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細節都說明了這一點,他會趴在窗戶上,等著爸爸回來,看到爸爸的身影,他馬上會跑到門後等待,第一時間見到爸爸,撲到爸爸的懷抱裡。
他踩著小凳子接水並小心翼翼端到桌子上,又依偎到爸爸身邊,給爸爸蓋小毯子,同樣的讓人很動容。
約翰說自己了解麥克,可是又不了解,是的,他以為麥克還小,根本不懂什麼生離死彆,可是他錯了,麥克問出了“死亡”的意義。
他或許不那麼懂,但是至少感受到了。
最後父親陪他一起看書,去遊樂園,做很多事,給邁克爾寫了很多信,放在了一個箱子裡。父親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告訴他自己很快就會離開,但又告訴他我會一直都在你身邊,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存在,你可以和我訴說,我聽得到。最後在單身女人家門前邁克爾抬頭看父親,一個眼神,好像訴說了很多不舍,好像在說,爸爸,你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
影片的節奏溫情而緩慢,或許有一部分觀眾會因此而無法靜心觀看這部電影,這是最重大的選擇,卻無法有完美的答案。每一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嘴上說的都是愛,最終考驗的是人性的底色。父親在排除所有不可接受的選項以後,但願經濟和清潔習慣的問題是最小影響的問題。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清醒地和最愛告彆。
默默無聞,說得是愛也是陪伴,是不舍也是勇氣。影片的最後一幕,在理想家庭的門口,現實即將被定格,孩子仰望父親,展露純真笑臉,終於完成了親情的交接。
影片在最後的最後,約翰學著兒子麥克那樣,玩踩線的幼稚的遊戲,可是卻忍不住淚流滿麵,這是電影裡麵,他唯一一次落淚,因為,這個時候,他不需要擔心被兒子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麵,他希望留在兒子的印象裡的父親,雖然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卻永遠都是堅強的!
或許這也是每個父親,都希望的吧!”
因為電影同步被引進國內,再加上這部電影有李易的名頭做前綴,所以,自然而然地在國內吸引了無數的關注。
畢竟,李易在國內的影響力,真不是在好萊塢能比的。
不過,《默默無聞》並不是商業大片,所以,宣發的規模,並沒有那麼誇張。
也同樣的是采取點映的方式。
其實這些年國內的文藝電影市場,也漸漸有了一些起色。
當然,前提是你不要搞太多的雲裡霧裡的東西,觀眾看電影,或許鑒賞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依然還是會喜歡看故事,而不是看那些關於所謂的藝術的東西。
《默默無聞》在國內的小規模點映的效果,比好萊塢還要好。
當然,這也可能和李易一慣的風格,很受他的影迷的喜歡的原因。
他過去的那些催淚電影,培養了一大堆的對這方麵的題材的影片有著特彆的喜好的觀眾。
當然,還要一點,《默默無聞》雖然是外語片,但是講述的卻是全世界大同的父愛。
這會讓觀影者,不存在任何觀影門檻。
《電影周刊》的周清泉這樣寫道:
“《默默無聞》看完這部電影,我腦海裡浮現了那一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我從頭哭到尾的一部電影,眼淚撲簌簌掉落的時候,我才感受到那種切身的疼痛,那種身體發膚讓人無法忍受的疼痛,那種我一個人坐在大屏幕麵前淚流滿麵的疼痛,那種紙張用掉了一整卷但還是很難過的疼痛,而且直到此時此刻回想起來的時候,也依舊是無比地疼痛,眼淚掉落下來的時候,內心深處全部都是悲痛。
然後不禁感歎一句:不愧是你,李易!
當男人拉著小孩子的手走向幼稚園的時候,孩子眼眸之中全都是不舍;當男人接孩子去晚了的時候,孩子生氣地講說“You""ree”;當小孩子看到甲蟲一動不動的時候,父子兩個人開始討論生與死的問題;當男人拉著孩子想要尋找一個寄養家庭的時候,孩子默默地說著“我不想被領養”;“我喜歡我們的家”......
其實孩子都有預感,當我看到甲蟲一動不動的時候,我懷著深深的好奇想要一個完美的結局,我們能夠救活瀕死的甲蟲嗎?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魔法讓我的爸爸不要離開我?我蹲在甲蟲麵前的時候第一次覺得自己這麼無力,所以我丟掉爸爸拿進來的新的睡衣睡褲,丟掉我的小卡車,我可以很聽話很聽話,但是爸爸伱不要離開我好不好,我的生命裡麵隻有你了。
可是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魔法,該離開的人永遠都會離你遠去,他們帶著屬於自己的生命步調,走得越來越遠,把我一個人留在原地。
每一次我看到爸爸的良苦用心的時候,我的內心深處全部都是不舍與難過;爸爸為了讓孩子適應生活,要求孩子一個人入睡,他很想抱一抱孩子,但是他真的害怕自己走了之後孩子會十分懷念他的懷抱,沒有辦法繼續向前走;爸爸為了孩子能夠適應生活不要被嫌棄,要求孩子一個人換洗衣褲,而不是慣著孩子;
爸爸為了孩子能夠不被自己傳染,不要孩子跟自己用同一副碗筷,看著孩子饑餓的眼神,還是克製著自己的種種衝動;爸爸為了孩子能夠一個人堅強獨立,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幫孩子做,但是內心深處又全部都是那個小小的可愛的孩子。
或許同樣的是一名父親,所以我共情了,每次看到這個爸爸的時候,我都在想命運怎麼如此不公平,孩子沒有了父親,還失去了母親,他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但是他們之間的愛意如此濃烈,孩子是如此地讓人心生憐愛。
雖然我是在複盤整個故事,但是我的眼淚卻也刷刷刷地往下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如果爸爸沒有苦衷,得上了癌症,爸爸也不會忍痛離開孩子;如果爸爸沒有苦衷,也不會一點點教會孩子如何穿衣服;如果爸爸沒有苦衷,也不會帶著孩子體驗生命最後的快樂,爸爸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愛與溫暖,全部都想要帶給孩子;可是爸爸能力也有限,他沒有被命運之神眷顧到,他一個人先離開了,失去了生命......所以你看上天多不公平,讓小男孩承受著這樣的痛苦。
可是好在,爸爸為孩子找到了一個特彆溫暖的寄養家庭,讓孩子能夠體會屬於生命本身的溫暖。
其實一切都不偉大,愛在這個世界上才是最偉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