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衣失去屍狗,喜怒難以自持,但趙釜這麼一說,他也想明白了,冷笑道,“不過是屁股決定腦袋罷了。”
唐安世和柯黯然竄連在一起,顯然是柯黯然和大夏聖上提出的那套‘天聖民三才感應論’比自己的‘人欲說’更有吸引力。
即使到了儒家必須要變的時候,唐安世也不準備將儒家變成‘人欲說’的第二種版本!
隨後他又忍不住罵了一句,“青空規也是個優柔寡斷之輩,怪不得這麼多年了,還賴在二品不動!白學了法家之道!”
趙釜看到周鐵衣大罵朝廷重臣,他也有些哭笑不得,這司律青空規之前被罵優柔寡斷,可是扛著儒家,給了周鐵衣好多機會的,如今隻不過是給另外一些儒家的人機會罷了,倒是也符合青空規為人處世的性格和方法。
周鐵衣吐出一口濁氣,“衝擊周府,然後呢?”
如果隻是些學生衝擊周府,他周家就算是損了麵子也不會太在意,畢竟傷不到根本,一群連三品都沒有的學生,難不成還能夠動有天象坐鎮的周府不成?頂多在外麵罵罵得了。
趙釜遲疑了片刻,“有人從宮中帶出了旨意,到誅神司調集人手,鎮壓叛亂,申屠元親自帶隊,押了上千鬨事的儒生回誅神司,中間……中間還殺了人。”
“混賬東西!”
周鐵衣勃然大怒,猛然站了起來。
他沒想到這中間最關鍵的一環竟然是申屠元!
當初收攏申屠元,他確實是想要收一個白手套,替自己在誅神司內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因此還提醒了申屠元那個家夥酷吏的退路。
但周鐵衣忘了,他在天京尚能夠壓服住自己培養的半個酷吏,他不在天京,又有人衝擊周府,也無怪申屠元做出這等選擇。
因為這是宮裡的意思,也是周府的權威,所以作為半個酷吏,站在申屠元的角度,他殺人就是對的!左右不過是一些鬨事的儒生罷了。
聽到這裡,周鐵戈也差不多聽懂了,現在他們周家裡外不是人,申屠元殺了人,他們不認也得認,“事已至此,平心靜氣。”
周鐵戈看到已經急得站起來,來回踱步的周鐵衣,知道自家兄弟這兩天狀態不對勁,開口提醒道。
周鐵衣踱了兩步,在心中歎道,這權力鬥爭之中,中樞果然離不開片刻啊,他已經能夠預感到,這次太學院學生鬨事,之後會引起多大的風波了。
“今天朝會之上,司民董行書第一時間就趕了回去,痛斥當今聖上移除五帝祭祀,隻不過咆哮朝廷,被聖上訓斥治國無方,不如盛世侯遠矣,隻會食前人牙慧,被天後當場拿下,如今關在新修到一半的紫霄宮中,讓他自省。”
周鐵衣聽到這裡,停下腳步,歎了一聲,他重新坐下,端起茶水,甘香的茶水入口,也是忍不住感慨起來,“原本我與董行書鬥了這麼些日子,還想著之後會怎麼了結,沒想到風雲突變得這麼快,一日前還是廟堂客,今日就成為階下囚,敗也不敗在我這個離經叛道的人手中,而是敗在了自己人手中,還真是諷刺啊。”
“今日下午的消息,各地儒家書院已經聯名,要求聖上正視聽,懲奸臣。”
“奸臣?”
周鐵衣冷笑一聲,“好一手禍水東引!”
從柯黯然那篇文章開始,所有的苗頭是大夏聖上和柯黯然在布局,但展現給天下人看的,是大夏聖上在維護周鐵衣!
周鐵衣在墨石案上要用君臣和睦來逼大夏聖上就範,今日大夏聖上同樣以君臣和睦來逼周鐵衣。
那篇文章是為了支持周鐵衣的人欲說,不惜要撤除五帝祭祀,之後學黨串聯,不惜調集誅神司,鎮壓太學院,現在更是在朝堂之上直接拿下司民,嘲諷司民治國無方,最後還關在周鐵衣讓修的紫霄道宮之中。
結合之前天下人看到的,那麼大夏聖上就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改革之主,正在竭力袒護周鐵衣,而周鐵衣這位改革之臣自當涕泗橫流,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趙釜見周鐵衣心神不定,剛剛還受傷吐血,現在狀態極差,忍不住輕聲提醒道,“現在這般局勢,不若以退為進?”
“如何以退為進?”
“先請辭來堵住天下學院學生的嘴罷了。”
趙釜當然也憂心五帝被撤除祭祀的事情,但他到現在都隻看到這是大夏聖上的手段,如果周鐵衣以退為進,請辭之後,大夏聖上或許就會停下撤除五帝祭祀,因為大夏聖上已經達到了目的。
周鐵衣雖然心神慌亂,但是這種局麵他有參考的‘曆史’,之前還做過相應的預案!
“趙家主是偏安久了,和司律一樣優柔寡斷!這時候退了,先不說中央大權交到他人手中還有沒有收回的機會,單單是這個錯,我周某人就不可能認!他都不怕亂了這天下,我還怕什麼!借紙筆一用!”
被當著眾多族老的麵罵優柔寡斷,趙釜忍不住露出苦笑,這天下隻有數人敢將自己和司律如此評價,眼前之人確實有這個資格。
他瞥了一眼旁邊坐著的女兒的神色,心中一歎,果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趙琴心聽到自己父親被罵,不僅沒有惱怒,反而帶著傾慕之色看向中間身穿白色蟒袍,改換新天般氣勢的周鐵衣,如此人物,倒也不委屈自己做個平妃。
趙釜當然也好奇周鐵衣的計謀,見周鐵衣毫不掩飾,他示意下人送上紙筆。
周鐵衣當眾落筆,反正這篇文章馬上就要刊登天下,也不怕青帝一族先看。
《官吏一體策》。
這是周鐵衣很早就定下的計策,儒家之所以掌握最多的教育權,就是因為儒家的科舉掌握最大的官員選拔權。
科考選官,司考選吏。
連法家都不能夠和儒家相提並論,這也是儒家書生們的底氣,想要壓住這些書生,就隻能夠斷了他們的龍門路,將他們拉下凡塵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