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赫爾曼首相見威廉二世這麼說,還是想爭取一下:“陛下,對工黨和猶……等組織和群體進行清算,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可能發生的瘟疫進行應對。”
“我國的傳染病研究專家們,就比較認同東非政府的看法,而且從曆史經驗來看,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所以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而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就忽視這方麵的工作,而且我們也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學習法國封鎖邊境,控製人口流動,從而防止猶太,工黨分子逃亡出國。”
前麵的話,威廉二世直接忽略,最後一句倒是讓他眼前一亮,他說道:“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逮捕這些不法分子,避免國有資產和德國人民財富的流失。”
“赫爾曼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那我們就學習克列孟梭的一些做法也無可厚非,當前,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彌補政府財政上的窟窿。”
這讓赫爾曼鬆了一口氣,隻是也算是成功說服威廉二世重視這次流感了。
而之所以赫爾曼首相對這次流感如此警惕,這要得益於德國相關機構和專家的遊說。
這還要從德國發達的醫療事業說起,自從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德國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時科學技術領域也處在爆發期。
這也讓歐洲成為歐洲新的醫藥中心,尤其是借助化學和生物,醫療領域的集中爆發,德國不管是對衛生和疾病的理論研究還是產業規模上都排在歐洲首位。
當然,這也並非沒有弊端,就比如德國成為了化學藥劑濫用比較嚴重的國家。
可以說現代化製藥工業的發源地就是德國,德國的阿克發公司,拜爾公司,赫斯特公司都是世界比較著名的製藥企業。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當時世界上的染料企業和化工廠開始紛紛建立實驗室研究和開發新的藥物,而不管是染料還是化工,這都是德國的強項。
前世,如果不是兩次世界大戰失敗原因的話,那德國肯定在很長一段階段裡還是世界醫學和製藥工業的引領者,而不是後來被英國和美國取代。
這也很好理解,製藥行業極其暴利,但這也意味著隻有強國才能把握的住這種暴利產業。
總而言之,德國的醫療機構和專家,對赫爾曼首相起到了很大影響,這才有了他對威廉二世的建議。
……
雖然一場即將肆虐整個世界的可怕瘟疫正在醞釀之中,但是各國之間的外交活動也沒有停止。
1920年1月15日。
倫敦。
由英國主導的倫敦世界海軍會議正式召開,除了英法德奧等歐洲國家以外,東非,美國,日本等域外強國也受到了邀請。
除了俄國因為特殊原因無法出席以外,這次世界海軍會議算是一場帝國主義的內部會議,其他國家就算想參加會議,也沒有那個國力,畢竟也隻有帝國主義國家才有實力搞規模足以影響世界海洋格局的海軍競賽。
“布魯斯先生,為什麼你們東非人嘴巴上戴著口罩?”
在會場外,東非代表團的一行人格外引人注意,因為這群東非人都戴著口罩,顯得十分鶴立雞群。
布魯斯說道:“我們聽說最近歐洲有瘟疫爆發,所以這是我國醫療人員的建議,他們說這樣可能起到一點作用。”
“嗬嗬,就算真的有瘟疫,一塊破布能起到什麼作用,我還是建議貴國人員將這種醒目的東西摘了吧!”接待人員說道。
口罩,或者說專門應用於醫療衛生領域的口罩,其實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前世就有說法,現代醫療口罩源於遠東帝國。
當然,在恩斯特這個時空裡,醫療口罩的發明國自然是東非,從殖民地時期開始,東非人就習慣了在應對大規模傳染性疾病時戴口罩的習慣。
而醫療口罩更是東非醫療機構的必備物資,在東非的醫院裡,戴口罩的醫護人員十分常見。
但是,如今的歐洲卻不一樣,很多人並不認同口罩能起到作用,甚至這是歐洲主流醫療人員的看法,或者說在過去,他們就沒有見過戴口罩行醫的。
布魯斯反倒沒有絲毫影響,他說道:“不用了,謝謝你的關心,你把這看做我們東非的一種習慣就好。”
他也懶得和這些人解釋,其實如果不是事情比較重要的話,布魯斯等東非人員都不太願意參加這次會議。
畢竟,聚集在這個倫敦“疫區”,很大概率會被歐洲大流感波及。
布魯斯等人對國內醫療機構發出的消息還是十分認同的,畢竟這是東非幾十年曆史中積累的經驗。
在上個世紀,東非是一個瘟疫比較泛濫和流行的國家,而事實證明在瘟疫爆發的時候,注重衛生,戴口罩,消毒等等一套組合拳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然,布魯斯等人的行為,毫無疑問遭到了各國代表團的指指點點,一時間東非人仿佛變成了笑料。
有不少東非參會人員臉都氣綠了,布魯斯則安慰道:“做好我們的事彆在意他們的看法,當年我在非洲打仗的時候遇到一些瘟疫,有些戰友也和他們一樣,但是,事實證明隻有根據醫療機構的提醒,才能規避一些風險,一些不聽勸的人反而提早下了地獄,沒有死在戰場上。”
布魯斯是軍人,所以難免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畢竟戰場上總會遇到一些瘟疫爆發的情況,這在上個世紀的東非十分常見。
所以,布魯斯在這方麵的經驗是很充足的,更何況東非軍隊時常會接觸到一些特殊任務,比如封鎖疫區,處理因為瘟疫等非自然原因死亡的屍體等等。
於是,東非代表們隻能忍受其他國家的風言風語,無視他們話裡的調侃,而這也讓英國等國家的新聞媒體獲得了一批不錯的素材。
一時間,東非在全世界淪為笑柄,給本次倫敦海軍會議增添了笑點,不過,未來經曆過歐洲大流感的洗禮之後,他們就都笑不出來了,反而今天嘲笑東非的人員,成為後來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