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望著蕭瑟的秋風,遠處飄來的落葉,老爺子心中悲涼不已,潸然淚下。
“標兒啊……”
他這一輩子過的太苦了,早年全家人死於饑荒,瘟疫,中年喪妻,喪孫,喪兒媳,晚年大孫子是回來了,本以為全家團圓了,可這兒子又快走了。
“咱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在群臣麵前,他是殺伐果斷,英明神武,讓貪官汙吏瑟瑟發抖的洪武爺,可獨自一人的時候,他隻是一位孤獨無助,在心裡默默承受痛苦的老人。
老爺子悲涼的抬頭望著天空,情深意切的說道:“妹子,你在天上一定要保佑咱們標兒挺過這一關啊!”
一陣涼風吹過,將老爺子臉上的淚水吹落。
遠處,雲成不敢上前,隻得呼喊道:“皇爺,吳王殿下找您有要緊之事商議?”
老爺子站起身來,悄然將眼角的淚水擦去,他不會讓任何人看到他脆弱的一麵,哪怕自己的大孫也不行。
“哎……咱就是操心的命!”
走到禦書房,朱雄英站了起來,馬上幾份奏疏來到老爺子麵前,正色道:“皇爺爺,這幾件事,孫兒實在拿不準,您老幫著看看!”
老爺子端起茶杯,說道:“咱不看了,你直接告訴咱吧!”
朱雄英點點頭,拿起一本紅色的奏疏的說道:“這是遠在雲南的西平侯沐英八百裡加急送來的奏疏!”
聽到沐英的名字,老爺子頓時一愣,眼神也變得柔和許多,笑問道:“咱這大兒子說的啥?”
“沐英將軍知道父親重病,十分擔心,想從雲南回來看看父親!”
老爺子聽後,感慨道:“沐英雖是咱的義子,卻比咱的親兒子還要孝順,大孫啊,國事大於家事,告訴沐英,他的心意,咱都明白,雲南有他鎮守,咱才能放心!”
這意思很明白了,不許回來,老爺子倒不是防著沐英,相反對他很是信任。
雲南位於大明的西南地區,那個地方錯綜複雜,經常發生叛亂,尤其以緬地土司最為嚴重,正是因為有沐英的鎮守,才確保大明西南地區的安穩。
沐英於出生在定遠縣一戶窮苦人家,父親早逝,隨母度日,家境貧寒,紅巾軍起義後,元朝對於紅巾軍的起事隨即展開鎮壓,由於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沐英跟隨母親躲避兵亂,可是不久母親就死在逃難的路上。
後來,八歲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當時的起義軍將領朱元璋發現並收留。
朱元璋和馬皇後膝下無子,那個時候朱標還沒有出生,便認小沐英為義子,沐英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婦身邊生活,朱元璋夫婦待他視如己出,不僅教他識字讀書,還教他如何帶兵打仗。
從此,沐英跟著朱元璋開始了南征北戰的軍事生涯。
攻打集慶,平定福建,跟隨鄧愈出征吐蕃,收複甘肅,川藏,跟隨徐達北伐,後與傅友德,藍玉平定雲南。
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沐英留下鎮守雲南。
直到現在的洪武二十五年,沐英經略雲南已有十年之久。
老爺子的義子有二十多個,其中以李文忠,沐英,朱文正,平安最為優秀,何文輝,朱文遜也是難得將帥之才,可惜去世的太早。
他們都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而這些人中,老爺子最信任的還是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