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寧接旨後,不敢絲毫猶豫停留,一路跟著宣旨的太監來到了朝陽宮中。
朝陽宮是元洪帝處理政務的地方,十五年來允寧第一次進入這個地方,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
宣旨太監把人帶到之後,示意允寧進去,自己則是站立在門口。
此時,元洪帝正高坐大殿中央,一旁一個半頭白發,一臉皺紋,白麵無須的老太監站立一旁,此人正是內宮總管太監秦矩。
秦矩七歲就跟著元洪帝,陪著元洪帝一起長大,經曆廝殺,走上帝位。
若是說起對元洪帝的了解,絕對不是後宮嬪妃和皇子能比的,不管是皇子還是大臣都要給其三分麵子。
更有傳聞秦矩武功,不下於禁軍統領古慶之,隻是誰都沒有見過秦矩出手罷了。
允寧疾步上前,然後跪倒行禮:“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允寧,太後生前想讓你出宮去南洲賑災,是想讓朕賜封你為親王,可是,你這幾年在宮中,文不成,武不就,整一個紈絝子弟,可是南洲大災,可是事關社稷的大事。
你倒是說說,你有什麼想法。元洪帝不屑說道。
這幾年,太後為保護允寧,一直讓他裝瘋賣傻,外界一直以為他就是一個不學無術墨紈絝子弟,也難怪元洪帝會這麼認為。
允寧一改往日形象,堅毅的看著元洪帝說道:“父皇,皇祖母雖說一省再省,最後也不過剩餘白銀三十萬兩,南洲城災民幾十萬,賑災消息一放出,其他地方的災民更會蜂擁而至,人數隻會更多…”
元洪帝不耐煩說道:“不用強調困難,朕難道還不知道這些問題嗎?
南洲大災若是引起災民暴亂,我大齊說不定就要一蹶不振,說你的賑災政策…”
是,父皇…
旱災是一時之災,當務之急應是從周邊購糧,運往災區,開設粥棚。
此次大災,沒有兩百萬兩白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允寧說道。
元洪眉頭一皺:“朕知道這些,可是現在隻有三十萬兩白銀,怎麼解決問題?
若是有兩百萬兩白銀,滿朝的文武又豈會推脫不去?”
允寧說道:“父皇,這筆錢兒臣去籌集,賑災的政策也請恕兒臣暫時不能明言。若是兒臣不能完成此次任務,甘願就此在清水寺出家,一輩子不再入世。”
元洪略顯驚訝的看著允寧說道:“君無戲言,你當真有如此把握?”
允寧接著說道:“若是想順利完成賑災,兒臣想向父皇要一些權利!”
你想要什麼權利,要人?要錢?元洪帝臉色不善說道。
允寧依舊淡定說道:“賑災需要白銀兩百萬兩,缺口還有一百七十萬兩,這些錢兒臣難保就要從貪官,奸商手裡取得,可是朝廷大臣之間官官相護,兒臣若是一點權利沒有,怕是還沒有開始實行,就會被眾人參奏…”
元洪帝若有所思,忽然大笑起來,這些年他不理朝政,國庫雖然沒錢,但是下邊官員可是錢不少,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願意得罪人,允寧本就是不受寵的孤家寡人,自然也不怕得罪人,反而敲打敲打他們一直都是元洪帝所願意看到的。
元洪帝一反嚴肅表情,笑著問道:允寧,賑災是國家大事,所有人都要做出配合,你想要什麼權利直接說吧,隻要不是太過分,朕都滿足你。
允寧說道:“此去南洲,千裡之遙,事事請旨而後行,必定耽誤了賑災大事,兒臣想要臨機專斷之權,這是其一。”
其二,三品及其以下官員,享有先斬後奏之權,其他大臣,公侯,皇子,皆有密旨參奏之權,若不用鐵血手腕,殺幾個以震懾其他人,錢兒臣實在沒有辦法籌到。
元洪帝看著這個一改廢物形象的兒子,一時間竟驚訝的忘了說話。
允寧接著說道:“其三請父皇賜下欽差邊防印信…”
元洪麵色不善說道:“前麵兩條,朕都可以答應你,可是你要這欽差邊防印信想要做什麼,想要調兵做什麼?”
允寧不急不忙說道:“父皇,您知道兒臣是孤家寡人一個,無兵無權無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欽差邊防印信就可以調動南洲城部分士兵,那樣一來行事就會方便很多。”
元洪帝思慮片刻,也深知欽差印信雖然能夠調動部分兵力,卻也掀不起來風浪,否則這麼多年,派出去的欽差不計其數,大齊王朝還不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