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意大利啤酒館_非洲創業實錄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十七章 意大利啤酒館

第十七章 意大利啤酒館(1 / 2)

在沉思了片刻之後,康拉德首相說道:“殿下的這個計劃,或許還可以再大膽一些,不僅僅是達爾馬提亞,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擴大移民來源。”

“畢竟,達爾馬提亞的德意誌人口也就不到百萬,光是填充威尼斯都十分費勁,想依托這一個地方的人口,從而推動全國範圍的德意誌化十分吃力。”

在魯道夫的勸說下,康拉德也不在乎所謂“血統”之辯了,相對於目前主體民族不足的問題,混血德意誌人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甚至根本就不是問題。

投工……拋開舊窠臼,刹那天地寬,這就是現在康拉德首相內心的感受。

康拉德在魯道夫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變本加厲道:“殿下的計劃,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幾個月前,美國國內德裔的問題。”

“美國是世界德意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我們或許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從美國吸收一部分對美國政府不滿的德意誌人回流德意誌地區。”

魯道夫說道:“不過,你的這個建議也有很高的風險,畢竟美國的德意誌人經過長期美國思想的洗腦,這可能增加不穩定性。”

所謂美國思想無非就是民主和自由,曾經魯道夫也是這種思想的擁護者,現在卻反過來來維護君主專製,也可以看出魯道夫思想上的轉變。

康拉德首相苦笑道:“殿下,我自然也清楚這一點,可是當今世界,德意誌人定居的主要國家中,我們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口來源。”

“德國,以前德國經濟不好的時候,德國倒是有不少人到帝國定居,但是現在德國的人口外流已經徹底結束。”

“除此外,其他歐洲的德意誌國家,經濟水平都不比帝國差,而且體量太小,我們對於他們沒有吸引力不說,就算他們真的人口外溢,也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

“除了這些國家以外,最重要的德意誌人聚集地,無非就是南美和東非,南美地廣人稀,估計移民到那裡的人也不會回來。”

“最後就是東非,東非雖然人口眾多,但是東非地大物博,經濟發展迅速,我們幾乎不可能從東非虹吸人口。”

放在上個世紀,其實還是有不少東非人移民奧匈帝國的,不過,其中很多都是東非主動往奧匈帝國摻的水。

畢竟,上個世紀,東非可是徹頭徹尾的閉關鎖國政策的執行國家,如果東非政府不點頭,根本沒有人口外流的可能性。

而達爾馬提亞王國就是東非政府最得意的傑作之一,成為了東非反向輸出移民的典範地區。

但是,這些移民很難說是東非人,反而是遠東人的可能性更大,而事實也是如此,東非有遠東移民的渠道,奧匈帝國想要多少,就能給多少。

但是很顯然,沒有德意誌化的遠東移民,奧匈帝國是不可能接受的,而達爾馬提亞王國之所以能被東非“騰籠換鳥”,靠的是東非簡易版的“德意誌教育”和人口走私。

東非當初向達爾馬提亞輸出的移民,絕大部分都是黑戶,而且配套上簡化的德意誌教育。

這種教育和東非本土有很大區彆,具體表現就是教育質量差,除了德語一定過關以外,在其他方麵幾乎沒有要求。

而東非的義務教育就不是如此,雖然早期東非義務教育受條件限製,質量也不是很高,但是除了德語以外,諸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也一並推廣,同時東非的義務教育階段時間維度長達十年,這也是達爾馬提亞王國實行的教育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而等到一戰前,達爾馬提亞的混血德意誌人,其知識平均水平也就限於會說德語,並且會簡單的讀和寫,其他知識可能小學畢業水平都達不到。

不過,再怎麼說,這些移民的口語已經徹底變成了德語,算是半個德意誌人,加上血脈的雜交,奧匈帝國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在一戰前,奧匈帝國對於達爾馬提亞王國的混血德意誌人其實是很不待見的,除了血脈混雜之外,還有對東非政府這種偷偷摸摸行為的不滿,說難聽點這是乾涉奧匈帝國內政。

當然,在經曆過一戰後,奧匈帝國表示這種混血德意誌人真香,雖然心裡依舊膈應,但是確實好用和聽話。

康拉德接著說道:“所以,縱觀全世界,目前找不出比美國更好的德意誌人來源地,美國德意誌人數量甚至比帝國都多。”

奧匈帝國的德意誌人也就一千多萬,而美國的德意誌人卻至少高達一千五百萬,甚至可能超過兩千萬或者更多。

這並非虛言,美國的德裔人口占比最少在百分之十五以上,而美國的人口卻接近一億水平,畢竟過去兩三百年裡,美國一直都是德意誌地區的主要人口流入地之一。

也就是東非在上個世紀中後期,異軍突起,短暫成為過德意誌人的第一移民目的國,而這種情況也僅僅持續了不到四十年時間,就隨著德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而結束了。

而且,後期東非移民人口的數據水分也很大,很多斯拉夫人也被直接劃入德意誌移民範疇,而為東非提供該類型人口的主要國家就是奧匈帝國。

當初移民到東非的德意誌人裡至少有三成是直接由斯拉夫人直接轉化的,東非這也算幫助奧匈帝國遏製了斯拉夫人的增長,不然現在奧匈帝國的情況隻會更加艱難。

否則很難說在經曆一戰摧殘後的奧匈帝國為什麼沒有直接解體,這其中顯然也和東非,或者說恩斯特在奧匈帝國下的閒棋有所關聯。

康拉德接著說道:“美國的德裔人口,我們隻需要挑選那些知識水平不高的即可,這樣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於康拉德所說,倒是讓魯道夫想起了曾經東非的操作,當初東非招收移民基本上就是儘可能的挑社會最底層的老實人。

這些人口的綜合素質雖然低下,但是絲毫不耽誤東非在本世紀初成為世界上的大國。

畢竟,人口素質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就像東非大規模的普及義務教育一樣,東非從原本的落後農業國,發展到如今人均受教育水平首屈一指的國家,雖然過程艱辛,但勝在穩定。

魯道夫皇儲說道:“這也是一個辦法,美國德裔因為之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視,確實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拉攏,更何況帝國也算他們曾經的母國。”

德意誌移民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體,因為國家分裂的原因,反而更多偏向於以民族自居,說奧匈帝國是他們母國確實沒有太大問題。

就算今天,德奧兩國的民眾也可以互通往來,奧地利也有不少德意誌人依舊抱著大德意誌的思維,就比如跑到德國發展的某個落榜藝術生。

以至於前世落榜藝術生合並奧地利,都不能算侵略而是統一,而奧地利也基本沒有抵抗。


最新小说: 江湖俠路 蛇君獨寵,渣男全家還敢吃絕戶? 凝鳳台 萬倍返還,年邁的我去當舔狗 港夜成婚 穿成陰鷙昏君的病弱小伴讀 海賊:向元帥大人獻上忠誠 驚悚遊戲:從蘿莉開始無限逃生 家破人亡後我快死了,你後悔了? 給渣男養私生子?滾!離婚我亂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