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穿越魏晉之琅琊王氏_紅娘啼笑因緣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紅娘啼笑因緣 > 第491章 穿越魏晉之琅琊王氏

第491章 穿越魏晉之琅琊王氏(1 / 2)

紅娘姐姐上線了……

這一章,紅娘姐姐帶著讀者一起穿越魏晉,看看琅琊王氏與司馬家族以及其他士族的聯姻。

相傳,琅琊王氏通過與皇室、與頂級高門大戶聯姻,搭建了牢固厚實的保護網絡,在西晉政壇左右逢源,曆經風雨而不倒……

紅娘姐姐的祖籍是琅琊古郡,那裡曾是琅琊王氏士族之地,也是琅琊王司馬睿的封地……

聽老人們說,琅琊王氏可不得了!那麼,怎麼個不得了呢?紅娘姐姐小時候,隻知道這座老城汽車站周圍,有一個王羲之的雕像,算是整個城市的核心和靈魂……在羲之雕塑東北方向,過了沂蒙路,大約隔著兩條街,有一條硯池街,那裡有一座王羲之故居。

羲之故居裡還有個墨池,相傳他四歲開始學寫毛筆字,常常在那個池子裡涮毛筆。

再後來,紅娘姐姐大學同學的老父親,在紅色沂蒙大學曆史老師,專門研究王羲之。曾經舉辦王羲之研討會。再後來,這座城市還新建了書法廣場……

但是,琅琊王氏家族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多數人們,每天生活在這座城市,也並不太了解。

琅琊王氏,相傳是古代周朝時期周靈王太子姬晉的後裔。據說,姬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後代便以“王”為姓氏。

到了秦朝末年,王氏家族的祖先王翦、王賁父子成為秦國著名將領,立下赫赫戰功。

西漢時,他們的子孫為了躲避戰亂,遷徙至山東琅琊郡。紅娘姐姐覺得,之所以選擇琅琊古郡,也許跟這裡地理位置有關係,這座古城位於魯西南地區,南北交通相對方便,離泰山和曲阜都不太遠,關鍵緊鄰沂河,物產豐富。稻米和小麥玉米均有生產。往東便是大海,海鮮也能及時運送。往南則是江蘇連雲港和徐州。

王氏家族的王元,他的曾孫叫王吉,王吉舉(孝廉)入仕,後來擔任昌邑中尉,他的主子就是昌邑王劉賀,就是被霍光奪權的漢廢帝,海昏侯。

王吉還曾促成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見麵。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

王吉的兒子王駿擔任幽州刺史,司隸校尉,禦史大夫。孫子王崇繼續擔任禦史大夫,大司農。王崇之後好幾代,出了一個王仁,王仁擔任青州刺史,王仁的兒子王融生了倆兒子,弟弟王覽,哥哥就是“臥冰求鯉”的王祥。

王融雖未做官,但其父王仁一直為官,家庭相對殷實。與前妻有一子王祥,後娶廬江朱氏,生小兒子王覽。

王覽(101novel.com6年278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是書聖王羲之的曾祖父,王夫之、王獻之的曾曾祖父。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的同父異母之弟。

“王覽爭鴆”的典故廣為流傳。後來王覽出仕為官,經多次升遷,官至光祿大夫。

王祥(186年268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曆經漢末、曹魏和西晉三朝,以“臥冰求鯉”名列“二十四孝”,被尊稱為“孝聖”。王覽的同父異母之兄。

相傳王祥年輕時不肯出仕為官,後在弟弟王覽的勸說下,年近六十應召出仕。曹魏之時,升任太尉;晉武帝繼位之後,出任太保輔導太子。

從王祥王覽開始,逐漸奠定琅琊王氏家族在西晉時期的地位。

王祥後期官至萬戶侯,三公,他的兩個兒子都做到了太守級彆的官,後來衣冠南渡,王祥這支留在了洛陽逐漸沒落。

王覽雖然不如哥哥王祥出名,但他育六個兒子,都擔任了朝廷官員,到了第三代,更是出了王導、王曠等人,第四代有王羲之(王曠的兒子)、王允之等人,第五代有王獻之,王夫之等人

還有一個後代叫王雄,他的兩個兒子,做了刺史和平北將軍。第三代有“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和玄學領袖王衍。

西晉時期,王氏一脈,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琅琊王氏家族。更神奇的是,那個名揚天下的夏侯淵竟然跟琅琊王氏也有淵源。夏侯淵的女兒分彆嫁給了琅琊王氏後代和司馬家族後代(琅琊王)。

王羲之的祖母姓夏侯,與晉元帝司馬睿的母親夏侯光姬是姐妹,而夏侯光姬的曾祖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國名將夏侯淵。夏侯淵一生為曹操效力,東征西討,參加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在關右地區逐馬超、破韓遂、橫掃羌氐等外族勢力,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兩家的婚姻,可謂是強強聯合。在當時的社會中,這樣的聯姻不僅有助於鞏固雙方的地位和勢力,還為他們帶來了無儘的榮耀。

琅琊是司馬睿的封地,司馬睿又號稱琅琊王。司馬睿與王曠(王羲之的父親)、王廙、王彬兄弟是姨表兄弟,一起玩到大,同時也與王導自幼交好,“契同友執”,“有布衣之好”。

但是,隨著琅琊王一代一代往下傳,琅琊王與西晉皇帝的血緣越來越遠,琅琊王在西晉政壇的地位是直線下落的。家族政治地位的高低,直接體現為姻親的量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有史書記載,司馬的姓是官職,屬於皇帝用掌管兵器的官職名,賞賜給顯赫的司馬家族。

司馬睿的曾祖父是宣帝司馬懿,司馬懿隱忍,終還是得到了想要的王朝。司馬睿的祖父是琅琊武王(琅琊封地)司馬伷,父親則是琅琊恭王(世襲官職)司馬覲,母親則是夏侯淵的女兒夏侯光姬。

司馬睿在司馬皇族中名聲不顯、勢力單薄,從封地琅琊就能看出,他在皇族中並不太重要。“時人未之識”,卻最終登基至尊之位,民諺稱為“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其主要原因便是琅琊王氏在其背後的支持。

司馬睿作為琅琊王,王氏在琅琊勢力龐大,司馬睿一直儘力結交,其祖父開始,三代與王氏聯姻,友好關係保持數十年之久,司馬睿曾對王敦形容他與王氏兄弟的關係為“管鮑之交”,《世說新語》甚至記載“元帝正會,引王丞相登禦床”語,司馬睿與王氏關係可見一斑。

而當天下大亂,也正是王導勸司馬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琅琊(今山東臨沂),並在司馬睿出鎮下邳之時為其出謀劃策,最終輔佐司馬睿渡江出鎮建鄴,史書稱“晉中興之功,導實居其首”。

渡江之後,司馬睿也並非坐穩。當時吳地士族勢力龐大,中原衣冠根基未穩,離開了吳地士族的認可與支持,根本難以立足,司馬睿甚至有“寄人國土、心常懷慚”之語。南渡之初,吳人不附,王導會同王敦,在上巳節,陪同司馬睿出行觀禊,並率中原名士眾星拱月般跟隨左右,於是吳人“相率拜於道左”,故事真假不論,但王氏在東晉立國並站穩腳跟中發揮極重要作用應是事實。王導、王敦也在憑借扶龍之功極儘尊榮、位及人臣,王敦娶的妻子是晉武帝的女兒襄城公主,因此以駙馬都尉起步,仕途通達。琅琊王氏如日中天。

王氏兄弟與司馬睿相輔相成,比如王導還勸司馬睿戒酒,司馬睿都聽了建議。一段時期內,司馬與王氏相安無事,共同經營著長江之南的國土。

權力讓人上癮,慢慢地,司馬睿不再滿足於做一個受製門閥的“半皇帝”,王敦也愈加驕橫跋扈,專權擅事。雙方不斷地試探、挑釁。終於,祖逖死後,王敦由荊州起兵,直指建康,占領石頭城,司馬睿率百官投降,王敦大權獨掌,還師武昌,遙控朝政,不久司馬睿憂憤而終,晉明帝司馬紹即位。

司馬紹即位後,一麵安撫王敦,給與“假黃鉞、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之殊禮,一麵重用王導、郗鑒、溫嶠,以備王敦不臣之心。323年,王敦圖謀篡位,324年,司馬紹起兵討伐王敦。最終王敦病逝姑孰,王師大勝。

王敦之亂後,司馬皇室與琅琊王氏之間回到一個微妙的平衡,琅琊王氏恩寵不減,但家族勢力卻是江河日下,難出棟梁之材,僅靠王導一人勉力支撐,最終在與門閥內部鬥爭中,被庾氏取代。

聯姻帝室、居上製下—潁川庾氏。平定王敦後,司馬紹重整各州,收攏皇權勢力,325年,司馬紹走完了它短暫卻光輝的一生,長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司馬衍母親為潁川庾氏女。即位之初,司馬衍年齡尚幼,庾太後臨朝聽政,庾氏開始在東晉政壇展露崢嶸。庾太後後,由王導、庾亮共同輔政。庾亮以帝舅之尊,架空王導,獨攬大權,意欲取代王氏。

其實,在此之前,庾氏與王氏是共同維護門閥地位的盟友關係。司馬紹死前,欲假手宗室控製禁軍,排斥門閥,庾亮挺身而出,闖宮麵聖,維護了門閥地位,並與王導共同對抗卞壺等舊族勢力。可見,當麵臨外敵時,門閥之間是可以擱置爭議,一致對外的。但一旦政局穩定,外部威脅消失,門閥各大家族內部的矛盾便會凸顯。

元、明二帝之時,庾、王之間有諸多共同利益,矛盾並不顯著。王敦亂後,明帝雖仍以王導為司徒,卻越來越表現出親庾、遠王的傾向。當成帝司馬衍即位,庾氏坐大,庾、王矛盾逐漸公開化、尖銳化。

庾亮執政時,一改王導寬仁政策,用事嚴厲切峻,得罪時任荊州刺史陶侃、豫州刺史祖約,並不顧王導、溫嶠等阻攔,堅持要征召在王敦之亂中立有大功的流民帥蘇峻入朝,逼得蘇峻叛亂。叛亂平息後,京畿一片廢墟,民意沸騰,庾亮不得已自貶蕪湖。此時,權柄又回到王導手中。王導執政後,修治殘缺,發展生產,力排眾議拒絕遷都,終使風雨飄搖的東晉進入了一段十餘年的穩定發展期。

由儒入玄,芝蘭滿室—陳郡謝氏。陳郡謝氏初渡江之時,家族地位不高,其上升之路經曆了三個階段,分彆由三個人完成,這三個人是謝鯤、謝尚、謝安。

第一階段,渡江前後,謝鯤由儒入玄進入名士行列,以一己之力拔高了謝氏家族的地位。西晉末年,謝氏名聲不顯,謝鯤也未得大名,輾轉求仕於諸王之間,屢受屈辱。而後,因當時玄風大盛,不談玄不得稱名士,謝鯤於是改變謝家的儒學風尚,轉入玄學,獲得高名,得以參與朝政,也使得謝氏家族水漲船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階段,謝鯤之後,謝氏家族地位已穩固,重心開始由玄學清談轉向事功學問,代表人物為謝尚。謝尚為謝鯤長子,當時,王導、郗鑒、庾亮先後逝世,“朝廷憂懼”,謝尚得到機會出任曆陽太守。兩年後,成帝死,政局動蕩,王、庾氏皆走向沒落,中樞與地方力量都麵臨重組,謝尚抓住這個機會還鎮曆陽,為豫州刺史,經營豫州,成為東晉朝廷一支極重要的力量,謝氏家族也有了自己的大本營。之後十餘年,謝氏勢力漸大,並維係著上遊桓溫和下遊朝廷的平衡,直到北伐失敗,豫州被桓溫所奪。

第三階段,謝萬失去豫州,淪為庶民,謝氏失去憑借,急需一位領袖扶持謝家度過難關。於是,隱居東山的謝安不得已出仕。但由於桓氏坐大,謝安也隻是做一些小官,不曾參與樞要。謝安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十餘年,在殷氏、庾氏被桓溫誅戮一空的殘酷政治氛圍下,保全了謝氏,也最終成就了謝氏之後登上門閥頂峰。

簡文帝後,桓溫圖謀不軌,正是謝安與王坦之聯手阻止了桓溫的企圖。桓溫後,謝安借太後等宮廷勢力逼迫桓衝退回荊州,下遊由謝氏掌握。但手中既無軍隊,也沒有謝家子弟外居方鎮以為援手,麵對統一北方,時刻可能南侵的前秦,和統治上遊荊、梁重地,手握精兵的桓氏,謝氏急需強大的武裝力量,既為家族,也為朝廷。

終於,謝安利用前秦軍壓境,朝廷急需良將鎮禦北方的機會,舉薦侄子謝玄為兗州刺史,後又兼任徐州刺史,正是在這裡,謝玄組建了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淝水戰後,謝氏權力達到頂峰。

但隨著北方壓力的解除,東晉內部的矛盾開始顯露。謝家勢力日大,已是功高震主,淝水戰後,朝廷對謝安久不封賞,反而是讒毀迭起,謝安不得已離開中樞。謝玄也因北伐失利和身體原因,退居會稽。謝氏也從權勢滑落,之後的孫恩起義和劉裕代晉自立中,謝氏人物如謝琰、謝混、謝靈運等多被追逃,謝氏風流也被政治風暴雨打風吹去了。

謝氏之後,代之而起的是太原王氏,但太原王氏既沒有兵權,也沒有能足以左右時局的人物,隻是皇權政治回歸的過渡一步,是“東晉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的終場”。之後,桓玄代晉自立又迅速敗亡,成了門閥勢力回光返照般的一次迸發。

門閥權力兜兜轉轉,在四大世族手中依次傳遞,形成門閥政治趣橫生的現象。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更迭,戰亂頻繁,幾段婚姻也經曆了許多波折。琅琊古郡的緣起,也因為傳奇的姻緣,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司馬家族和琅琊王氏家族休戚相關……士族子弟和皇族之間並肩齊驅。

再說說家喻戶曉的那個琅琊王氏家長裡短那點事,王祥那個繼母朱女士,擔心大兒子搶了小兒子王覽的飯碗,總想除掉王祥,也不知真假?

王覽沒有同母親一樣加害王祥,總是保護大哥,真是祖上積德啊!妥妥一部家族族鬥劇。

據《晉書·卷三十三·列傳》記載覽字玄通。母朱,遇祥無道。覽年數歲,見祥被楚撻,輒涕泣抱持。至於成童,每諫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屢以非理使祥,覽輒與祥俱。又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喪父之後,漸有時譽。朱深疾之,密使酖祥。覽知之,徑起取酒。祥疑其有毒,爭而不與,朱遽奪反之。自後朱賜祥饌,覽輒先嘗。朱懼覽致斃,遂止。

王覽,字玄通。其母朱氏,對於其父王融前妻所生的王祥非常不慈愛。王覽年僅幾歲,看到哥哥王祥被母親鞭撻,總是哭泣著抱著哥哥護持他。等王覽稍微長大以後,就經常勸諫母親,母親的凶虐因而稍微收斂一些。

朱氏經常無理驅使王祥做事,王覽總是陪著哥哥一起做。朱氏又虐待王祥之妻,王覽就讓妻子一起陪著。朱氏為此顧慮,也就停止了對王祥夫妻的虐待、驅使。

王祥父親王融病逝以後,王祥孝順的名聲逐步傳播開來。朱氏為此深深忌憚,就想秘密毒殺王祥。王覽為人友悌,這就是古代“二十四悌”之一的“王覽爭鴆”的典故。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記載祥嘗在彆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朱氏不能以酒食毒殺王祥,就想彆的招。王祥獨自在一張床上睡覺,朱氏就偷偷過去殺他。恰好王祥起床小解,隻砍在空床的被子上。

王祥回來後,得知朱氏為此懊惱,便跪在繼母麵前請求處死自己。

朱氏因此深受感動而悔悟過來,從此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王祥。

人心都是肉長得,以心換心。



最新小说: 雕刻師:我製造完美死亡現場 我有一本鬼神冊 學姐,我對你們真沒非分之想! 身為大佬的未婚妻我一無所知 水滸話事人 誅天劫 大俠凶猛 鄉下風流瀟灑小神醫 港綜:臥底和聯勝,從四九到龍頭 做局超前更新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