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官存在的本身,就是在分士紳宗族的權力。”
朱雄英點點頭,又提出一個問題:“既然鄉官是在分士紳宗族的權力,會不會遭到他們強烈反對啊。”
陳景恪攤攤手,道:“無所謂,他們若反對,將直接麵臨整個文官集團的打擊。”
“都不用朝廷出手,文官和讀書人就能將他們給鎮壓了。”
朱雄英疑惑的道:“啊,為什麼?”
陳景恪說道:“你想想大明有多少個鄉鎮,若設立鄉衙門,要增加多少個空缺。”
“這些空缺將由誰來填補?”
朱雄英下意識的回道:“讀書人……”
“我懂了,一下子增加上萬個空缺,就有上萬讀書人可以做官。”
“誰敢反對,誰就是他們的生死仇敵。”
聽到一下子多出上萬官職,再加上配套的吏員,就是數萬人。
朱元璋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這是一筆龐大的開銷啊。
“如果設立鄉衙門,朝廷就要多出幾百萬貫的支出啊。”
陳景恪說道:“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元璋緩緩點頭,確實很值。
每年多支出幾百萬貫,就能將手伸向鄉村,怎麼看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而且一旦這個製度成熟,每年能為朝廷創造的收入,恐怕都不止幾百萬貫。
一個衙門怎麼為朝廷創造收入?
彆的不說,僅僅是賦稅一項就足夠了。
以前皇權不下縣,地方上具體有多少畝地都無法統計上來。
哪些人隱瞞土地不上稅,朝廷也不知道。
有了鄉衙門,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隨便查出點被隱沒的土地,都夠養活這些鄉官的了。
陳景恪說道:“其實也可以不用花朝廷一分錢,給鄉衙門劃幾百畝職田。”
“官吏的俸祿、衙門的經費,全都從職田出。”
一個鄉劃出來幾百畝地當職田,說起來也確實不多。
但……
朱元璋連連搖頭:“太多了太多了,幾百畝田一年的產出,都夠一個縣衙使用了。”
“鄉衙門豈能給如此多的俸祿。”
陳景恪很是無語,洪武年間的俸祿,不提也罷。
他早就想和朱元璋說說這個事兒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既然談到這裡了,就好好說道說道吧。
彆管能不能說服他,至少先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一次不行就兩次,實在不行就隻能等,朱標或者朱雄英掌權再說了。
“陛下,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鄉衙門的俸祿太高。”
“而是縣衙府衙布政司衙門,乃至百官的俸祿太低了。”
朱元璋臉一黑,道:“你想說咱苛待百官?”
如果是剛進入皇宮那會兒,陳景恪已經嚇的腿發軟了。
現在嗎,習慣了。
“陛下,咱們說好的不生氣。”
朱元璋問道:“咱生氣了?乖孫,給咱評評理,咱生氣了嗎?”
朱雄英重重點頭,道:“沒有,皇爺爺怎麼會生氣呢。”
“景恪你不要瞎說,皇爺爺就是臉突然變黑了,並沒有生氣。”
朱元璋氣道:“你個小混蛋,爺爺白疼你了。”
然後對陳景恪說道:“好,咱就給你一個說服咱的機會,想好了再說。”
陳景恪正色道:“事情並不複雜,陛下以為百官的俸祿,除了果腹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