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柏鳶忽略掉後麵無傷大雅的精神檢測報告。
將注意力重點放在其口供中的“並未受任何人指使”上麵。
柏鳶眸光微動,略有疑惑。
根據她的判斷和分析。
這場綁架未遂案的謀劃痕跡十分明顯。
無論是街口恰好出現的交通事故,將大量轎車堵在道路另一邊,製造空曠的適合實行犯罪的無人路段。
又或者,是學校門衛室時刻恰好斷掉的監控錄像。
以及,在學校放學時段裡,本該時刻關注著學生安全,卻全程未出現過一次的安保人員。
種種細節都表明,這件事並不可能經由劉勝民一人之手。
必然是有人跟他一起精心策劃了這一切。
否則,憑借劉勝民一個負債累累,被貸款壓垮的出租車司機。
根本做不出這麼萬全的準備工作。
如果依照對方的口供所言,真的隻是臨時起意貿然行事。
這也未免太過於莽撞了。
給人一種兒戲的感覺。
然而,她能想到的事情,警方卻並未給予重視,繼續深挖。
甚至於的案件報告中,也未將此點作特殊標記等待查看。
反而輕信了劉勝民的一麵之詞,作出其並未有其他犯罪同夥的判斷。
最起碼,在對方實施犯罪的過程中,並沒有第二人與他勾結,共同參與綁架一事。
對於海啟經驗豐富的刑警來說,這樣的調查進度,未免有失水準。
柏鳶凝神沉思。
反複推敲著其中的不和諧之處。
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種可能。
頓時豁然開朗,不由得發笑出聲。
她顯然是進入了一種常見的,來自身份和閱曆不對等所導致的思維誤區。
如果從劉勝民本人的身份和閱曆來看待此事,一切就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決定他擁有怎樣的閱曆,成為影響眼界的最大要因。
簡而言之,對於常看推理小說、刑偵文學的人來說,他們憑借豐富的閱曆,往往能在三言兩語之中,推導出細節的不和諧之處,以最快的方式找到犯罪凶手。
但於新手而言,這些對於資深愛好者而言的常識,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能力,解題思路也更加曲折。
行事老練的犯罪分子,在實行犯罪前,不但要提前踩點,製造不在場證明,還要考慮怎樣處理作案工具,抹去指紋,毀屍滅跡等一係列問題。
這些經驗來自一次次的積累。
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越深,越能做好萬全準備。
警方也會以現場留下的作案痕跡,反向推理犯罪分子的熟練程度,從而進一步鎖定嫌疑人。
但如果是臨時起意的新手,受到認知和眼界的影響,往往做不到老手的縝密程度。
在推理愛好者看來非常拙劣的犯罪手法,對於他們而言,可能就已經是最極限的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