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又是毒計_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_思兔閱讀 

第52章 又是毒計(1 / 2)

其實,朱允炆也是一個很有理想和抱負的人。

他對治理國家也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不過他的王道之術和朱雄英的霸道之術完全是背道而馳。

王霸,這是兩種不同的思想,也是兩種不同的政治主張。

霸道是一種憑借實力的強權政治,王道是一種以道德為基礎的仁政。

孟子推崇王道而貶抑霸道,商鞅則相反,推崇霸道而貶抑王道。

荀子認為,“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二者同樣可以強國,但是比較起來,“粹而王,駁而霸”,王道還是比霸道更為理想的政治主張。

到了漢代,漢宣帝認為“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二者成為統治者兩手並用的統治方術。

宋代的程朱理學又把二者對立起來,重新提出了王霸之辨的問題,認為王道行仁義而順天理,霸道假仁義以濟私欲,因而推崇王道而貶抑霸道。

關於王霸之辯,朱雄英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王道雖好,但太過理想化,對個人的道德標準太高,而這種標準是絕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的,包括他這個皇帝也是一樣。

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是韓宜可,那自然要以王道治國。

可天下隻有一位韓宜可,多數人沒有太高的品行和道德標準。

所以,朱雄英更推崇霸道之術,天下就是我這個皇帝說的算,不許任何人反駁我,我說推行新政,你們就去辦,敢反對,我就砍了你。

縱觀曆史,真正能實現王道的隻有三皇五帝時期,之後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全是打著王道的旗號去施行霸道。

而朱雄英就不搞表麵這一套,光明正大的告訴所有人,我就是要走霸道之路。

而朱允炆卻對這種霸道之術嗤之以鼻,他始終認為朱雄英當了皇帝之後完全就是不務正業,一頓瞎搞。

為了推行所謂的新政,任用奸臣,大肆屠殺士紳,導致風景秀麗的江南之地血霧彌漫,人人自危。

刻意挑動和宗藩國之間的關係,不遵祖訓,大興刀兵。

藩王……這麼大的隱患都不處理,豈不知漢晉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危害社稷,江山動搖。

真是該做的事情一件沒做,不該做的事情,做的比誰都有勁。

朱允炆自信,大明朝如果交給他,他一定比大哥朱雄英做的更好。

謀反也是為了坐上大位,他要向天下人證明,他朱允炆不比大哥朱雄英差。

“千歲若能登上大位,貧僧相信,一定是一位遠超漢文帝,宋仁宗的一代仁君!”

道衍開始鼓勵小淮王,其實心裡都在發笑。

朱允炆聽後,不自覺的偷笑起來,眼神中透著十足的驕傲,故意問道:“大師,本王真的能成為漢文帝那樣的好皇帝嗎?”

“阿彌陀佛!”

道衍雙手合十,十分嚴肅的說道:“出家人不打誑語,淮王千歲卻有堯舜之資!”

朱允炆頓時得意的大笑起來。

這笑聲讓道衍感到十分刺耳,雖然麵帶笑容,但內心卻非常的不屑。

這話說出來,他自己都感到有些惡心,他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妄語,都沒有什麼罪惡感,唯獨這次,內心感覺十分對不起佛祖。

我呸,你還真能笑出來,就你還和漢文帝比,你連你大哥一半都不如,我說句了客氣話,你還真把自己堯舜了,你給堯舜提鞋都不夠料。

道衍其實一直都看不上朱允炆,他和燕王比,無論是能力和頭腦,做事的魄力和果斷,都相差太遠。

彆說燕王了,如果寧王,哪怕是穀王都認了,隻要有那個心思,道衍都會立馬就走,都不會多看朱允炆一眼。


最新小说: 逆侯傳 我有一座山 奮鬥九零:複員老兵擺攤養家 幕後嘉賓 逆天青梅:邪王的千麵謀士 六男主?惡毒雌性在星際多崽多福 邪王嗜寵:鬼醫狂妃 暖婚蜜愛:軍官寵上癮 鬼叫畈:歸墟之蝕 全球進化:我!超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