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塞爾維亞的失敗主要是奧匈帝國造成的,但是保加利亞的行徑更加讓塞爾維亞人厭惡,當然,更主要的原因則是保加利亞不如奧匈帝國強大。塞爾維亞被奧匈帝國打沒了心氣,但對於保加利亞還是不服的。
不過即便如此,塞爾維亞也隻能暗地裡發泄一下,作為本次戰爭明確的失敗者,塞爾維亞隻能敢怒不敢言。
倫敦。
“首相閣下,對於東非和法國的情況,我們是否有必要跟進?根據東非政府所言我國已經出現了相關病例,並且被東非海關扣留隔離。”英國的衛生大臣向首相詢問道。
大衛首相說道:“沒有必要,不過是一場小小的流感而已,根本不需要如此大張旗鼓,如今民眾本來就已經對政府頗有怨言,現在可不是火燒澆油的時候。”
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大衛首相受到的風波明顯比法國總統克列孟梭要小的多。
畢竟,英國在戰爭中雖然損失不小,但是本土幾乎沒有受到破壞,人口損失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戰中損失的這些人口,過個兩三年就可以恢複過來。
當然,印度等殖民地軍隊的傷亡情況十分巨大,但是對於英國政府而言,印度人死了就死了,完全不足為慮。
而且,一定程度上英國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不像法國一樣顆粒無收,過一段時間英國政府主導的世界海軍會議如果順利進行的話,那大衛首相的支持率有很大概率迎來一波增長。
這也是大衛首相不願意在當前階段大張旗鼓的學習法國和東非政府應對瘟疫的重要原因。
大衛首相說道:“現在民眾需要的是慶祝,集會來發泄五年戰爭中積累下來的怨氣,我們這個時候如果采取強硬手段,這無異於自絕於民眾的意願。”
“而且,我懷疑東非政府完全是危言聳聽,我們可沒有接到關於本土瘟疫爆發的信息,你們衛生部最近有相關報告麼?”
衛生大臣搖搖頭說道:“根據下級機關和醫療機構的反饋,我們並沒有收到本土有大規模疫情爆發的情況。”
“雖然最近英國的醫療資源確實相對緊張了一些,但根據我們顧問專家的看法,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畢竟歐洲的戰爭就打了長達五年之久,而戰爭期間和剛剛結束階段,疾病人數增長是正常現象。”
之所以,英國的醫療機構和專家,會得出這個結論,實際上也和英國的位置有關,英國畢竟是個島國,這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了英國和歐洲大陸的人員往來。
而瘟疫最初的策源地如果是歐洲大陸的話,那英國受到影響也會呈現滯後性。
而大衛首相在聽到了衛生部門的反饋後,更加確信的說道:“如此看來,在當前階段我們就更不應該站在民眾的對立麵了。”
“對疫情的管控是需要浪費大量行政資源,且不得人心的做法,至少在世界海軍會議之前的這三個星期內,我們不應該對本國民眾做出過多約束。”
“等世界海軍會議結束,那個時候即便真的有問題,我們也來的及處理相關問題,更何況情況未必會發生。”
總而言之,大衛首相並不打算在世界海軍會議之前搞出太大的動作,更不會學習克列孟梭的相關政策。
而遠在海峽對岸的歐洲大陸上,德國首都柏林,威廉二世也正在和下屬討論相關的問題。
柏林郊區的皇家莊園內。
“你們怎麼看待法國人搞出的把戲?”威廉二世對內閣人員們詢問道。
首相赫爾曼說道:“陛下,既然能讓克列孟梭那個老家如此大張旗鼓對待的病毒,或許我們也應該跟進,萬一情況真的惡化的話,我們也好減少損失。”
有人則反對道:“陛下和首相閣下,我不讚同這個觀點,如今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處理一場並不知道具體情況的瘟疫,而是加速對國內的工黨和猶……等分子進行清算。”
“可以說自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才發現工黨對帝國的滲透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如果不是戰爭停下來,說不定帝國就要步俄國人的後塵。”
“民間的工黨組織簡直數不勝數,在報社,工廠,政府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甚至滲透進入了軍隊,警察局等強力機關,在社會上也掌握了不小的話語權。”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工黨在德國的真實發展情況,畢竟德國本來就是工黨活躍的地區,甚至可以說是發源地之一,在戰爭之前工黨就已經成為了德國政治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而在戰爭期間,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德國工黨更是十分活躍,因為這個時候威廉二世政府的所有注意力都在前線,根本無力顧及這些躲在暗地裡的工黨組織成員。
這也導致德國後方工黨組織膨脹式發展,尤其是工廠裡的工人,前線撤下來的傷病人員最容易受到煽動。
如果放在之前,威廉二世其實並不在意這些德國的工黨組織,畢竟歐洲反對帝製的政治團體不少,工黨之前根本排不上號。
但是,自從俄國工黨奪取政權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工黨沒有成功顛覆一個國家政治製度之前,它自然不會引起太大關注。
但是,壞就壞在俄國工黨成功了,而且他們還殺掉了俄國的尼古拉二世,這就更壞了,對於威廉二世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畢竟他也是一名君主。
在此前,威建二世這種專製君主對於工黨的認知其實停留在這群人主要針對資本家,畢竟這確實是工黨的主要政治口號。
但是,俄國發生的情況明確的告訴威廉二世,這群工黨分子,同樣是帝製的死對頭,甚至君主如果落入他們手中的話,下場隻會更慘。
所以威廉二世說道:“不錯,現階段對於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剿滅國內的工黨組織,這件事的優先級放在首位,其次是解決帝國的財政危機,清算和沒收國內不法商人在戰爭期間的不法所得。”
德國政府所謂解決帝國財政危機的辦法,自然是通過“打土豪”來解決帝國的債務問題,以及獲取戰後國家經濟恢複的資金。
而容克貴族肯定是不能動的,除此外德國最有錢的群體也就昭然若揭,猶太人不愧是德國最有錢的群體,通過對該群體的清算,德國政府收斂了不少財富。
這是一場容克貴族的分贓盛宴,不少人在政府的主導下,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大量原猶太人開辦銀行和工廠。
這也是目前歐洲各國的主流做法,因為戰爭突然結束,並且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也就無法通過戰爭賠款來彌補之前的損失,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政府隻能拿本國的有錢人開刀。
而剛好,有一個歐洲的特殊群體本身就很有錢,並且在戰爭期間更是大發了一筆,同時他們本身也不受歐洲普通民眾的待見,正好成為各國民眾怨氣的出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