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敏出現在江城,陳陽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宋青雲是在這裡出事的,她來肯定是想為宋青雲報仇雪恨。但是邊海春……這個老家夥現在可是通緝犯啊!他不趕緊躲回他們的鬼島,跑到江城來乾什麼?難道是衝著自己來的?想報複自己?
不會吧?他腦子沒壞掉吧?命都快沒了,還在乎什麼名聲?他應該分得清輕重緩急吧?他不會真以為自己能躲過警方的追捕,還能對自己下手吧?他到底在想什麼?難道他有什麼秘密計劃?或者他有什麼底牌?他來江城到底有什麼目的?
“師爺,這消息……真的假的?”陳陽捏著大哥大,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語氣裡充滿了懷疑。
“千真萬確!”宋開元斬釘截鐵地回答,語氣堅定,“現在已經有專人秘密前往江城,準備逮捕邊海春。不過你小子還是要小心為妙,我總覺得他是衝著你來的!”
陳陽聽完,緩緩點頭,隨即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像是要把心頭的疑惑都呼出去,“師爺,有沒有這種可能……邊海春其實早就到了江城,之前發生的一切,都是他在石穀正野背後策劃的?”
宋開元聽到陳陽的推測,也愣住了。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也許是自己這邊得到的消息滯後了,邊海春實際上早就潛入了江城。否則,針對陳陽的這一係列行動,怎麼會如此迅速、精準、狠辣?尤其是第一個目標直接指向開元,這絕對……
“我乾……”宋開元猛地一拍桌子,剛要罵出聲,卻被陳陽的聲音打斷。
“師爺,你先彆乾了,我來乾吧!”陳陽語氣疲憊,一隻手揉著太陽穴,“既然邊海春已經潛伏到了江城,那就讓我來處理吧。”他無奈地歎了口氣,對付邊海春絕非易事,必須深入了解他的過往經曆。
“師爺,對付邊海春,我手裡這些人恐怕不夠,”陳陽輕輕咳嗽了一聲,“我需要幫手,得力的幫手!還需要知道邊海春的底細,最好能找一個了解他的人來協助我……等等,師爺,不用了,我好像看到一個了解他的人!”
宋開元聽得一頭霧水,“你看到誰了?說清楚點……”
電話裡突然傳來一陣忙音,宋開元疑惑地看了看電話,“這小子搞什麼鬼?看到誰了?怎麼突然掛電話了?”他焦急地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疑問。難道是……不可能吧?他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但又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喂?陳陽?你小子說話說一半,到底看到誰了?喂!喂!”宋開元對著電話大聲喊,卻隻聽到一陣忙音。他煩躁地抓了抓頭發,這小子總是這樣,說話神神秘秘的。
“不行,我得問問清楚。”宋開元拿起電話,準備再打給陳陽,卻又猶豫了。他知道陳陽做事有自己的分寸,或許他有自己的打算。
“算了,等等看吧。”宋開元放下電話,心中忐忑不安。他預感到,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柱子小心翼翼地捧著沉甸甸的畫筒,仿佛托舉著稀世珍寶。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畫筒的封蓋,一股淡淡的墨香伴隨著歲月的沉澱氣息撲麵而來。畫卷如同沉睡的巨龍,被緩緩喚醒,露出它神秘的麵容。
柱子輕輕地將畫卷取出,展開在陳陽特意定製的三米多長的條桌上。然而,隨著畫卷的展開,柱子驚訝地發現,這幅畫竟然比桌子還要長,畫卷的儘頭依然卷曲著,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延伸至未知的遠方。
陳陽也走了過來,目光被畫卷上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遊藝神通”四個楷書大字所吸引。這四個字筆力遒勁,氣勢磅礴,仿佛蘊含著無限的神秘力量。
在字的上方,赫然蓋著“古希天子之寶”的印章,鮮紅的印泥在歲月的洗禮下,依然散發著威嚴的光芒。陳陽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仿佛置身於古代帝王的書房之中,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威嚴。
第(1/3)頁
第(2/3)頁
吳彬十八應真圖卷手卷
他急忙俯下身,仔細端詳著畫卷的內容。卷首處,一隻似龍非龍的蒼麟怪獸,躬身作揖,仿佛在聆聽著佛法的教誨。它鱗片閃耀,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騰空而起。在怪獸的後麵,一位長眉羅漢盤膝坐在石穴之中,麵容安詳,仿佛已經超脫了塵世的喧囂。另一位托缽羅漢則端坐在樹蔭之下,一群喜鵲環繞著他,爭搶著香積飯,構成一幅和諧寧靜的畫麵。
畫卷繼續展開,各種形態各異的羅漢一一呈現在眼前。有的羅漢乘著仙鶴,翩然而至,仿佛來自天外仙境;有的手持念珠,默默祈禱,沉浸在禪定的世界;有的棲息在岩石之上,與同伴談論著佛法,智慧的光芒在他們的眼中閃爍;還有的駕馭著奇珍異獸,穿梭於山林之間,展現著超凡脫俗的風範。
其中,布袋羅漢的形象尤為生動傳神。他袒胸露臍,笑容可掬,雙臂自然下垂,衣衫隨風飄動,仿佛隨時會跳起歡快的舞蹈。在他身旁,一位小沙彌肩挑著禪杖和布袋,緊緊跟隨,忠誠而虔誠。
陳陽的目光在畫卷上流連忘返,他發現,整幅畫線條運用獨具匠心,與其他人物畫的線條截然不同。除了流暢連綿之外,對衣褶的處理更像是借鑒了石刻造像的線條表現手法,多有轉折,有些地方甚至顯得繁瑣,但卻使畫麵在視覺上呈現出疏密有致的藝術效果。
整幅畫卷的景物布置也充滿了奇幻色彩。羅漢們有的坐在石床上,有的立於水麵之上,有的騎乘著怪獸,有的相互交談,每一位羅漢都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更令人驚歎的是,作者將人物巧妙地融入到特定的環境之中,形成相互呼應的關係,極大地豐富了畫麵的視覺效果。山石的皴法古拙,樹木盤根錯節,點線交錯,加以暈染,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幽深的意境。
卷中題跋赫然顯現,乾隆皇帝禦筆親題,其字跡蒼勁有力,透著帝王的威嚴與博學。題跋的內容,是對吳彬《十八應真圖》的讚賞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