇樓閣連綿不絕。
韓、徐倆人大為驚奇,問道:“我們好久沒到這裡了,這是什麼時候修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