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一下多出了一百二十七個朱姓皇族。其中有都督朱寧、朱安、朱國、朱福。沒錯,大明五軍都督裡除了常風,其餘四位全被正德帝收為了義子。
都指揮使有朱春、朱斌、朱政等十二位。
指揮使、同知、僉事更是不計其數。
最出格的要數千戶王璋,今後要改名朱璋。太祖爺要是泉下有知,孝陵棺材板恐怕都壓不住了。
從正德帝的角度看,他這麼乾是為了鞏固從文官手中搶來的軍權。改變大明以文製武的政治格局。
瞧,明軍的高級武將都姓朱。你們文官以後還管得了他們嘛?
從文官的角度看,正德帝這是典型荒誕不經的昏君所為。
文官們再次搞起了跪諫。參與者多達兩百人。
劉瑾雖然死了,正德帝又找了三個替身。分彆是穀大用、錢寧、江彬。
錢寧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江彬是指揮同知。常風跑到河間躲清閒,錦衣衛成了錢寧、江彬的天下。
錢寧、江彬不含糊。當天就將二百多名跪諫官員統統鎖拿進了詔獄。
楊一清知道正德帝此舉目的是抬高武將地位,不想反對。
但他又身為文官,不能在關鍵時刻不站隊文官。
於是楊一清上了一道奏疏,規勸正德帝另外幾件事。
“陛下如今每月上朝不過一、二次。如何垂訓群臣?”
“又於西苑練兵,鼓炮之聲,震駭京城。”
“皇上不自慎惜,使群臣夙夜不能安也!”
奏疏呈送給正德帝。正德帝勃然大怒:當年劉健、謝遷事事都要管朕。怎麼,你楊一清想當劉健第二?
皇帝龍顏大怒,江彬、錢寧立馬領會。竟將楊一清也抓進了詔獄。
一時間,詔獄再次人滿為患。
江彬、錢寧可不是常風。這二人絲毫不給李東陽、楊廷和麵子。首輔、次輔去錦衣衛,為跪諫官員和楊一清求情,絲毫沒有用。
沒有辦法,李東陽隻能請常風回京,控製局麵。
巴沙講述完一切,感慨道:“唉,咱錦衣衛這回真應了那句話——山中無老虎,猴子當霸王。”
“錢指揮使和江帥爺拿著雞毛當令箭,四處抓人。那威風可真是抖足了!”
“有些官員的家人給他們送銀子,他們立馬放人。”
第(2/3)頁
第(3/3)頁
“更出格的是都察院的一個禦史的小妾。她半夜去了錢指揮使的府邸。第二天清晨方出。然後錢指揮使立馬放了那禦史。”
常風道:“皇上賜了一百二十七人國姓,給他們入宗冊了嘛?”
巴沙道:“帥爺說到點子上了。皇上賜這些義子全部入宗冊。授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中尉等等宗室爵位。”
“宗冊上甚至出現了奉國中衛朱璋.跟太祖名諱就差一個字。”
常風道:“罷了。看來這我這倆月的安逸日子是到頭了。回京!”
三日之後,錦衣衛大堂。
常風急火火的進了大堂。錢寧朝著他拱手:“帥爺,您老回來了。”
常風問:“江彬呢?”
錢寧答:“在豹房隨駕。”
常風道:“你們倆威風啊!我不在京,你們竟讓衛內袍澤抓了兩百多名文官,外帶連吏部尚書楊一清都抓了?”
錢寧拱手:“帥爺,這是皇上的意思。”
常風質問:“皇上的意思?皇上是有口諭還是有明旨讓你們抓人?”
錢寧語塞:“口諭和明旨倒是沒有。但楊一清和那批文官找皇上的麻煩。身為臣子自然要為皇上出氣。”
常風凝視著錢寧:“你和江彬現在的膽子不小啊!皇上沒直接授意,你敢抓兩百多文官外帶吏部天官?”
“還把抓人當成了一門生意。給你倆送錢的,小妾陪著你倆睡覺的,立馬就放人?”
“我現在以中軍都督,掌錦衣衛事的身份命令你,立即放人。”
錢寧“噗通”給常風跪倒:“帥爺海涵。我不能放人。”
常風一愣:“你竟違抗我的命令?”
錢寧給常風磕了個頭:“帥爺,明跟您說了吧。皇上將我和江彬、穀大用當成了劉瑾。皇上不便出麵的事,需我們三人去做。”
“我若像以前一樣,事事惟帥爺之命是從。皇上會毫不猶豫的舍棄我,甚至殺我。”
“這一席話並不是我妄自揣度聖意。而是皇上之前親口對我說的。”
“還請帥爺體諒我的苦衷。”
常風道:“這樣吧,你先找個理由,去趟京郊。人是我放的,與你無關。皇上那邊我自會去解釋。就算追究也是追究我。”
錢寧等得就是常風“與你無關”四個字。
錢寧道:“是。京郊揚威營有軍貪。我去抓軍貪。”
說完錢寧離去。
常風進了詔獄,找到了楊一清。
楊一清戴著大枷,腳上掛著鎖鏈。
常風質問管獄千戶:“誰給你的膽子,虐待當朝天官?”
楊一清笑道:“你彆怪他。嗬,我進詔獄也不是第一次了。戴枷掛鎖我還受得住。”
常風吩咐管獄千戶:“去,給楊部堂去了大枷、鎖鏈。另外把新抓進詔獄的那兩百多名跪諫官員全放了。”
管獄千戶遲疑:“常帥爺,錢指揮使和江帥爺那邊.”
常風怒道:“我問你,錦衣衛裡是我常風大,還是錢寧、江彬大?”
管獄千戶連忙道:“自然是常帥爺大,屬下立即放人。”
常風道:“這還像句人話。滾去辦吧。”
片刻後,楊一清被取下了枷鎖。
常風道:“楊老部堂你受委屈了。錢寧和江彬這倆小子,越來越膽大包天了!竟敢抓你!”
楊一清笑道:“他倆的膽子是皇上給的。你私自放了人,皇上恐怕會怪罪你。”
常風道:“楊老部堂不必擔心。皇上那頭我去說。賜一百多人國姓,還入了宗籍,這事兒太離譜了。官員們這次跪諫還真不是無理取鬨。”
“我自會去勸諫皇上。”
楊一清歎了聲:“唉,皇上太心急了。他想一勞永逸的控製軍權。可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便一直是文官領兵。這製度已經根深蒂固。想改,哪那麼容易啊。”
(本章完)
epz3366.80.
yj.3j8pzxiaohongshu.
kanshuba.h7t.bihe.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