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姓氏成為了古代社會等級秩序的外在表現形式,那麼又從何時起,咱們開始以姓名相稱了呢?
在宗法製度下,西周宗室依靠血緣傳承和姻親連接,構成了一套“姓與氏”的關係網。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天子勢微,諸侯奮起,社會變革不斷發生,分封製、宗法製受到破壞,原本靠著血緣姻親構築的貴族網絡漸漸失效了。
於諸侯而言,而原本的大宗成了吉祥物,原本的小宗也卻一躍成為大宗奈何不得的龐然大物。
於普通貴族而言,在諸侯國變法圖強時,庶民與貴族之間的堅實壁壘就已經開始鬆動,用姓氏來明貴賤的做法逐漸失去了意義。】
三國
劉備歎了一口氣:“周王室強大時,諸侯國自然就是小宗,周王室弱小時,諸侯國就也想做大宗了。”
這與現在的大漢也沒什麼區彆了……
三國作為史圈頂流,眾人的音點不少,在發現可以買天幕中的那些東西之後,大家的目光都放到了史書上,給薑瀾溪貢獻了不少傭金。
史書到手後,重勢力集體萎了,打生打死這麼多年,結果卻便宜給了司馬家,更可氣的是,司馬家得了天下居然不好好對待,搞出了“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的慘劇。
氣的曹操把司馬懿全家下了大獄,等候處置呢。
【所以戰國之後姓氏之彆就已經開始混亂起來,秦朝統一後廢止分封製,這對宗法製、姓氏製度也是非常大的衝擊了。
學者們也大多認為經過了秦末的農民大起義和楚漢戰爭等社會大動亂,因為種種原因,有人“以姓為姓”,有人“以氏為姓”。
自此姓氏逐漸合二為一,這也不再是一項“特權”,而是華夏大地上生活之人理當享有的權利。】
宋朝
趙匡胤:“姓氏製度與宗法製、分封製相關,始皇帝廢分封後,原本就有些落寞的姓氏製度隻會更受打擊。”
趙普:“秦末時期,各勢力起兵,混亂的姓氏也讓人難以介紹身份,姓氏合一乃是大勢所趨。”
【正由於漢代人的姓氏概念已經模糊,所以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也會有姓氏不分的現象出現。
他籠統地稱某人“姓某氏”,而不說他是“某姓某氏”,比如說孔子“字仲尼,姓孔氏”,秦始皇“姓趙氏”,漢高祖“姓劉氏”。
在夏、殷、秦三篇本紀末尾,都說了“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接著卻列舉了一連串分封出來的氏名,這給後人理解先秦的姓氏增加很多的困難。
所以顧炎武評價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
漢朝
劉徹:“……去叫人,整理一些典籍給太史令送去!”
司馬談:“多謝陛下,臣定會讓小兒多多學習的!”
司馬遷:“啊……這……”對不起!我的錯!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