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_非洲創業實錄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十四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

第十四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1 / 2)

基特韋市區。

卡富埃河從基特韋市穿城而過,卡富埃河是前世讚比亞的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東非的銅帶帶北部的山區,最終流過東非的盧薩卡市彙入讚比西河。

其走勢和銅礦帶,尤其是東非中央省內銅礦帶走向重合,可以說這條河流就是前世讚比亞最重要的河流。

其長度,流域麵積,周邊經濟在前世讚比亞都占據重要地位,而基特韋市就處在這條河流的上遊沿岸。

卡富埃河的上遊和中遊,地勢相對平緩,其支流眾多,滋養了中央省的大片土地,同時在下遊將近二十公裡,因為地形陡然變化,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不過,這也導致其航運價值大打折扣,遂而東非政府通過人工運河的方式,重塑了當地的航運價值,基特韋市因此受益頗豐。

不過,隨著基特韋市經濟會議後,基特韋市政府對於卡富埃這條“母親河”的處置也做出了新的決策。

德伯爾恩說道:“卡富埃河是基特韋市的母親河,過去,因為經濟發展的原因,我們對卡富埃河的生態破壞十分嚴重。”

“主要是工業和生活汙水的排放,對我們境內的卡富埃河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同時,沿線的社會和生產活動,也對卡富埃河造成了惡劣影響,就比如過度放牧,砍伐雨林,破壞沿岸植被等等。”

“這讓卡富埃河的水質變得十分惡劣,同時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所以對卡富埃河等基特韋市境內的河流必須進行整治。”

基特韋市是卡富埃河的源頭之一,當然,這裡的基特韋市主要是指行政區劃上整個基特韋市的轄區,包括其附屬的城鎮和鄉村,也就是整個地級市內。

而這也是基特韋市為什麼能夠成為銅礦帶第二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基特韋市下轄的城鎮,基本上以基特韋市馬首是瞻,至少行政上是如此。

德伯爾恩接著說道:“對於卡富埃河的治理,首先是保護其源頭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西北部山區的自然環境,設置保護區,限製對源頭水源地的破壞和開發。”

“中段,也包括市區要做好汙水的處理工作,同時要恢複沿岸的植被,建立河流兩岸的天然保護帶,退耕還林,還草,減少和防止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

基特韋市是東非工業高度發達的地區之一,雖然基特韋市區人口隻有三十多萬,遠不及盧本巴希,但是基特韋市下麵的小弟,也就是下屬城鎮發展都不差,以工礦業為主。

而這麼一堆工礦型城鎮,再加上基特韋市區,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當地產業以重工業為主的情況下。

而基特韋市的農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就很不理想了,本來長期得不到重視,所以發展也比較粗獷。

而德伯爾恩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光有重工業,而且過度依賴銅礦產業,這讓基特韋市的產業發展十分不均衡,粗俗點說基特韋市的產業就是偏科生中的偏科生。

就拿基特韋市南方的波西米亞工業區來說,雖然產業也以重工業為主,但是,因為波西米亞工業區的自然資源多元化,產業鏈和工業種類也更豐富。

即便重工業發展受到桎梏,也不至於對其形成致命性的打擊,而基特韋市現在完全依賴銅礦產業,經濟發展的風險比波西米亞工業區還要高。

德伯爾恩說道:“現在基特韋市的生態問題十分嚴重,這影響到了我們市農業,環境保護和服務業的發展。”

基特韋市銅礦開采和冶煉,對當地的土地,植被和水源都產生了破壞,並且這種破壞已經顯示出了巨大威力,畢竟,基特韋市也發展了幾十年時間,隨著采礦和冶金規模的擴大,影響範圍也越來越大。

“就拿農業來說,受到采礦業的影響,大量土地被汙染和破壞,而因為冶金產業的發達,已經對可耕地造成了惡劣影響,土壤重金屬超標,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負麵現象呈現。”

“雖然我們市的產值主要是銅礦產業支撐,但是這是不可持續的,基特韋市的銅礦儲量終究是有限的,而農業如果能夠維持的好,卻是千秋萬代的長久生意。”

“所以,我們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犧牲長遠的利益,保護土地,植被和水源問題也就顯得刻不容緩。”

“過去,我們沒有能力這麼做,畢竟發展前期,一切都以積累原始資本為主,但是,現在基特韋市的經濟已經發展起來,我們就不能再做自斷根基的蠢事,應該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

“先汙染後治理,已經不符合我們市的實際需求,如果再抱著這種陳舊觀念,那未來我們都將成為基特韋市的罪人。”

“而第三產業方麵,一個生態環境惡劣的地區,顯然會對當地的商業,服務業,旅遊業等造成惡劣影響,畢竟在環保意識越發凸顯的趨勢下,如果基特韋市的自然環境進一步惡化,勢必會減少外部資金,人口以及先進產業和科研資源向我們市的流動。”

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雖然東非的環保意識並不算太過深入,但是對比其他工業國,那要領先很多。

在倫敦,巴黎,紐約等城市的一部分民眾還在以工業廢水,廢氣這些“工業文明”的象征,引以為傲的時候,至少東非絕大部分民眾,都知道這些是對健康有害的。

如果,基特韋市的環境得不到改善,那未來一些重視自身健康的民眾,顯然不會將基特韋市作為久居之地,而人口流失,又會進一步引發本地市場的萎縮,市場萎縮,進一步推動人口外流,形成惡性循環。

說到底,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普通民眾最終還是會向往青山綠水,隻不過如今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還沒有發展到那種層次。

20世紀初,世界上絕大部分民眾都都在溫飽線上苦苦支撐,為了生存不太重視生活質量。

而在德伯爾恩看來,基特韋市顯然不能隨波逐流,畢竟,基特韋市在全世界也算一個工業相對發達的地區,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所以德伯爾恩認為,至少銅礦帶這種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基本的溫飽問題已經不存在,一部分民眾已經有能力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

而且,就目前東非的發展形勢來看,國民經濟水平會進一步提高,未來第三產業說不定就會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最新小说: 我老婆竟是家母的閨蜜 離婚後我被各路女神撩瘋了! 從摸魚開始成為學霸 迷戀責罰 你出軌寡嫂?我轉身改嫁權臣 被逼出皇宮後,女帝哭著求原諒 空間在手:撿個王爺來種田 星際哨向:我真沒想萬人迷呀! 戰少每天都在花式吃醋 帶崽和離!再嫁世子她寵冠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