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殖民地,由一代代熱那亞商人與殖民者建立的城堡,現在,成為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國最後一道防線。
用“最後一道”來形容或許不夠恰當,也是對南岸依舊在苦苦堅守的希臘軍隊的不尊重,但隨著阿克修斯皇帝及其親衛隊乘戰船北狩加拉塔,事實上拋棄了仍在堅守的君堡市民,市民自衛軍的士氣也隨之跌入穀底。
在羅馬帝國上千年的曆史上,君士坦丁堡的地界曾向外擴張,由狄奧多西大帝主持修建的狄奧多西牆現落入突厥異教徒之手。在那之後,帝國仍手握一道年久失修的舊牆,這是亙古的城邦時期,由希臘城邦的殖民者修建的古老城垣。
現在,為數不多的市民衛隊搗毀了皇帝的軍械庫,將武器裝備分給平民,堅守著這道拱衛生命的防壁。
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居住在舊牆之後市民,祖輩不乏王公貴胄。當他們親眼看見突厥人的屠刀砍殺失陷區的市民,婦女兒童遭奸殺擄走,男人奮戰而死,下場淒慘,無人能在這場亡國之戰置身事外。這脆弱防線之後,便是家人親友。穆罕默德不明白的是,明明這道舊牆比狄奧多西脆弱得多,敵人的兵力比之前衰弱得多。
為什麼,反而更加棘手了呢?
呂科斯河,君士坦丁堡的母親河,西北向東南流向,垂直於狄奧多西牆。
經曆數日苦戰,突厥軍隊未能一鼓作氣突破第二道城牆防線,穆罕默德二世立刻轉換思路,開始將重點由陸上進攻轉為海上進攻。
突厥士兵拆毀了橫攔呂科斯河的鉤鎖,但呂科斯河的入海口被在第二道城牆後,由市民聯軍控製。
為了彌補自己間接害死烏爾班大師的罪責,紮乾諾斯主動獻策。
1453年6月3日,奧斯曼軍拆解了之前架設於北牆外的炮台基座,獲得了大量良木材料。另一批臨時強征的希臘勞工將奧斯曼艦隊的二十多艘戰艦從海麵拖上陸地,借由滾木繩索輪流拖拽,陸地行舟數裡地,將這批艦船送入呂科斯河。
6月7日,準備完畢的突厥艦隊如神兵天降,順流而下,協助路麵部隊強攻舊牆。數十門戰艦火炮將毫無重武器的市民聯軍炸得頭昏腦漲,當日,第二道防線宣告破城。
殘存士兵由共同推舉的領袖率領——其人自稱科穆寧家族與安格洛斯家族的共同後裔,在這兵荒馬亂之際,也無人真的計較他的實際出身——撤入金角灣南岸真正的最後之地:佩拉瑪之門。
賽奧多西廣場的噴泉前,臨時領袖向士兵作了君士坦丁堡戰役的最後一次演講。
老弱病殘的士兵們已經失去了親人與國家,支撐他們去反抗,去戰鬥的,唯有對亡國的不甘與失去家人的憎恨。
威尼斯商人與熱那亞商人早已乘船逃離這座行將覆滅的城市,皇帝業已隨熱那亞將軍一同逃亡。
同日,威尼斯與那不勒斯艦隊攻陷了愛琴群島的最後一座島嶼,成功突破群島防線,大舉湧入馬爾馬拉海,逼迫奧斯曼艦隊避戰保船。
8日,內格羅蓬特島嶼總督獲知友軍來援,不再沉寂。威尼斯人啟動了藏身希臘地區的內線,隨艦隊掩護大舉反攻希臘沿海,塞薩洛尼基告急。一度穩固下來的希臘局勢再度岌岌可危,令希臘方麵軍不得不放棄援救首都的計劃,抵禦威尼斯海軍陸戰隊無孔不入地登陸。
10日,希臘軍民證明了保家衛國的決心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在絕對力量差距麵前不堪一擊,佩拉瑪之門告破,上萬軍民在聖索菲婭大教堂前的康斯坦丁尼耶廣場全軍覆沒,自稱科穆寧家族後裔的領頭羊兵敗被殺,在無人能探究他的真實出身。
不過,如此糜爛局勢下,哪怕阿萊克修斯.科穆寧大帝輪回再世,業已無力回天了。
11日,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普世牧首率兩萬軍民歸降穆罕默德二世,於康斯坦丁尼耶廣場上獻上了象征羅馬帝國的黃金花冠。
穆罕默德二世騎在高頭大馬上,驕傲地注視著普世牧首親自踮腳為他戴上花冠,感受四周來自突厥士兵山呼海嘯的“蘇丹萬歲”,與希臘市民眼中的頹喪之色,隻覺這一瞬便足以成為一生之榮光。
但未等他得意太久,噩耗便自後方傳來——奧斯曼帝國首都,埃迪爾內,被羅貝爾統帥的奧地利軍團攻陷,全城軍民被俘,由大維齊爾主持了投降儀式,宣布放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與希臘的領土,承認瓦拉幾亞的獨立,願與十字軍諸國睦鄰友好。
永世不犯。
“砰!”
坐在君士坦丁堡紫宮中,曆代拜占庭皇帝的皇座之上,穆罕默德二世憤怒地將一票帝國名冊摔向地麵。
“坎,達,利!”
咬牙切齒的三個字從牙縫間被他擠出,背叛的怒火燃燒著他僅存的理智,讓他恨不得立即率軍反攻,將叛徒與敵人全數繩之以法。
紮乾諾斯與易卜拉欣戰戰兢兢地跪在殿下,哈德姆·艾哈貝丁將軍麵無表情地跪在二人之間,向蘇丹拱手拜服。
“陛下,末將願領兵回國,哪怕以寡敵眾,也必為帝國奪回都城。”
哈德姆的語氣裡沒有半點堅決自信,有的隻是對生命的漠然。
他的冷漠宛如一盆冷水澆在穆罕默德的頭頂。
“……你說得對,哈德姆將軍。”
穆罕默德的手肘撐在皇座扶手,一手扶額,頭痛不已地說道:“我軍苦戰多日,傷亡不小,此刻反攻,勝負難料。各位,依你們之計,我當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