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宋濂與顧正臣的“交易”_大明:寒門輔臣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九百零七章 宋濂與顧正臣的“交易”

第九百零七章 宋濂與顧正臣的“交易”(1 / 1)

對於格物學院,宋濂聽說過不少。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宋濂更為支持國子學,那裡的弟子以研究經史子集為主,尤其是窮經皓首去鑽研理學,心無旁騖,一心問道,這才是真正做學問的樣子。

反觀格物學院,雜學太多並不是什麼可指責的,真正該指責的是,雜學占據的時間太多。

宋濂認為必要的涉獵是應該的,自己也不僅僅修習儒家學問,還修習佛法、道法,這不是錯。

格物學院的錯,在於將學習儒學的時間壓縮太少,雜學占據時間太多,以至於主次顛倒。換言之,格物學院不是純粹的儒家學院,不以儒家學問為宗,更像是一個雜學學院,引入儒家不過是為了降低外界的壓力與批評罷了。

看著張培,宋濂問道:“蒸汽機,當真能做成嗎?”

張培認真地回道:“宋師,按照家主的話,蒸汽機事實上已經做成,隻不過相應的配套還沒完善,還不足以立即搬到船上測試。按照時間來算,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蒸汽機會上船測試航行。”

宋濂通過顧正臣的信件看到了蒸汽機的前景,知道其應用之廣,明白其對大明的貢獻是無儘的,日後沿海與海外貿易必然會越發安全,朝廷救災能力也將空前提升。

而這,是傳統儒學根本無法做到的事,哪怕是再做一萬年的學問,若是之中研究孔孟之道、研究程朱理學,尋找心中的道,天地之間的理,那這蒸汽機不會出現。

顧正臣認為,學問當實用,當服務於王朝根本利益——國運隆昌,江山太平!學問,不能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個人對傳統典籍的信手拈來,也不應是一代一代守舊的治理,應該是有智慧的創新,讓創新出來的工具、成果去改變無數人的生活,去改變大明,讓大明不同於唐宋,強盛於唐宋!

宋濂再次閱讀顧正臣的來信,良久之後才開口道:“殿下都開口了,老朽怎敢不從命。隻是這樣一來,儒家正宗之路,怕是難走了。”

張培恭敬地說:“家主說過,可兩者並舉。國子學日後專攻儒學,出儒師,格物學院專攻實乾學問。”

宋濂老臉微動:“顧正臣想得倒是周全,也罷,就如他所願吧,讓朱茂等人閉嘴吧。”

張培笑了。

世人說詩文三大家,有宋濂與高啟、劉基。世人還說浙東有四先生,那是章溢、劉基、葉琛與宋濂。不管是三大家還是四先生,論學問宗師,論儒學大家,現在還活著的,也就宋濂一個人了。

宋濂是泰鬥。

要不然也不會致仕了,身邊還一群弟子跟著。

隻要宋濂發話,朱茂是不敢與之辯駁的,就是朱茂的老爹朱右爬出來,那也不敢和宋濂爭執,畢竟當年朱右能出來混,宋濂可是有舉薦之功。

宋濂召來鄭楷、方孝孺等人,讓準備好筆墨紙硯,然後對張培道:“信我可以寫,話我可以說,但有一點,我需要顧正臣點頭。”

張培躬身:“宋師請說。”

宋濂指了指鄭楷、方孝孺等,言道:“他們進入格物學院。”

“先生!”

鄭楷、方孝孺等人大吃一驚。

進入格物學院?

方孝孺不願意,當即道:“我願跟在先生身邊做學問,不去那格物學院。”

鄭楷也跟著說:“是啊,我們都是先生的弟子——”

宋濂擺了擺手,打斷了鄭楷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格物學院學問高深莫測,有未知之境,對你們窮理未必有壞處。再說了,我教不了你們多久了,一旦我死,誰來幫襯你們?現如今顧正臣好不容易有求於我,若不趁機將你們送出去,豈不是錯失良機?”

張培回道:“在臨來之前家主吩咐過,宋師所請,皆可先行答應。這事,想來沒問題。”

宋濂哈哈笑了笑,對方孝孺等人道:“顧正臣的儒家學問雖是不精深,可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一個改變了句容、泉州府、遼東的人物,當你們的先生綽綽有餘。他是對的,學問這東西,不能隻是學與問,還需要用之於世,用之於民。恰恰,格物學院教導的就是學問的應用。”

鄭楷眼底滿是憂慮:“弟子還是想留在先生身邊。”

方孝孺點頭,表示自己也一樣。

誰都清楚,宋濂老了,雖說致仕回來之後,沒那麼多煩心事、政務事,身體好了一些,可畢竟上了年紀,大小病症接踵而來,他能再熬兩三年就謝天謝地了。

先生有再造之恩,這些當弟子的就應該給他送終。若此時去了格物學院,隔著八百多裡路,宋濂走了也不可能及時得知消息。

宋濂並不介意這些,生來死去,一切成空,有沒有弟子在身邊並不要緊,真正重要的是,弟子能不能為朝廷所用,平生學問能不能傳下去。

宋濂寫了簡短的書信給顧正臣與朱標,然後開始寫一封書信給朝廷。這是宋濂致仕之後,第一次公開論述政事,以儒學與格物學院的糾紛為切入點。

參與政務,議論朝事,並不是宋濂所想,但東宮太子都來信了,那就等同於奉命而為。

這種事,皇帝必然是知情的。

顯然,不隻是顧正臣希望給格物學院正名,還是太子與皇帝!

既然如此,那就奮筆疾書吧。

書信成,印落。

張培收好書信之後,對宋濂道:“今年帝慶節時,或許是先生與宋師見麵之時,萬望宋師保重。”

宋濂謝過,看著張培打馬而去,對鄭楷、方孝孺道:“去吧,召集所有弟子,準備下,一個月之後,悉數北上金陵,入格物學院。”

鄭楷知道宋濂拿定主意後很難更改,隻好答應下來。

方孝孺雖有無數不舍,但平心而論,能跟著如今盛名之下的顧正臣修習學問,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金陵。

朱元璋密令徐達前往北平、鄧愈前往山西,調邊軍十萬南下,並命湖廣、江西、四川、河南、山東等地衛所十萬之兵,以訓練的名義朝京師集結。

一片緊張的戰爭準備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為無論是官場還是民間,都在關注東宮與顧家即將到來的婚事……



最新小说: 漂亮小瞎子也要被炮灰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我是路人甲啊!你們喜歡我乾嘛? 狗腿守則[快穿] 詭異世界裡的危險男友 閨蜜齊穿八零嫁死對頭,寵上天? 鬥羅:我是邪魂師又怎樣? 重生七零:糙漢老公掐腰寵 林清屏顧鈞成 衝喜後,亡夫他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