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書店的運轉,妙錦自然上心。
“有沒有可能記錄出錯呢?”妙錦問,“如果有人故意欺瞞,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先帝設立六科給事中,分彆是吏科、戶科、禮科、兵科、刑科、工科,正好與六部對應。
一項政務,涉及到六部中的哪個部門,便由這個部門對應的給事中,負責記錄在案。
這個部門的相關人員和兩名給事中同時執筆,形成三份記錄,相互對照,防止出錯或者蓄意欺瞞。
“那書店是否也可以設置給事中這樣的職位,進行監督?”妙錦問道。
“這樣互相牽製的機製,可以適當變化後,用到書店的日常管理中”,朱有燉點點頭。
小丫頭片子心裡隻裝著賺錢的事兒,不管說起什麼問題,都能觸類旁通到書店的生意上,朱有燉心中感慨不已。
“此外,先帝還讓司禮監的宦官同時記錄,並且追蹤文件的下發情況,進一步降低了出錯的可能性”,朱有燉說完這句話,起身宣布,“下課”。
“你可以一直連著講,我不累”,妙錦有點兒心急,她想讓朱有燉多說些乾貨,以便她交差。
當然,凡是與賺錢有關的事兒,妙錦都聽得入迷。
朱有燉打著哈哈道,“我還沒想好怎麼講”。
稍事休息後,繼續上課。
記錄聖旨的文件一共留存五份,分彆由中書省、大都督府、禦史台、各科給事中的官員和司禮監宦官閣抄錄一份,形成一個相互監督、核查的體係,以保證旨意的順暢執行。
禦史台是負責監督百官的監察部門。
聽到這裡,妙錦似有所悟,“劉伯溫先生曾擔任禦史中丞”。
“沒錯兒”,朱有燉點點頭道。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後,先帝廢除丞相,直接掌管六部,重大政務全都由先帝親自處理。
工作量陡然增加,遇重大事情也需要找人商量,先帝除了讓翰林院、左春坊、右春坊的官員幫忙查閱奏章外,又設置了四輔官,協助處理政務,但是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不久後,先帝宣布廢除。
洪武十五年,先帝又參照宋朝製度,設置殿閣大學士,隨侍左右,提供決策谘詢服務,在一些政務處理上提供參考意見。
殿閣大學士的職責僅限於辯論思考,不負責決策。
先帝每天廢寢忘食,工作量最大時,每天處理的政務多達四百餘件,公文二百多份。
提起先帝,朱有燉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思緒波動起伏,他端起茶杯,輕啜了兩口,平緩一下情緒,繼續講解。
今上讓解縉、黃淮入直文淵閣,是有意擴大他們的權限,讓他們在決策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輔助決策群體和機製。
形成一整套流程後,大幅提升決策效率。
“今上是想放權給解縉他們?”妙錦問道。
“隻是讓他們提出備選方案,最終決策權仍在今上手中”,朱有燉答道。
就比如,那麼多店鋪,涉及各行各業,不可能事無巨細,全都過問。
妙錦精力有限,分身乏術,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跟在身邊,幫妙錦出主意、想辦法。
隻要能與生意的事兒聯係到一起,妙錦便能理解得相當透徹。
喜歡妙錦傳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