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尊敬的執政官閣下。從我有記憶的3歲開始,我就時不時的跟隨父輩,以及父輩的朋友們,乘坐威尼斯商船前往地中海東岸和迦南1帶經商與旅行。哦,迦南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
20多年來,我幾乎看遍了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巴勒斯坦土地,雖然那裡大部分土地屬於沙漠,但又毗鄰綠洲平原,到處都是橄欖樹、葡萄園、橘子樹林和淳樸農民的田地,村莊周圍的土地是這些農民們的共有資產,所有人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勞作。
在10年前,巴勒斯坦土地的70%都是這種共有機製。直到實行授權那年為止,在每個周期中,都按比例分配給村民、因此,除了先世者以外的其他家庭都可以從耕種中受益。
鑒於此,土地可以在當地居民之間不斷流通,而無需購買、出售或業權契據。多年來,所有人都從這片土地上受益……”
此刻站在安德魯麵前的猶太律師,沙烏爾·馬寧已經沒了1刻鐘前,那副局促不安,扭捏緊張的模樣。
他鎮定自若的在向安德魯詳細描述了自己親眼見證,但法國執政官從未關注過的某些事實。
多年前,奧斯曼帝國的官員們,對於巴勒斯坦的土地現狀並不十分滿意。因為伊斯坦布爾的統治者與當地總督,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稅賦與其他權益。
於是就在10年前,帝國頒布了1部《土地注冊法》,該項法律“強調了以使用者和所有者名義注冊私人土地的必要性”。
猶太律師向執政官解釋說,“這項法律從表麵上看,是保障了土地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土地法》對於當地農民非常不利,因為注冊所有權契據的情況下,農民們不僅要承擔更加沉重的稅賦,而且家庭裡每1個年滿12歲的男性成員,可能會被奧斯曼帝國與當地總督按圖索驥,強行招募到軍隊中充當炮灰。
為此,巴勒斯坦的農民們紛紛拋棄了他們的家園,舉家遷徙到埃及的尼羅河3角洲1帶,隻為了集體與頑固的逃避帝國頒布的《土地注冊法》。
那些從巴勒斯坦逃亡的農民,他們的目的地大都是尼羅河3角洲地區。移民們的到來,為埃及的各級領主提供了數以十萬計的農業人口,因而得到實際統治埃及的馬穆魯克的政治庇護。
儘管奧斯曼帝國派出好幾波使節,與掌管埃及軍政大權的馬穆魯克領主多次交涉,但毫無結果。也不過23年的時間,地中海西岸1帶的田地被拋荒,農舍被主動廢棄,人口流失超過了20萬。
所以在8年前,也就是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獄的那1年,統治巴勒斯坦1帶的總督,向剛剛登基的塞利姆3世蘇丹提出1個建議,希望將帝國境內沒有土地的猶太人,遷徙到巴勒斯坦那邊廢棄的農舍,由他們來耕種即將荒廢的土地,並為帝國提供稅賦。
而作為吸引猶太人到來的優惠政策,除了10年內的稅賦減少1半外,所有的猶太男性隻需按人頭,繳納少量的免役金,就可以免除帝國的兵役。
也是那1年開始,從巴爾乾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以及帝國直轄的統治區域,大批沒有土地的猶太人6續遷徙到巴勒斯坦1帶。
遵從《土地法》及其相關的補充規定,他們繼承了原有土著居民拋棄的田地和房產,隻需每年固定向總督和帝國繳納1定數量的稅賦,就可以擁有該土地所有權。
依照我本人的估算,現如今生活在地中海西岸與巴勒斯坦1帶的猶太人多達5萬人,還建設了至少12個猶太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