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大的收獲還在後麵。
因為能和“張大勺”維持一種比較親切的關係,是可以把這種口福延續滲透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的。
彆的不說,自打得了這拍黃瓜和炸花生米之法。
寧衛民、張士慧和邊建功的下酒菜質量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無論是家人,朋友,同事,品嘗過之後都讚不絕口,讓他們仨都倍兒有麵子。
再比如說,因為寧衛民信守承諾,做人到位,把東邊的三間房都留給了“張大勺”。
每逢周末的時候,“張大勺”都回來住上一天,用他那廚房做點好東西。
如果能“碰巧”趕上,而且還能把老爺子奉承高興了。
正盯著施工的寧衛民和張士慧想再添雙筷子嘗嘗鮮兒,體會一下饕餮的感覺,也是可以的。
甚至有時候“張大勺”碰巧心氣兒順了,還會開口再教他們一招半式的灶上訣竅。
那同樣是能直接提高他們生活質量的莫大福氣。
打個比方,那“燒肘子”這道菜來舉例子吧。
京城人家的餐桌上,逢年過節絕少不了這玩意。
但最煩人的就是處理生肘子這一環節。
因為生肘子有異味和毛根兒,真正要想去掉異味和毛根兒,那就必須得用燒燎的辦法。
一般來說,京城人的辦法都用火筷子,塞在爐子裡先燙得火紅,然後小心翼翼慢慢處理。
是既怕把肘子燙糊了,又會弄得一屋子毛臭味。麻煩得很。
可“張大勺”卻告訴寧衛民和張士慧,說其實根本不用費那事兒。
讓他們等家裡再做的時候,抓住生肘子,將燃氣灶開大,用火直接燎。
燒得恨不得外皮全黑了才好,一點不用害怕,因為燒糊的隻是角質層和毛囊,回頭隻要在堿水裡一搓洗,就乾淨了。
寧衛民記住了轉述給了康術德,張士慧記住了告訴了劉煒敬。
很快,他們分頭攛掇康術德和劉煒敬,都照這個做了一次,結果是超乎想象的驚喜。
敢情這樣處理的肘子,露出的內皮不但沒有任何毛錐,而且“哄氣”全無。
特彆是再用來做肘子菜,更有股特彆的淡淡的焦香,口感高了一籌不止。
再後來,這法子也就惠及到了整個2號院和張士慧和劉煒敬的親人們了。
張士慧甚至專門寫了一封信,教給他遠在異地的爹媽。
當然,像“紅燒肘子”這樣的硬菜,隻是生活調劑的偶爾需要。
如果說這一手用處還不算太大的話,那麼“張大勺”再傳的幾個幾乎家家戶戶、日日餐餐都要用到的烹飪小竅門,可就真是功德無量了。
都是些什麼呀?
首先就是怎麼用味精。
味精這東西,其實就是穀氨酸鈉。
最早是1866年由德國化學家裡德豪森研製成功的。
後來日本人意識到其中的商業價值,率先創造出了工業生產的“味之素”。
直至傳入我國後,是1921年吳蘊初發明了生產穀氨酸鈉的水解法,才徹底打破了日本人的壟斷性經營。
從此,味精才以低廉的價格進入了普通民眾的廚房,和華夏飲食文化緊密聯係在了一起。
不用多說,味精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