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下,日後大家商人組隊,一眾蒸汽機船開赴澳洲,那場景何等氣派,開發澳洲也就不算什麼難事了。
胡苕華看著匆匆的船隻,說道:“後日遠航,今日便開始禁航了,時間有些早啊。”
何四方嗬嗬一笑,搖頭道:“禁航得早,說明所有即將遠航的船都將來這裡。二十一艘大寶船,八十艘大福船,整個金陵的人,誰見過如此大陣仗?”
陸三源讚同。
確實,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集合,也不會一次簡單的送行,很可能是水師實力的一次展示,或者還有自己這些商人不知道的事在其中。
尚未進入秦淮水道,何四方等人就看到了岸邊已經搭建出了高台,甚至還看到了軍士駐守,登陸龍江碼頭一打探,這才知道,皇帝要率文武大臣為大遠航的將士送行,考慮到龍江碼頭容納不下如此龐大規模的船隊,便直接將送行之地選擇在了長江岸邊。
“去年前往澳洲時,朝廷沒如此大的動靜吧?”
陸三源問道。
何四方、胡苕華也很是疑惑。
按理說,第一次前往澳洲那種從未去過的地方,最需要朝廷壯行。
可去年水師出航的時候壓根沒啥大的動靜,彆說皇帝了,就是個尚書也沒有,有幾個勳貴,那也不是送水師的,而是送兒子的。
第(2/3)頁
第(3/3)頁
可以說,去年出航時,毫無波瀾,也沒引起大的動靜。
這一次雖然船隊的規模大了一點,去的人多了一點,可怎麼說也是輕車熟路,用不了如此陣仗吧?
隱隱約約,幾人都感覺這次出航與以往出航有些不同。
真正的大陣仗終於還是來了。
這一日,長江江麵被一艘艘船隻封鎖,幾是看不到江水。
顧正臣與嶽父、母親、張希婉、林誠意、兒女辭彆,嚴桑桑很是不舍,但還是將繈褓中的兒子交給了張希婉。
對於嚴桑桑出海,顧正臣並不想答應,無奈母親、張希婉答應,嚴桑桑更是堅定要一起出海,最終隻能妥協。
顧正臣俯身下來,抓著顧治平的小手,認真地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莫要懈怠了。”
顧治平保證:“兒會好好進學,等父親回來考校。”
顧正臣站直身子,對張希婉、林誠意道:“總虧欠你們,等他日歸航,再好好補償你們。”
張希婉眼角泛著淚花。
相聚時難,彆亦難。
說什麼,太多話想說也說不夠。
林誠意想跟著去遠航,被母親訓了一頓,說船上不需要賬房,自己登船隻能添亂……
多少有些委屈,說到底,也是因為女兒,舍不得遠離。
顧母歎了口氣,對顧正臣說:“自古忠孝難兩全,幸是娘親身子骨還算硬朗,放心出海吧,等你回來之後莫要亂跑,多給顧家添些子嗣才是,聽說信國公府又添了一對兒女……”
顧正臣鬱悶地看著母親,這都三兒一女了,抱都抱不開了,還不夠啊。
當然,和湯和那種四個兒子、四個女兒的家夥相比,顧家子嗣確實還是不夠多……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