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
她隻好繼續教。
十天的課程拓展成了一個月,元初都累得精疲力儘了,才終於把人送走。
這幫家夥走了以後還隔三差五給她寫信詢問各種問題。
☆
老蕭返回京城之後,向一機部領導彙報了關於申請專利的事情,“我覺得小鄭說的有道理。就算咱們不指望撈好處,但是咱們得防止彆人拿這個來害咱們。帝國主義國家利益至上,他們一定會想儘各種辦法剝削和壓迫我們,我們國家特有的這些東西,都應該申請專利。”
現在普遍實行軍管,一機部的部長姓李,部隊出身,打過抗戰,打過內戰,也打過漂亮國,對帝國主義的仇恨深得很,聽老蕭這麼一說,他當即就陷入了沉思,想了又想,覺得老蕭說的有道理。
“這事不能光是咱們乾,得通過計劃委和國務院,需要申請專利的不光是我們一機部,還有其他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咱們得把這事當成一件大事來乾,不管成不成的,總要申請一下子再說。
如果能成,那就像你們說的,以後那些國家的廠子想要使用這些專利的內容,就得問咱們同意不同意,得征求咱們的意見。物資方麵的好處暫且不說,這個國家榮譽感就非常重要。”
老蕭聽得連連點頭。
李部長是個雷厲風行的性格,既然決定要做,就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申請專利的事情迅速報到了國務院,又報給了領導人,經過層層研究、審批,最終決定讓各部委把能申請專利的內容全都報上來。然後交由專門的工作小組進行申請。
其實,華國一開始是重視專利的,隻是那個《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實施了挺長時間,一共也沒有幾項專利出來,漸漸地也就沒人再重視這個事了。最終,相關法律被廢止。
重視啥呀?根本就沒有。在國內都夠不上專利,拿到國際上就更彆提了。
不過,一機部的延伸思考非常好,專利不一定非得是現代技術,也可以是傳統的東西。
當然了,現代技術一旦有所發展,也要著手進行專利權的申請。
有棗沒棗打三杆子!
有國家層麵的支持,申請專利的工作進展非常快。
不過專利審批需要的時間比較久,這個還要等。
1972年,元初又設計了一款汽油發動機,專供國產汽車使用。
海市動力機廠一下子成了更香的香餑餑。
張慶斌又給元初從一機部申請了一份專家補貼,同時把她的級彆又往上升了一級。
這一年,一機部組織專家們進行的新材料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元初還被一機部請到京城和大家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那是72年的春天。她見到專家們的時候,大家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有的頭發烏黑,有的頭發花白。
等到72年底,她再次受邀到京城開會,接受部裡頒發的“先進工作者”表彰的時候,專家們依舊精神飽滿,容光煥發,就是發型全變了,男的都成了全禿和半禿,女同誌們發際線也提高了不少,頭發變稀疏了。
元初:“……”
她艱難地把視線從大家的腦袋頂上移開。
搞計算的陳教授頭上飄的那幾根白毛實在太吸引人了,她好想上手給他薅掉!
陳教授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地捋了捋自己的那幾根頭發,笑嗬嗬地跟元初說:“小鄭,你彆回去了,在京城過年唄,咱們還能聊聊工作的事。等開春你再回去。
我跟你說,我是南方人,我做的南方菜一絕,我愛人黑省的,她做的東北菜也很好吃。你留下來嘗一嘗。我們這些老家夥,全國各地哪兒人都有,各個都會一兩個家鄉絕活,你留在這兒和我們一起過年,不用到處跑就能吃遍大江南北。”
元初十分心動,然後答應了。
她回去也是一個人過年。
動力機廠的同事們都是有家的,她可不好意思去打攪人家。去年老張他們邀請她去他們家吃年夜飯,她都婉拒了。
今年就留在京城陪老頭老太太們好了,順便嘗嘗他們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