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禮法強於它國,相比金國商道卻是相差甚遠,為何難道金國人善商我文人愚笨不成”張重拋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道:
“其實不然,主要原因是我國國民清高者居多,以商為辱,以至於經商的大多是市井之人,以滿足溫飽為目的居多,以過一天算一天為目標,這又如何可以妄想國富民強”
文國的本貌被張重無情的說了出來,確實發人深省,在場大臣大多認可附和起來。
“經商對小民而言,也許是迫於生計,但能讓商品周轉卻是民生大計,小則可換米換衣,提供所有人的日需,大則可有獲刀劍馬匹,用於國之防禦,此才是文國當務之急。所以以在下看來,強商未必就意味著輕法禮,相反法禮更應對商貿進行合理的管束。”張重最後補充說道。
“好!狀元郎朕就給了你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懂得倒是如此之多還如此之深,當是我文國可用之材。”文王聽得高興,哈哈笑了起來。
張重當狀元其實早就成為定局,沒有任何人有異議,方思延和洪成上來祝賀,張重也順勢客套了一番。
“張重啊!你這一番說道,倒是亂了次序,狀元郎你當了!不過這榜眼和探花還沒有選呢你來說說,剛才他們三人中誰辯論更能靠前一些”文王故意問張重。
張重抱拳行禮後說道:
“皇上明眼,自當早有定奪,如今文國缺什麼樣的人才應是早有規劃,守得禮法者初心皆善,為官不貪不燥,當是難得。”
張重雖沒有直言偏袒方洪二人,但已表示對他倆的支持。
文王自己心裡也暗自盤算,林桐廬一則確實多次提到錢財,而且輸贏都沒有風度,真要讓他排在前麵,恐怕信服的人會太少。
如今確是用人之處,怎麼也得讓大眾心服口服,這林太傅的臉麵有個第四名來充頂著也就可以了。
文王於是又高聲宣布出榜眼是方思延,探花屬於洪成,而林桐廬被點為傳臚。大家都戴上一頂大紅花,還各自禦賜了一件黃馬褂穿著。
文試比完接著就是武試了,莫明秋也沒想到張重以一敵三一下就乾敗了三人,自己想為張龍多爭取一下休息的時間落空了!他好生後悔跟張重說了張小婉的故事。
文試前三名被邀請批黃戴花的遊街炫耀,張重雖說舍不得和莫明秋,張龍分開,但規矩就是規矩,終還是去了。
“文狀元已有分曉,下麵是武狀元的比試。諸位文國武士,你們可是準備好了”文王用激昂的話語問道。
張龍站起身來向場中走去,莫明秋本想囑咐幾句,但又怕張龍由此產生更大的壓力,於是隱忍了下來。
有侍者上前來收拾東西,甚至清理去前排的桌椅,騰出場地讓出一片寬敞的區域用來比武,剛巧前排變成了都尉庭長使孫成年,他的旁邊還有俞佐領。
莫明秋心中一喜,於是轉身對漢玉侯問道:
“玉侯,您能否讓我跟前排的都尉庭長使孫大人換個位置”
“怎麼這位置不是很好嗎更可以看得清楚一些了”漢玉侯覺得自己為莫明秋特選的位置又高而且也不遠,屬於一級票位。
“離我兄弟近一些,好給他打打氣。”莫明秋解釋道。
漢玉侯猶豫了一下,用桌上的一顆花生米砸了孫成年一下,孫回過頭來後,漢玉侯示意讓他過來,順勢讓莫明秋坐上前去。
孫成年能坐在漢玉侯旁邊,感覺到有些受寵若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