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徐達的分析,陳景恪暗暗點頭。
能做到軍方第一人的,果然不是那種隻會打仗不懂政治的人。
朱元璋看了看眾人,說道:“天德的分析很透徹也很全麵,諸位可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眾人都搖搖頭,讓他們補充意見,那不是強人所難嗎。
術業有專攻,讓他們討論打仗問題,他們一個比一個有想法。
可製定國家政策,是真的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了。
陳景恪將一切看在眼裡,心中不禁歎息。
這就是朱元璋團隊的短板,出身是真的限製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
這裡不是歧視出身,而是說係統的教育很重要。
數一數之前大一統王朝的創業團隊,核心班底基本都是世代公卿的權貴構成。
劉邦的團隊裡麵,也有大量出身六國貴族公卿的成員,比如張良就是韓國貴族之後。
劉秀的團隊就更不用提了,就是豪族世家組成的。
晉朝司馬氏、隋唐楊李、宋朝趙家,都是世家大族出身。
他們的團隊核心,也同樣都是高門大戶出身。
這些人家學淵源,從小接受係統培養,對治理國家有著全麵的了解。
新朝建立之後,他們能迅速的製定一套可行的製度。
明朝的開國團隊,那是真正草根出身。
徐達、常遇春、馮勝、傅有德這些人有天賦嗎?
肯定是有的,還都是人中翹楚。
可他們大多都是成年之後,才有機會參加學習。
而且學的還都是行軍打仗方麵的知識,對國家製度方麵屬實無能為力。
文官集團倒是有不少這方麵的人才,比如明初的基本製度就是李善長製定的。
但李善長失之於狹隘,無法正視自己的錯誤。
這種人是無法長期執掌國家的。
更何況,他也隻是讀過書,同樣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官僚教育。
朱元璋將擔子交給了胡惟庸,期望他能做出一番成績。
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從此朱元璋對文官集團徹底失去了信任。
他信任的人沒有這方麵的能力,有這方麵能力的人他不敢相信。
問題就尬住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隻能靠自己。
人不是萬能的,靠朱元璋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一個國家的製度建設的。
其實還有一類人可以依靠,那就是繼承人。
一代人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兩代人三代人去解決。
劉邦留下了很多製度漏洞,文景二帝幫他修補完善了。
劉秀的不足,有明章二帝給他兜底。
李淵有李世民李治接續政策。
就算是宋朝,趙大趙二之後也有真宗仁宗英宗三個帝王,給他們擦屁股。
朱元璋呢?
更讓人無奈的來了,他的繼承人方麵也出了問題。
傾心培養的朱標英年早逝,朱允炆主打一個叛逆。
朱棣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但彆的方麵真不提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