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玉器廠回去,唐植桐點著爐子,炒了兩鍋鬆子。
炒鬆子的時候,唐植桐還在琢磨,以後自己有事想找點獨處空間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用這招,把家人請去看電影?
貌似很好用啊,不過得跟工會陳大姐搞好關係,方便她給自己福利影票。
1959年11月17日,農曆十月十七,星期二,晴。
一早吃過飯,夫妻倆各自帶著兩飯盒豆腐出發上班。
小王同學是帶給椿樹胡同的,唐植桐則是帶到學校聚餐的。
除此之外,唐植桐還塞了些鹹菜在裡麵,香椿鹹菜水分少,就直接用報紙胡亂包了兩下拉倒。
這次依舊是唐植桐送兩個妹妹去學校,小王同學則改道順著王府井大街往北行,先去椿樹胡同放下豆腐。
唐植桐有外掛傍身,到了郵電學院已經快上課了,就沒回宿舍放方盒,而是扔空間,直接去了教室。
中午臨下課的時候,唐植桐跟路堅悄聲說道:“舍長,你飯盒借我用一下。”
“乾嘛?中午我要去打菜呢。”路堅有些不樂意,說好大家一塊打菜聚餐,飯盒給了唐植桐,自己豈不是就沒法去打菜了?
“我自己的飯盒裝豆腐呢,沒蘸水,我去小賣部買點醬油,調配一些,借你飯盒一用。”唐植桐不容分說,薅過路堅的飯盒,弓著身子,偷偷從後門溜了。
蘸水隻是個借口,上一次聚餐,路堅出的大頭,唐植桐這次沒打算再讓路堅掏錢。
郵電學院的學生很多,大家來自天南海北,口味多有不同,需求五花八門,所以小賣部裡常見的東西還是挺全的,包括醬油、醋、鹽、酒等。
就拿路堅和竇永昌來說吧,晉省人,有219宿舍兩大“醋壇子”之稱。
無論是菜,還是湯,他倆都得倒上兩大勺醋,哪怕乾啃窩頭時,可以接受沒鹹菜,但不能沒醋。
人家一邊喝,還一邊嫌棄四九城的醋不正宗,味兒不地道,這找誰說理去?
唐植桐端著路堅的飯盒來到小賣部,當然不是為了買醬油。
這邊醬油質量不如自個以前囤的好,用小賣部的醬油反而糟蹋了好豆腐。
唐植桐打算買的是買酒。
19年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選出的國家級名酒,隻有四個,分彆為:汾酒、茅台、瀘州曲酒、西鳳酒。
直到1963年第二次全國評酒會,才會評出“八大名酒”,也就是民間說的“老八大名酒”,在此之後就市場化了。
眼下汾子、茅子價格是第一梯隊,接近三塊錢一瓶,價格令人望而止步。
老四九城人走親串門一般用二鍋頭,但新四九城人條件好一點的大多選西鳳或四特,兩塊冒頭一瓶,頂著“四大名酒”的牌子,不光價格合適一些,瓶子也精致,拿得出手。
唐植桐身上還有不到四塊錢,最後的一點家底了。
買不起兩瓶西鳳,同樣也買不起三瓶二鍋頭,於是他乎狠狠心,咬咬牙,買了一瓶西鳳,一瓶二鍋頭。
來了一年多了,還沒嘗過這年頭的西鳳呢,不過這下子唐植桐兜裡也徹底空了,比他迷死小王同學不償命的白生生小臉都乾淨。
等唐植桐回到宿舍的時候,蘸水已經混好,躺在了路堅的飯盒裡。
其他同學還沒有回來,唐植桐先把東西從空間一一薅出來,擺在了桌子上。
豆腐是主菜,得有三四斤的樣子,其他都是鹹菜,香椿、疙瘩條、洋薑。
“哎呀,唐老師,這也太豐盛了。”等其他同學回到宿舍後,看到桌子上放的兩瓶酒和豆腐,不禁感慨道。
“嘿嘿,家裡還剩點黃豆,自己做了點豆腐,大家快坐下嘗嘗。”眼下是市麵上沒有這麼好的豆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唐植桐索性自己點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