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自從劉辯真的出動了宦官將何鄭泰等人送去屯田後,為何說話的人一直不多,像宗承這種為了何專門上書的更少了。
劉辯看著十分感動,然後在奏書上批複了一個“不準”。
宗承倒沒有因此辭官,起碼天子還批複了,也沒有因為這份奏書惱羞成怒將他治罪,和先帝一比,他還能有什麼奢求呢!
至於這段時間裡被傳到劉辯耳邊的許劭準備回鄉的消息,劉辯隻“哦”了一聲,便把此事拋諸腦後。拒絕了他征辟的士人許劭不是第一個,必然也不是最後一個,劉辯向來尊重士人們的主觀意願,說要就是要,說不要就是不要。
與此消息不同的是,曾經劉辯留意要查一查的李儒,結果已經擺在劉辯麵前。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好家夥,劉辯直呼好家夥。
他單知道李儒抱上了董重並不算粗的大腿,未曾想,在此之前,他已經和先和董卓以及他宮中的小黃門高望牽扯上了關係。
這還得了?
劉辯第一時間懷疑起了董卓是不是通過李儒同宦官勾連……現在敢勾結宦官,以後敢做什麼不敢想哦!
懷疑一旦產生,罪名便已成立。
劉辯心中不知不覺間已經生出了殺意。
“陛下,眼下雖無確鑿證據,但李儒在太學之議前的確通過高望之子高延聯絡過高望,高望極有可能向其通風報信。”張讓渾身上下寫滿了忠心耿耿和對高望的鄙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