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保護當地百姓的私有財產,這是同化的基本條件之一,因為這是人心。
如果貴族們都主動投降了,朝廷自然是沒法沒收他們的耕地,那麼就沒有耕地分配給遷移過去的百姓。
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墾朝王室控製的荒地。
如此一來的問題是,就耽誤朝廷的稅收,更耽誤糧食收成,要知道糧食收成關乎著大明的旱災以及後期的修建運河的藏富於民的計劃。
就在群臣思索時,龍椅上的崇禎輕笑了一下,他還以為是什麼大問題,結果卻是這個在他看來很簡單的事情。
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傳信給忠貞侯秦良玉、朱燮元、洪承疇,讓他們在清理的過程中,將那些貴族、官員們乾掉一部分。
當然了也不是濫殺無辜,提前派人調查一番,收集一點罪證,他就不信這群人真的有那麼乾淨,以他對那幾國的了解,十個砍九個都不大可能出錯。
至於找什麼借口,那都是幾位統帥一句話的事兒。
這既是清除了不穩定因素,也是替諸國百姓出口惡氣獲得他們的感激,還能獲得耕地和大量的財富,一舉三得。
非常時期行非常規手段,他可沒有這個時間跟諸國的貴族們磨磨唧唧、猶猶豫豫的。
但這事兒不能公之於眾,秘而不宣才是最好的。
“好了,此事朕早有安排,諸位無需擔心,去諸國的官員胥吏直接接手、再征召百姓清丈耕地就是了!”
崇禎出聲了,打斷了眾人的思索,而後立刻轉變話題:“遷移百姓和遷移標準已經定下來了,那就再商議一下從哪裡遷移吧!”
群臣中自然也有聰明,立刻就猜到了皇帝的方法。
但這事兒的解釋權在皇帝,那些貴族不甘心當亡國奴,資助各地殘軍或者密謀造反、意圖蠱惑百姓製造騷亂,被大軍直接鎮壓,抄沒所有家產。
無論哪個理由,都沒有人能反駁。
不說全部了,隻要砍了三五成,就能滿足所需了。
第(1/3)頁
第(2/3)頁
隻是這話皇帝不好說,他們更不好說,反正達成目的就行了。
戶部尚書畢自嚴很是自覺的出班回應皇帝轉變話題:“陛下,臣以為從湖廣、江西、江蘇、四川、廣東、廣西、福建以及河南、陝西等九省遷移百姓。
按比例算,前七省八成,後兩省兩成。
臣主要是這麼考慮的,中南半島幾乎都是種植水稻的,那麼遷移的百姓自然是以種植水稻的百姓為主,
這不僅僅是考慮到耕種的技術還要考慮到飲食習慣問題,遷移的百姓已經是背土離鄉,再讓他們改變飲食習慣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吃不好自然是無法進行耕作和從事其他事情的,前七個省份都是以水稻為主,抽調他們完全合適;
其次前七省的人口比計較多,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人口居大明首位,遷移一些出去對當地的經濟和稅收不會產生較大影響,且留出部分耕地可以彈性使用。
第三,廣東、廣西與安南、南掌接壤,可以經鎮南關和欽州那邊直接過去,或者經西江、珠江水道再坐戰船南下,到時候穿過安南進入南掌和真臘都是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