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根本原因還是生產力的發展。飛舟的出現,解決了疆域過大鞭長莫及的問題。農事技術的提高,能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海貿的興盛,使得傳統土地貴族沒落,間接地緩和了土地兼並。
簡而言之,中原的矛盾並沒有消失,而是被轉移了。
不管道門願不願意,也不管道門如何強調平等,事實上都是分出了高下之彆。道士是一等人,官吏是第二等人,中原百姓是第三等人,然後是婆羅洲、鳳麟洲等地的土著是第四等人。
道門不會像西洋人那樣把其他人打為奴隸,這是海盜的行為,太下作了,不符合東方的道德。
不過在具體分工上,的確是分出了高下。道士們不事生產,負責管理和分配,得到的最多。官吏、商人、士紳負責執行
,得到的次多。中原的平民們從事生產,不過負責較為高端的工藝,能夠保證衣食無憂,有一分體麵,能供養孩子脫產讀書,可以通過讀書實現位置躍升,勉強算是一分辛勞一分收獲。中原之外的普通百姓,隻能做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計,賣死力氣,付出最多,得到最少,孩子不能讀書,有些時候溫飽都是問題。
不過就算如此,相較於聖廷,道門仍舊是高尚的。除了道門不賣奴隸之外,最起碼道門還保留了一定的上升渠道,齊玄素這樣的人也能通過讀書考試成為道士的一員。
人生在世,總要有點優越感才能活得下去。可以說是人的劣根性,可事實上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窮,或者大家都富,都可以活得下去,就怕一富一窮,那就活不下去了。
人生在世,總要有點念想才能活得下去。念想是什麼?也就是奔頭,或者說希望。雖然現在很窮,但是通過努力能獲得財富,往上走的通道沒有被封閉,無論當下再怎麼苦,都能活得下去。
優越感也好,念想也罷,都來源於不平等。
若是天下平等了,哪裡的優越感?若是天下平等,也無所謂念想希望了。
平等是個極為美好的願景,可實現起來,太難太難了。
儒門做不到天下大同,道門也做不到真正的平等。
第(2/3)頁
第(3/3)頁
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從這一點上來說,道門的根基也不
是那麼穩固。
玄聖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保留了大玄朝廷和各個小朝廷,避免了道門道士直接接觸民生問題,讓道門充當監督者的角色,道門就像一把高懸於朝廷頭頂的利劍,若是朝廷做得不好,便立刻斬下,換一個人來做。底層百姓心生不滿,也是把矛頭對準負責執行的朝廷,而非隔了一層的道門。
無論是全真道,還是太平道,都深刻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對待婆羅洲和鳳麟洲的問題上,雙方都很謹慎。
清微真人平定鳳麟洲之亂的時候,一再強調要留一個得民心的鳳麟洲,而不是大開殺戒,暴力鎮壓。
東華真人決意動一動婆羅洲道府,有出於全真道利益的考量,也有滌蕩汙泥濁水、拔除毒瘡的用意。
如此一來,朝廷對抗道門是必然。
哪怕是有下道門之稱的大玄朝廷,仍舊是謀劃了五行山一事。
鳳麟洲的尊攘派席卷一洲之地,至今還未結束。
放在婆羅洲,陳書華此時代表的不是道府利益,她代表的大虞國王室,王教鶴代表的也不是道府利益,他代表的是婆羅洲地方豪強。
真正代表道府利益的是大真人蘭合虛。
換而言之,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事情的性質已經改變了。
不再是全真道的內鬥,而是一場類似於鳳麟洲戰事的叛亂之舉。
東華真人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有沒有預料到這一點?
自然是預料到了。
隻是東華真人麵臨一個
兩難抉擇,他不想過早地打草驚蛇,不能親自下場,隻能派出一個齊玄素。可僅憑齊玄素,很難做到萬無一失。所以東華真人還是給齊玄素找了一個保險。
那就是七娘。
七娘終於是姍姍來遲,抵達了升龍府城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