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比屬剛果殖民地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而比利時本就是歐洲鋼鐵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所以在戰前,比利時的不少鋼鐵企業就已經提前布局比屬剛果殖民地。
畢竟20世紀初,鋼鐵產業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技術革新,鐵礦對鋼鐵產業影響的權重超過了煤礦。
一戰大大加快了比利時本土鋼鐵產業的轉移速度。
另一方麵,比屬剛果殖民地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其所麵臨的市場也是很不錯的,除了貼近東非這個大國市場以外,比屬剛果殖民地的鋼鐵同時有利於出口到西非,南美等國家。
而最後一點,則在於剛果殖民地的人力成本是低於本土的,畢竟比利時本土所處的西北歐地區,本身就是世界上人力成本最高的區域之一。
所以,產業轉移到剛果,對於比利時本土企業來說,本身就具有諸多有利因素,而且作為本國殖民地,他們到剛果發展也不需要擔心被吃乾抹淨。
所以,隨著大量人口和企業的遷入,黑角市在一戰期間得到了迅速發展,而比屬剛果殖民地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甚至超過了殖民地所應有的水平。
畢竟,大部分時候,殖民地都是貧窮落後的象征,雖然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工業和經濟就挺發達,但是加拿大發展了上百年時間,且資源和自然條件優勢根本就不是比屬剛果殖民地所能媲美的。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還是得益於比利時人的選擇沒有英國人多,畢竟比利時僅有剛果這一塊殖民地。
而比利時雖然是歐洲小國,但是就經濟而言,放在20世紀初,卻是實打實的大國,所以比利時對本國唯一殖民地的經濟外溢和產業轉移也是十分誇張的。
而再配合上一戰的影響,很多移民到剛果殖民地的比利時,甚至已經樂不思蜀。
“特雷登,你們一家不打算回本土了麼?”黑角市的街頭,迪斯特碰到老熟人特雷登後問道。
特雷登一家是1917年移民比屬剛果殖民地的,如今是他們一家在比屬剛果的第五個年頭。
而迪斯特原本就是特雷登的老鄉,他們在比利時本土的時候就認識。
“原來是你啊!迪斯特,最近一段時間不見,你憔悴了不少。”
迪斯特說道:“那是自然,如今疫情才徹底結束不久,經濟又不景氣,我當然感覺煩躁,所以精神一直不好。”
比屬剛果殖民地也受到了疫情和經濟蕭條的影響,畢竟在戰後,比利時重歸和平,不少人選擇返回本土,這讓比屬剛果和本土的之間的航運又迎來一場小高峰,而人員往來增加,這自然就導致瘟疫的快速傳播。
比利時本土可是緊挨著當時瘟疫重災區的法國,當然,彼時的比利時同樣是瘟疫的重災區,而很多跑船的水手,就把歐洲流感帶到了比屬剛果。
這著實讓一些已經打定主意定居比屬剛果的比利時人心裡怒罵,畢竟從他們視角裡,病毒是從本土傳播過來的。
特雷登就說道:“確實如此,好不容易才在剛果安定下來,就受到疫情和經濟蕭條的影響,這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確實不是好消息。”
“那你們一家不打算重回比利時了麼?”迪斯特問道。
特雷登說道:“你從哪裡聽說我有回比利時的打算?船票可不便宜,我們家可不想花那筆冤枉錢,而且現在剛果的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有必要再回到比利時那個傷心之地,說不定我們原來的家,現在已經是一片瓦礫了。”
迪斯特揭短說道:“這還不是你當初來比屬剛果的時候,自己說的戰後要回到比利時。”
當年,特雷登確實說過這種話,畢竟正常情況下,誰沒事願意跑到殖民地待著啊!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說那話的時候,特雷登對剛果殖民地的印象是貧窮,落後,隻能作為臨時落腳點,戰後特雷登還要帶著家人回到紙醉金迷,經濟發達的比利時。
但是,真到了黑角市後,特雷登發現,他曾經的想法是錯誤的,剛果殖民地沒有他想象中那麼落後,反而比較繁榮,就算和本土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當然,初到黑角市的特雷登依舊對比利時念念不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特雷登終究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誰也想不到戰爭又持續了兩年時間,而等到戰爭結束,一場瘟疫又席卷而來。
剛果雖然也受到了瘟疫的影響,可和比利時本土相比較而言,那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除此外,在剛果的這幾年時間,特雷登和家人,已經完全融入了這裡,如果重回本土,工作,房子都是問題,所以現在的特雷登已經完全是一個剛果人了。
特雷登對迪斯特說道:“本土的情況,你我都清楚,雖然剛果情況不好,本土隻會更差,而且我私下認為,未來本土還有遭受戰爭的風險,畢竟世界大戰隻是停手而已,比利時所處的位置太過危險,遠不如剛果安全。”
“比利時夾在英國,法國和德國之間,而這三個國家的關係錯綜複雜,行事又極端霸道,比利時又是一塊肥肉,所以戰爭的風險太大,而曆史上也是如此。”
“再反觀剛果,周邊隻有東非一個鄰國,隻要東非不侵略這裡,剛果就十分安全,而且就算東非真對剛果有想法,那戰爭烈度肯定也比歐洲小的多。”
特雷登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他認為,如果東非真入侵剛果的話,那剛果大概率會直接投降,在歐洲比利時還可以在夾縫中生存,而剛果在非洲根本就沒得選,隻能完全倒向東非。
特雷登接著說道:“而且,剛果的機會也比本土要多,經濟發展不比本土差,這個時候回到本土,就意味要重新開始,除非我腦子有問題,才會選擇前者,在剛果待著就挺舒服。”
這話倒是引起了迪斯特的共鳴,他說道:“確實如此,實際上,剛果在經濟水平上,除了體量暫時比不過本土以外,其他方麵基本上都不差。”
這是很正常的事,比利時本土人口超過七百萬,而剛果隻有一百多萬,比利時本土人口是剛果的六倍,更何況剛果隻是比利時的殖民地。
但是,這些絲毫不影響比利時普通人在比屬剛果的生活質量,就是比本土也差不了多少,而且比屬剛果殖民地能給他們提供本土無法做到的安全感,所以有不少人選擇在此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