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可惜《後漢書》和《三國誌》等史書中沒有記錄過麻沸散的藥物組成,後麵隻能做出一些大致的推測,認為麻沸散可能和宋朝竇材記載的睡聖散、元朝危亦林記載的草烏散、明朝李時珍記載的蒙汗藥相類似。
公元1805年的時候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使用曼陀羅花為主的藥物作為手術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學麻醉史上的首創。
可實際上呢,華岡青州至少要比華夏晚上幾百年了,但就是因為華佗的麻沸散成分沒有記載,所以我國的外科手術沒有被國際認可。】
東漢末年
“華佗原來這麼厲害,快去請來!”
“曹操殺華佗這件事不得被罵死?”
“對了,還有張仲景和董奉,趁天幕還沒說速去找人,等天幕說後恐怕要搶的人不少。”
各個勢力為了健康與長壽風起雲湧起來。
而另一邊的華佗則在懷疑人生,“這就記載下來,咱們白天看診,晚上編書,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傳到後世去!”
哪怕要投在曹操帳下,他也得好好寫書,將醫書和麻沸散傳到後世,讓後世人無話可說!!
“好!師父,到時候咱們也像吳普師兄那樣,多準備一些!”
華佗:“……”糟心弟子快些閉嘴吧!
唐朝,李世民對日本的觀感莫名有點壞了起來,這個日本是哪裡啊,朕要四海歸一啦!
他是天可汗哎,他可以接受這個日本的土地,也成為日本的“天可汗”!
【說起中醫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董奉了,這個名字可能有人不清楚,但他的事跡和典故大家或多或少的會聽過。
說董奉的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隻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愈者栽杏1株。
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
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穀賑濟貧民,供給行旅。
後世因此稱頌醫術高尚的醫家為“杏林春暖”“譽滿杏林”,還稱中醫為“杏林”。
董奉醫術的高明和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千秋流傳,人們把他和當時譙郡的華佗、南陽的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董奉死後,人們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在長樂有一座山被稱為董奉山;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這些都是用來紀念董奉的。】
天幕下的醫者們瞪大了眼睛,全是不可置信,治病救人,竟然可以被後人銘記,還蓋廟了?
有條件的醫者已經準備在天幕結束後炮製一把杏林起源了,不過這對附近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時間到了魏晉南北朝,因為魏晉南北朝一直處於戰亂之中,所以即使出現了很多名醫,醫學典籍也因此遺失了不少,這是非常可惜的。
東漢末年的張仲景被稱為“醫聖”,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影響了華夏中醫幾千年,是非常重要的醫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