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夥一千人的奧軍趁夜色悄然離開軍營。
博羅諾夫親率的夜襲隊計劃從友軍掌控的西城牆潛入維也納,先襲擊城防軍留守在城牆上的守兵,趁機打開城門,作為先鋒以疾風怒濤之勢奪取全城。
博羅諾夫的本意是好的,可惜第一步就出了偏差。
他所部的部隊還沒抵達預定位置,就和剛剛從南城牆偷渡而出的維也納軍夜襲隊撞了個對麵。
這兩支目的相同的敵對軍隊就這樣舉著火把麵麵相覷。
博羅諾夫甚至看到了敵人陣中的特勞恩高伯爵。
兩軍的驚詫沒有持續太久,很快,這兩支在半天已經累得不行的軍隊碰撞在一起,延續起白日的血戰。
震天的喊殺聲一下子吵醒了西牆上的奧軍和南牆的城防軍。
南牆的城防軍以為是西牆的敵人主動夜襲,即刻發動了對西牆的反擊。而西牆的奧軍也認為是南牆的敵人主動進攻,紛紛頂著黑眼圈與他們纏鬥在一起。
博羅諾夫的夜襲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還沒碰到城牆就引發了大戰。
激烈的交鋒持續了一夜。
羅貝爾雖然認定夜襲一定成不了事,卻也一直緊張地關注這邊的局勢。萬一西牆的部隊出現體力不支的跡象,他必須立刻率軍支援,保證這片至關重要的陣地不失。
好在終究還是奧軍的裝備和士氣更勝一籌。
西牆奧軍最終擊退了南牆的敵人,博羅諾夫也在野戰中大敗叛徒,殺得特勞恩高伯爵的軍隊人仰馬翻。
第二天天亮,奧軍在亂軍的屍首中發現了特勞恩高伯爵的身影。
他的腹部和大腿都被長槍刺傷,腸子流了一地,倒在戰馬旁死不瞑目。
看到他狼狽的死法,同為伯爵的博羅諾夫難免物傷其類,下令收斂起他的屍首,率領殘軍撤回軍營。
雖然他沒能按照軍令狀攻下城池,可畢竟斬殺了匪首,功過相抵,弗雷德裡克另外以私人的名義獎勵給他十匹絲綢。
如今東西方之間的絲綢之路貿易被奧斯曼人隔絕,絲綢用一匹少一匹,可謂是非常貴重的禮物了。
博羅諾夫感動得聲淚俱下,表示自己一定為公爵肝腦塗地,在所不辭,然後美滋滋地抱著絲綢回了營。
既然夜襲失敗,弗雷德裡克沒有辦法,隻能按照羅貝爾的方案,下令全軍休息一天。
大戰葬送了不少夜襲隊的士兵,特勞恩高伯爵也歿於夜戰,城防軍的士氣跌落穀底,還在城內的各大貴族家族也開始頻繁的傳遞書信,商議的內容無非是怎麼把伊麗莎白賣出一個好價錢,好讓弗雷德裡克不要追究他們縱容叛亂的罪過。
唯一幸存下來的施泰爾伯爵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焦慮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特勞恩高伯爵已經為叛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弗雷德裡克不再追究,仍允許其子襲承爵位,甚至隻是罰了筆贖金就把伯爵的屍首還給了他的家人。
施泰爾伯爵了解弗雷德裡克,他是一個睚眥必報的狠人,為了爭權甚至舍得下毒毒殺伊麗莎白這位曾經給予他權位的恩人,要不是傳出去不好聽,他估計連拉迪斯勞斯都不打算放過。
他現在的仁慈隻代表一件事:他打算把所有的憤怒發泄在少數人身上,儘量安撫國內貴族的情緒,但這也意味著那些少數的倒黴蛋要為此承受最暴烈的怒火。
顯然“冥頑不化的”施泰爾伯爵並不在寬恕之列。
一想到可能的報複,施泰爾伯爵就惶恐不安。他的爵位可能被剝奪,家族可能被流放,五百年的施泰爾家族淪為施瓦本家族那樣的沒落貴族。
“不,不行,絕對不行,快想個辦法,還有什麼辦法?隻要能攔住弗雷德裡克,要多少我給多少。”
施泰爾伯爵崩潰地在城牆上大喊,而疲憊地斜躺在牆邊的士兵隻是冷眼看著。
他們大多是出身鄉村或市井的窮苦人,為了一口飯吃才加入軍隊,和貴族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
曾經有人批判貧民,說他們隻要看見有當官的被殺就會叫好,哪怕砍死的是海瑞或者於謙這樣的好官也無所謂。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後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不理解古代官與民之間隔山絕海的差彆。再好的官,本質上也是統治階級的一員,憑借個人主觀的心意就能決定是非死活。就像封建社會大家族的族長那樣,以一人之心奪千萬人之心,高呼“為了萬民”,也是某種為永遠霸占權力而自我和解的借口。
看見施泰爾伯爵嚎叫,士兵們隻會感到解氣,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淪為喪家之犬,真令人感到快活。
時間一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