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起,你們就是正兒八經的奧地利士兵,和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叛匪沒有半分乾係,明白了嗎?”
翁德雷大喜過望,把頭點得如篩子一般。
羅貝爾如此說,就是明擺著告訴他,他徹底洗白了,中央不會再追究他之前犯下的過錯,否則就是打自己的臉。
“我這就去安排!”
「因為叛軍無恥的劫掠與屠戮,王國的生存,人民的福祉目前受到了挑戰。除卻布拉格孤城一座,波西米亞中央王領大部已經淪陷。以國王的名義,我要求全王國的貴族遵守封建法的條款,出兵解除布拉格之圍。」
一封封寫著伊日親筆所書的文案的信箋由快馬送往王國各地。
巍峨的布拉格山堡內,伊日·波傑布拉德仍在為他的王位作出最後的掙紮。
原本堅定不支持伊日的封邑貴族們,在持續了月餘且不見終日的慘劇麵前出現了動搖。
雖然伊日繼位確實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他們不完全認可伊日成為所有人的國王,但如今波西米亞的亂局已然逐漸演變為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大規模叛亂。
一夥曾經被神聖羅馬皇帝鎮壓,卻又被另一位神羅皇帝聚集在一起的,由共同理念團結在一起的變革暴徒,正難以置信的速度膨脹和擴張。
波西米亞作為全神羅封建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每個村莊,每個城市,都是下級貴族的封邑。
胡斯叛軍席卷各村,毀滅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百姓,不願拋棄封地的貴族們更無一例外地死傷慘重。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誰也不知道組織混亂、目的不明確的叛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否是自己。
尤其是靠近布拉格的貴族,近日來提心吊膽,甚至連即將錯過農時都不敢解散征召兵。
起義軍已然在事實上成為比伊日更棘手的麻煩,轉念一想,反正烏拉斯勞斯陛下也沒有留下男嗣,其實……伊日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後者已經在大叛亂中尊嚴喪儘,王國中央在他的有生之年都將無力號召全國,這意味著地方上的權力會史無前例地擴大。
懷抱此種想法的貴族越來越多,逐漸開始有人率領地方軍向布拉格合流,包含“團結”這個詞句第一次成為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1448年四月中旬,第二支爭奪王國的力量在王國東部出現。
奧地利軍團長羅貝爾·諾貝爾,率軍由西裡西亞進入波米,號稱兩萬軍勢,宣布擁戴【波西米亞理所應當的國王】拉迪斯勞斯,同樣號召地方上的貴族起兵,支持拉迪斯勞斯奪回合法王位。
奧地利軍團以疾風怒濤之勢攻占了布拉格東方的四座城堡和十五個村莊——其實是因為那裡本來就被胡斯叛軍占領,變成了空城。
但外人不知道。
於是許多人真的相信了他所號稱的兩萬軍勢,腦子不太靈光的沃季采伯爵和帕佐夫伯爵當即宣布“其實我早就是奧地利人了,我都入了奧地利國籍了”,然後起兵響應羅貝爾,打響了叛亂布拉格中央的第一槍。
在他二人之後,布拉格東南部舊有的親奧勢力漸漸擰成一股繩。
小貴族加原聖杯派領袖的伊日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哪個更有吸引力,一目了然。
伊日聽說這個消息後,寫了一篇長達四千字的討賊檄文痛罵哈布斯堡的皇帝,罵他“一開始便居心叵測,在波西米亞埋伏重兵,挑撥人心”,“設計坑害先代國王,奪位野心昭然若揭弗”,“弗雷德裡克之心路人皆知”等等。
他號召全國討伐奧地利軍隊,為先王報仇雪恨,一時間也聚集了不小的聲浪。
時間踏入五月。
奧地利一方,羅貝爾主持完成了改編重整,又吸納了三支忠於奧地利的胡斯軍團,總人數達到了一萬以上。
最主要的是,奧地利軍團的實控的摩拉維亞大省緊挨著奧地利本土,可以通過多瑙河獲得源源不斷的境外支援。
不願接受整編的胡斯軍團整體向最強大的季諾維耶齊靠攏,總人數高達駭人的四萬,但其中摻雜了人數不明的老幼婦孺,具體戰力令人懷疑。
剩下的,也就是實力最弱小的王**,伊日最終拉攏了盧薩蒂亞地區的貴族,組建了一支還算湊合的衛**團。
三方勢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波西米亞列土封疆,緊張對峙。
1448年5月8日。
弗雷德裡克終於恢複了之前撤退時崩潰的建製,砸錢再雇了一支威尼斯雇傭軍,於維也納宣布為了“保衛哈布斯堡榮耀的王冠”而重新進軍。
匈牙利方麵的尼特拉大公也宣布支持哈布斯堡,無視了匈牙利攝政王匈雅提的製止,整軍西進。
與此同時,被多方勢力刺激到的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也無法按耐自己的野心。
在大部分地區完成了春耕後,他再次部分動員了克拉科夫,波茲南,卡利什,文奇察,盧布林的征召兵,加上常備軍,總計約兩萬部隊,大規模入侵西裡西亞的奧波萊行省。
第二次東歐全武行,以比第一次更大的規模上演。
歐陸刀戰房,堂堂連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