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成年人,曹操自然知道要如何選擇。
那就是我全都要,成年人從來都不做選擇。
他既要青州軍給他帶來的人口、糧食和兵力,也要兗州當地的世家大族的支持。而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好做的事情那就是既要又要了。
結果隻能苦一苦邊讓了。
邊讓年少辯博,善於屬文,和陶丘洪、孔融齊名,後來何進看中了他的才能,征辟了他。
後來天下間戰亂不止,邊讓棄官返回故鄉,當曹操統兗州時,邊讓對於曹操的許多做法有所意見,他仗著自己有才氣,仗義執言,抒發己見,不把曹操放在眼裡,說了不少輕慢欺侮的話。
他的做派自然讓曹操不喜,但是考慮到邊讓的名聲和人脈,曹操選擇了忍讓。
在這樣的情況下,倒黴的就隻能是邊讓了。
曹操派人對邊讓進行了調查,“發現”在這件事情上“錯”的是邊讓,是他侵占了那些屯田人員的田地,才造成了這一場的衝突。
曹操打算借邊讓的頭一用,等用完了會還給邊讓,讓他帶進棺材裡麵去放好。
邊讓是有罪的,所以他肯定要死,結果他就被曹操殺死了。
不過殺死了邊讓後,曹操也依然需要給世家大族一個交代。
首先,他曆數了邊讓的罪狀,證明殺死邊讓是有法可依的。
其次,他並沒有為難邊家,隻是殺了一個邊讓了解此事。
最後,他通過一些他手下的世家大族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殺死邊讓是因為邊讓犯法了,並沒有為難其他世家大族的意思。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至少曹操本人是相信的。
可惜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並沒有相信曹操的話語,今天可以有罪證的情況下殺死邊讓,明天就可以在無罪的情況下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墳去募集軍資。
這樣的行為自然激起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反抗。
如果是之前,他們最多在心中對曹操有些微詞,畢竟曹操也算得上和董仲穎正麵惡戰過的狠人了,他們沒有膽量“自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打不過曹操,但是有人打得過曹操。
於是在張邈的帶領下,不少兗州的士人聯係上了呂布。
“什麼?睢陽丟了?”曹操還沒有開始進攻徐州,就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