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隱看向儒士,忽然問道:“君助我良多,可有我能助君之事?”
儒士答道:“潘公如潛龍而不自知,或躍在淵,在下想為將來多尋一條門路。”
潘隱似乎對這個答案很滿意,未再多言。
沒多久他便親自送此人從後門離開,望著那人離開的背影,潘隱在門旁佇立良久。
總歸,他是拒絕不了的那一方。
……
冀州,頗有些不情願的楊彪到此地之後頗有幾分如魚得水之感。
在雒陽,他是出身名門的九卿,但來到冀州,他是持節的重臣,在冀州與青州說一不二。
兩州的刺史與二千石皆在他之下。
即便是素有名望的青州刺史陳紀,麵對他也得老老實實地先行禮。
來往的名士官吏皆都對他恭恭敬敬,這不比在憋屈的雒陽要好?
楊彪很慶幸他沒把楊修帶來,他自己在冀州都已經這麼飄了,年少的楊修還了得?
飄飄欲然之際,楊彪沒忘記天子的囑托,對他來說,無外乎依照律法從嚴行事而已。
他也將這一大略傳遞給了跟隨他前來冀州青州的使者們。
安平國,觀津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