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半夜傳衣:大唐的賞識(三)_扶搖少年:李商隱的奇遇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扶搖少年:李商隱的奇遇 > 第六章 半夜傳衣:大唐的賞識(三)

第六章 半夜傳衣:大唐的賞識(三)(1 / 1)

三、一人衣白

天平之年,大刀長戟。將軍樽旁,一人衣白。

——李商隱,《奠相國令狐公文》(838年)

李義山與錢糧守官赴濮州督辦賑荒事宜,濮州在天平治所鄆州正西方,相距八十裡,李義山等人朝發夕至。

到濮州後不久,李義山發現當地糧米收發太慢,原因是,賑荒公文的上傳下達,合規有餘而通暢不足。糧官收儲遇到困難,經辦軍士報到本州,先經司馬核過,然後報告刺史,再由州內發出文書,驛傳送到天平節度府,又是先經節度司馬閱過,然後報節帥令狐公批示,再由節度掌書記擬定回文,最後驛傳送到州縣,如此一來,哪怕是一件小事,快則三至四日,慢則六到七日,才能有所寸進。李義山身為巡官,恰好直接奏事,濮州但有不決之事,他便當即擬文,州縣如無異議,向晚時分,他便驅車出發,夜行八十裡,趕回節度府,令狐殼士早起公務,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李義山,李義山得以優先奏事,令狐公口頭作出指令,李義山書寫用印,然後轉身驅車回到濮州。如此,濮州賑荒之事,總能隔日即辦。

李義山在濮、鄆之間往來次數一多,官道沿途的村鎮便都知道了。每當夜寒人靜的時候,百姓聽得一馬一車驚夢而過,便是節度府巡官李義山在為饑民而奔走。

歲除(除夕)那夜,李義山留滯濮州,他先在府衙陪刺史、司馬等人飲到儘興,然後包了殘杯與冷炙,來到糧倉,對幾位守倉老軍士說,老哥哥們,刺史和司馬命小子送些酒肉來,糧倉不許用火,多食些酒肉,暖暖身子。

為首的老軍士說,刺史、司馬哪裡記得吾等,倒是李巡官有心了,巡官不嫌棄的話,同飲一杯怎麼樣?

李義山說,老哥哥,說哪裡話。同飲,同飲。

李義山又與老軍士們飲至夜深。州縣糧倉空空落落,一二人留守足矣,隻因為管著糧倉吃得飽,回家過年還要占口糧,老軍士們便不能回家了。酒喝得多了,李義山便起了眾多思念,他想念遠在滎陽的母親,幸好弟弟聖仆能堂前儘孝,今年的春聯定是聖仆手寫的;他想念玉陽山上的永道士、彭道士、白道者、清都劉先生,還有公主,今年自己不在山上,寫給神仙的青詞會否失之平淡?他想念令狐公和天平府的同僚,今夜的天平府一定是高朋滿座,是鄆州最喧鬨的所在;他想念遠在長安的令狐子直,雖然春試將近,但是子直兄今夜一定是勝友如雲,他肯定想不到義山在下州的糧倉,與老軍士們慘淡共飲……

李義山想到這裡,舉起酒杯微微笑了,城中忽然傳來綿延的爆竹聲,天也在一瞬間明亮如新了。李義山和坐臥的老軍士們都站了起來,四散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互致問候,人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歡喜之中,無論過去一年,希望多麼稀少,困苦多麼沉重,都過去了,如今已是大和四年(830年)的元日了。

元日之後,李義山繼續在濮州鄉野巡視,他走村串戶,開缸揭鍋,查看饑荒,直到正月底,濮州發完全部糧米,他才告彆父老,回到節度府。

二月中旬某日,驛差忽然送來無數信函,交付之後卻不離去,還大聲討要賞金,聲震屋宇,李義山出來處置,隻見諸多信函中赫然夾雜著一封“泥金帖子”。

所謂泥金帖子,外封及內文都是以泥金書寫,帖子並不封緘,經手之人可以取閱,專用於新科進士家書報捷。這是李義山第一次見到泥金帖子,他顫抖著手打開帖子,正是令狐綯的喜報,令狐綯在喜報中說,本年禮部取額二十五人,其居之一;狀元為江南人宋邧,少年時與杜牧交好。

李義山不待看完,便讓驛差略等,然後拿著泥金帖子跑進大堂,大聲說,令狐公,子直兄中進士啦!

令狐殼士大喜過望,重賞了驛差,一眾僚屬們聞聲而來,紛紛祝賀令狐公。令狐殼士攜李義山及眾僚屬向西遙拜了聖人,又與令狐綸等家人向北遙祭了先祖,之後更讓令狐綸準備一場酒宴,他要與眾僚屬同樂。

令狐殼士憲宗時曾為右相,同僚知交遍布京洛,來函中還有很多友人的賀信,包括洛陽的白樂天和劉夢得。歡宴之際,在令狐殼士的許可下,李義山大聲念出樂天公和夢得公由衷地溢美,並將二人的文墨贈予眾僚屬傳看欣賞。令狐殼士豪放地飲下許多杯酒,這位六十五歲的老人,高興得像一個孩子,李義山第一次看到令狐公如此奔馳而自在。

次日,令狐殼士酒興未儘,在書房執樽而飲,喚李義山前來。

李義山一人衣白,來到節帥樽旁,令狐公重讀書信,命李義山代擬回函,待到日落之時,令狐綸前來收集書信,交付驛傳,間或又有賀信送來,令狐殼士讀完,每每大悅,立時更飲幾杯。

一時,令狐殼士問道,義山,子直信中所說,新科狀元少年時與杜牧交好,杜牧者,何人也?

李義山說,杜牧,字牧之,是長安萬年縣人,杜佑之孫。

令狐殼士問,可是德宗、順宗、憲宗三朝的良相杜佑?

李義山說,正是杜相第三子之後。——這杜牧年方二十七歲,大和二年進士,今為門下省弘文館校書郎。此子身負經略之才,好為兵法作注,為人性情剛直,不拘小節,詩賦俱佳,近來名動長安,其家世、風度及詩文,叫長安仕子們好是追逐仰慕。

令狐殼士說,比子直還要小一歲,他可有詩文傳誦?

李義山說,有《阿房宮賦》一文流傳,小子記得不全,試為令狐公誦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李義山抄過此文多次,自是背得一字不差。

令狐殼士聽畢,歎息說,大唐自白樂天之後,忽然衝出此等人物,某竟不知。

李義山也慨歎說,若今生能與此等才子同儕,小子平生心願足矣。

日間,李義山陪同令狐殼士草擬回函,夜晚則獨自燃燈謄抄,一直到三更方歇。就這樣,李義山忙到第三日深夜,抄完最後一封回函,不覺氣力散儘,就勢躺平在地,恍然放空。忽然有滾石檑木的聲響從屋頂上方傳來,李義山無力細辨,也不知過了多久,窗外響起犀利的雨聲。李義山驚坐而起,聽了半晌,滿心歡喜,久旱遇甘露,天平的饑民有希望了。雨沒有停,李義山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春夜喜雨下到天明才歇,李義山步出城外,取了濡濕的土塊,呈給令狐公及諸同僚查看,眾人一片歡喜。

錢糧守官報說,令狐公,今晨街巷已有傳言,說是令狐公的廉行感天動地,三清道祖顯靈了,助子直公子登科,為天平百姓降雨。鄆州父老擬請令狐公大設醮壇,拜謝道家諸聖,祈禱十雨五風。

判官韋正貫附議說,道教本為大唐國教,且本地風俗一向如此,隻要醮壇一設,城中男女儘出,奔者不禁,戲諧歡樂,下州百姓也聞訊而來,近壇開市,售賣山貨,如此,城中人增一樂事,鄉下人多一收入。

聽到開醮也是開市,令狐殼士當下便應允了,他說,既是父老欲請,必是民心所歸,本帥容許修建醮壇,但是節度府不出錢,醮壇所需青石鬆木,向各道觀、寺廟借取,至於勞工和施粥所費,由官員和父老捐金,捐金十貫者,本帥親書其名,刻石而記,再由道者為其誦經一卷,以祈長生。

錢糧守官說,既得節帥許可,借物設壇,募金施粥,集會也辦得成。倒是還有一個情節,提前報與節帥知,話說這醮壇成敗的關鍵之處,在於領誦道經之人。

令狐公說,那是當然,不知天平,哪一位得道大德可堪此任?

判官韋正貫笑道,節帥,屬官對此事略知一二,守官想說,領誦之人不必道行最高,卻須為一絕色仙姝,惹人留連,叫人遐想,引致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如此才能觀者如堵,大集乃成。

令狐殼士歎道,本帥知道了,這便是,官人搭台,美人念經,市人看戲,鄉人賣貨……

李義山說,卑職有一言,鄉人可以賣貨,卻不得賣兒賣女。

令狐殼士說,義山說的是。——韋判官、錢糧守官,設壇一事,你們二位主辦,義山曾在玉陽山上修行,熟悉道家儀軌,可作二位輔助。募金收入直進府庫,設壇耗費另出府庫,收支分彆記賬,每三日平賬,須量入為出,此外,醮壇集市,不得買賣編戶齊民。你們去辦吧。

三人依令而行。李義山輔助主辦選定場地之後,各道觀、寺廟踴躍出借木石,李義山日夜監工,隻用了七日,醮壇便搭建好了,與此同時,錢糧守官也物色好了領誦仙姑。開壇前夜,李義山在醮壇之下舉著火把指揮工役清掃,隻見錢糧守官引來一位白衣仙姑,身後還有兩位青衣女冠隨護。



最新小说: 寵妾滅妻?虐渣高嫁我被權寵天下 疼痛轉移後,落魄千金殺瘋了 老實人逆襲2003 七零軍婚,錦鯉嬌女惹得冰山大佬夜心慌 異界敵人皆我真菌養料 未婚妻的閨蜜們個個身懷絕技 廢土開發日記 和閨蜜死遁後,陰鬱反派黑化了! 娛樂:我的偶像男房東 誌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