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踱步走了進來。
這老者雖然容貌蒼老,但目光矍鑠,一身儒雅之氣。
他名為杜少陵,字拾遺。
乃是大炎王朝著名學者,曾擔任過禮部侍郎,後被貶官到小縣城。
更是因為對朝堂政局感到失望,而選擇辭官回鄉。
後被靖安王聘用擔任了清風書院的山長,主管書院一切事務。
這清風書院乃是青州府境內最大的書院。
是由靖安王府出錢建造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機構。
趙家乃是傳承悠久的武道世家,將門家族,早在前朝時期就存在了。
其家族尚武者甚多,飽讀詩書之人卻很少。
而青州府原本也是民風彪悍,重武輕文之地,少有文人墨客。
但現任的靖安王,自幼便喜歡研習文學,飽讀詩書。
卻苦於身邊都是武人,知音難尋,也無交流之人。
所以他在繼承王爵之位後,便極力推行文學之風,更是創立了清風書院。
也正是他,讓青州城的文化之風開始盛行,文人墨客如雨後春筍。
許多人也開始重視讀書學習。
就連習武之人也有不少喜歡吟詩作對,詩詞歌賦的。
而趙瑾思便是繼承了他父親對文學的熱愛。
“郡主,今日前去竹山局參加雅集,可有什麼心得想要與老夫交流一二?”杜少陵走進書房後,笑著問道。
“老師,今天在雅集並無心得,但卻幸運看到了幾首曠世之作,讓學生大為觸動,倍感震撼。”趙瑾思作揖道。
聽到趙瑾思的話,杜少陵有些好奇,眼中浮現感興趣之色。
能夠被趙瑾思稱為曠世之作的,應該也差不了。
“老師,您這邊請!”
趙瑾思將杜少陵請到了一旁,那掛滿字畫的牆壁前。
“這幾首詩詞便是學生今日有幸看到的驚世之作!”趙瑾思指著牆上的幾幅字說道。
杜少陵凝神看去,目光率先落在了那首沒有標題的七言絕句上。
但見那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時,一雙蒼老的眼眸頓時迸射出了驚訝的光芒。
不過他沒有急著去評價,而是迫不及待的立刻又看向了另一首。
臉上的驚訝也變成了驚歎。
那目光更是越來越亮,甚至有些炙熱。
最後整個人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那詩句之中。
臉上的表情時而凝重,時而舒緩,時而微笑,時而激動,時而感慨,時而驚歎。
整個人的情緒,似乎完全被詩詞中的意境和情感所帶動。
跟隨著那詩詞的內容,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舉杯高歌,一起狂妄大笑。
看到這些詩作,他內心有著強烈的情感共鳴,仿佛那就是自己的心聲。
其中很多思想和情緒,都與自己曾經寫過的詩詞不謀而合。
但與其比起來,自己的詩作總顯得有些束手束腳,且過於沉重和悲觀。
不如他這般大氣磅礴,狂放不羈,也不如他那飄逸瀟灑,樂觀自信。
那種即使處境艱難,前途未卜。
也依舊勇敢笑對的氣魄和境界,是他活到現在都不曾具有的。
卻也是他渴望而向往的。
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簡直讓他大為振奮,拍案稱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