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德海原為北海的海灣,英國人稱之為“南海”。這片海麵原為密布湖泊的低地,湖水經萊茵河1支流排瀉入海。
大約是在13世紀的時候,北海的海平麵大幅度上升,大量海水衝入內6地區,淹沒大片土地,最終形成了須德海本身。
1直到20世紀期間,須德海伸入尼德蘭的北海海灣,麵積廣達5千平方公裡;與北海原隔著弧形的沙地,即今西弗裡西亞群島。也是從那時起,荷蘭原住民就開始築堤壘台,與海水爭地。
等到了2十世紀2十年代,荷蘭啟動了“須德海工程建設”。1932年5月建成長29公裡、寬90米、高出海麵7米的攔海大壩,連接須德海北口兩岸,使4千平方公裡的海灣變成內湖。
如今的須德海已消失於荷蘭地圖之上近百年,其大致位置就是現在的艾瑟爾湖和馬肯湖,以及兩湖沿岸1千6百多平方公裡的6地(圩田)。而這其中,圍海造田的區域近70%,都集中於左岸。
時間回到1797年10月下旬,上述地域依然屬於須德海,也就是英國人所說的“南海”(相對於北海而言)。至於須德海與北海之間的主要通航區域,就位於海爾德要塞的北麵海域。
在聯軍士兵順利登6卡蘭茨奧赫海灘的第3天,原本信心十足的英國海軍上將約翰·傑維斯,就站在海爾德要塞的瞭望台上。他手舉單筒望遠鏡,1臉無奈的眺望那1望無垠的須德海(南海)。
此刻,在這位英國海軍指揮官身後的,尚有10多艘不同等級的戰列艦與巡航艦,靜靜停泊於海爾德要塞的外海。在麵對前方數英裡外的須德海,原本威風凜凜的英國艦隊卻不敢再越雷池1步。
此刻的傑維斯上將已經有些後悔了,沒能讓英國情報部門配合荷蘭貴族,成功拉攏那11艘想要投誠的尼德蘭戰艦。
儘管自己1貫看不起那些裝備落後、噸位小、火炮攻擊力不足的“娘們兒”,然而這些吃水淺,機動靈活的荷蘭軍艦卻非常適合在須德海1帶作戰。
因為在海爾德要塞與北麵的特塞爾島(屬西弗裡西亞群島)之間的馬爾斯水道,存在有1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以西的北海,水深超過了40米,適合所有大型艦船進行自由航行;而以東,屬於須德海的範圍,平均水深為4到8米。
如果將須德海再做細分,從海爾德要塞到登烏弗爾,屬於外須德海,也就是現如今的瓦登海,水深保持在6到8米;而登烏弗爾以東以南,屬於(內)須德海,平均水深為4到5米。
在理論上,外須德海的航運水道,是可以讓英國的3級戰列艦通行的。但問題是那些剛剛列裝到英國艦隊的,原法式“74炮艦”排水量普遍在2000噸以上,有的還高達2800噸,導致船隻的吃水深度為7米,意味著艦長與舵手們必須小心翼翼的將他們的艦船,航行於水道的深水區。
1不小心,那剛剛修複好的8艘法國人製造的“74炮艦”,就會非常不幸的擱淺於某個灘塗上,繼而成為不知隱藏在哪裡的法軍地麵炮兵的活靶子。
依照英國海軍的定級標準,類似3級戰列艦的軍艦主要為2級炮甲板(少量為3層甲板),火炮數量為64到80門,定員人數是490到720人,排水量1300至1800噸。
很快的,3級戰列艦就成為英國海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艦隻。在18世紀晚期,英國海軍的175艘主力戰列艦中就有117艘3級戰列艦。此級軍艦是當時火力,航速,和造價的結合體,是戰列線中的中間力量。
在半年前的哥本哈根海戰中,英國海軍損失了數量龐大的3級戰列艦,包括“悍婦號”、“阿伽門農號”、“女戰神號”、“拉塞爾號”、“貝洛娜號”、“格拉頓號”、“羅素號”、“伊西斯號”與“阿登號”等,1共11艘英國製造的3級戰列艦。
如果加上被擊沉的4艘1級或2級戰列艦,合計有15艘大型戰列艦;再算上各種巡航艦、小型炮艇等輔助艦船,總計損失了35艘軍艦。
鑒於戰列艦損失巨大的事實,英國第1海軍大臣決定將1747年以來,就是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開始,包括隨後的7年戰爭,北美獨立戰爭,以及如今的反法同盟戰爭時期,主要是從法國海軍那裡繳獲的,“外觀內置”都相對完好的,封存於普利茅斯軍港的近3十艘法式戰列艦中,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緊急修複了其中的8艘3級戰列艦。
這些法式戰列艦,就是著名的“74炮”戰列艦,屬於法國在1730年代開發的艦型,後來普及到歐洲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