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半個月後,宣府鎮內的一座威嚴府邸前。
府邸的大門上高懸一方匾額,大書“鎮國公府”四個大字。
鎮國公這個爵位,屬於一個最近在大明炙手可熱的人物——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都督太師朱壽。
沒錯,正德帝到達宣府後,自己給自己下旨加封。又加了後軍都督、太師兩個頭銜和鎮國公爵位。
公爵府門口,常風、張永、首輔梁儲,閣員毛紀、蔣冕跪倒在地,等待著正德帝的接見。
楊廷和並未一同來宣府。這些年勸皇帝回京的戲碼他唱了太多次,他累了。這回乾脆留在京城,主持朝廷日常政務。至於皇帝回不回京,老子不管了!由他去吧!
常風麵露擔憂的神色:“張公公,皇上這麼大張旗鼓的來宣府胡鬨。宣府作為拱衛京師的重鎮,有不少韃靼暗樁。”
“我怕此刻小王子已知曉了皇上在宣府。”
張永道:“得想法子把皇上勸回京城。萬一小王子鋌而走險.後果不堪設想。”
不多時,江彬走了出來:“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都督太師鎮國公,召見諸位。”
眾人進得公爵府。
正德帝身穿公爵華服,坐在一張虎皮凳上啃著西瓜。
正值盛夏,天氣熱得很。常風他們在門口跪了許久,已是滿頭大汗,口乾舌燥。
正德帝道:“諸位同僚,坐。宣府的沙地西瓜真甜啊!咱們一同品嘗。”
正德帝spy玩上了癮,竟稱呼常風他們為“諸位同僚”。
老梁儲一聽這話,溫文爾雅了一輩子的他火了:“皇上,請慎禮!這裡隻有君臣,沒有同僚!”
“請皇上立即起鑾駕回京!否則老臣等將在這國公府中跪諫到死!”
正德帝“噗嗤”笑出了聲:“我說梁卿啊,你們文官就這麼喜歡跪諫?從京城一直跪到宣府?”
“你搞清楚,我不是大明皇帝朱厚照,而是鎮國公朱壽。咱們隻是同僚,哪裡有什麼君臣?”
就在此時,正德帝的碎催,火者亞三走了進來。他跪地叩首:“稟鎮國公,皇上賜您的一百五十名豹房美女已抵達宣府。”
這批美女,可能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點的高端空降。
此言一出,常風等人麵麵相覷。
好家夥!連豹房美女都送到宣府來了。皇上這是要常駐宣府?!
正德帝笑道:“好,好!皇上待本國公真是恩重如山啊!”
梁儲道:“皇上,您居於宣府,如何處理政務?”
正德帝微微一笑:“宣府之於正德朝,猶如北平之於遷都前的永樂朝。”
“永樂十九年之前,北平稱‘行在’。太宗爺時常於行在處理政務。而仁宗爺作為監國太子留守應天。應天有六部,北平行在設‘行部’,協助太宗爺處理政務。”
“朕看,不如仿效太宗例。將宣府設為行在。另設‘行部’。內閣及六部各派員至宣府常駐,輔佐朕處理政務。”
正德帝的自稱改回了“朕”。但老臣們絲毫沒感到高興。
梁儲道:“難道皇上有遷都宣府之意嘛?”
正德帝笑嘻嘻的說:“看朕的心情。”
常風苦勸正德帝:“皇上。宣府乃是與韃靼人交戰的最前線!這裡絕非當年的北平!”
“太宗爺之所以敢遷都北平,是因為在永樂十九年之前,他老人家數次禦駕親征,打得蒙人不敢越過長城。”
說到此,常風頓時察覺自己說錯了話。
正德帝一揮手:“嘿!知朕者,常卿也。你是在建議朕效仿太宗,帶領大軍禦駕親征,北伐草原?”
常風連忙道:“臣萬萬沒有那個意思!”
正德帝笑道:“可你剛才的話就是這個意思。”
情急之下,常風竟喊了一聲:“土木堡之變的教訓曆曆在目!”
正德帝不僅不怒,反而笑道:“朕不是英宗爺。張永也不是王振。你常風更不是馬順。至少在正德朝,大明不會出現第二次土木堡大敗。”
常風苦勸正德帝:“請恕臣無禮。皇上您在宣府招搖過市。‘朱壽’便是當今皇上的事,已不算什麼秘密!宣府不是沒有韃靼暗樁!”
“恐怕此時,小王子已知曉您人在宣府!他若舉草原之力來攻打宣府可如何得了?”
正德帝道:“天子守國門乃是祖製!朕坐鎮宣府乃是遵從祖製。”
在大明,祖製已經成為了皇帝和臣子的夜壺。有用的時候便被雙方拿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沒用的時候便被雙方塞進床底下。
梁儲道:“皇上真要一意孤行?老臣請辭!”
第(1/3)頁
第(2/3)頁
正德帝就倆字:“不允。”
毛紀、蔣冕亦拿辭官威脅。
正德帝還是倆字:“不允。”
常風是看著正德帝長大的。了解正德帝的脾性。這廝就是屬驢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這位野驢皇帝有一個原則:凡是臣子不讓朕乾的事,朕偏要乾。
常風心忖:若一味反對皇上巡幸宣府。皇上會鐵了心把宣府當行在,惡心群臣。
不如退一步。等皇上的興致消了,自然會返回京城。
想到此,常風道:“既然皇上要巡幸宣府。至少該調團營主力前來護駕!”
“另外,一旦錦衣衛獲知韃靼人有大規模南侵的跡象,請皇上立即返回京城!”
正德帝笑道:“好吧。就聽常卿的,調團營主力到宣府!”
“張永,朕任命你為保駕副將軍。”
轉頭正德帝又望向了一旁侍立的魏彬:“魏彬,朕任命你為保駕大將軍。你們二人立即返回京師,調團營來主力保駕。”
按照資曆,應該張永為正,魏彬為副。但正德帝反其道而行之。因為相比於有主見的張永,魏彬更順從於他。
此時宣府有尤敬武的兩個營。另外十個營尚在京郊。
宣府到京城隻有三百裡而已。隻要軍令一到,團營主力數日便可趕到。
正德帝下了這道旨意,常風長舒了一口氣。他心中有數,皇上這些年可不光在胡鬨。他一門心思撲在練兵上。十二團營的戰力與弘治朝相比已有了質的飛躍。
隻要精銳團營全部來了宣府,正德帝便出不了岔子。
然而,常風沒高興多久,正德帝立即補充道:“魏彬,朕給伱三個聖旨軍令錦囊。你們回到京城時,打開第一個錦囊。”
“帶兵到達宣府城門時,打開第二個錦囊。”
“到了朕與你約定的日期,打開第三個錦囊。”
《三國誌通俗演義》已經在大明流傳甚廣。正德帝這是在學諸葛亮。
常風心裡“咯噔”一下:調兵來宣府護駕哪有那麼複雜?一道軍令三四天大軍便至。要什麼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