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七十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

第七百七十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2 / 2)

之所以能完成清汰,是當地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都對低效的行政效率無法忍受了。

馳道帶來了商品的快速流轉,也帶來了對效率的需求,來自大明京師的鹽送到了宣府,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從府庫流到民間,一個衙門裡,大都是吃閒飯的,隻有少數累死累活的牛馬,乾著根本乾不完的活兒。

這些牛馬要求增派人手,結果一看名單,人太多了。

清汰,清的就是領俸祿卻不乾活的那些人。

大同府有庫書二十七名,負責府庫出庫入庫,但是乾活的人隻有四名,剩下的全是一年都見不到一次人,這一次全都被清汰了。

朱翊鈞有點不太相信周良寅奏疏裡說的天花亂墜、鮮花錦簇,他讓陳末帶兩個提刑千戶和兩百緹騎前往宣府和大同,遍訪百姓,看看是不是如同周良寅說的那樣,如果真的如奏疏所說那樣,這就是寶貴的維新經驗。

如果周良寅真的在山西搞成,朱翊鈞一定會把周良寅請回朝廷,入吏部成為左侍郎,專門負責行政效率的提升。

“這周巡撫,大抵是用了些不太方便直接寫到奏疏裡的手段。”馮保倒是不懷疑真假,年終審計,大同府和宣府的行政成本快速下降,而且從考成法去看,大同府和宣府的行政效率在快速提升。

朱翊鈞笑著問道:“馮大伴,聽到了什麼傳聞?”

馮保俯首說道:“確實聽到了,這周巡撫在奏疏裡寫的冠冕堂皇,但臣聽到的不是那樣,他就是順著晉黨的名單去清理的,挨了不少晉黨的罵,晉黨在大同、宣府的裙帶,全都鏟了。”

“晉黨的一些言官,也是罵周巡撫,根本不是清汰,而是黨同伐異,是排除異己!說他周良寅也要做王崇古!”

清汰、裁員,很容易就裁到大動脈上,有關係的人,才能渾水摸魚不乾正事,甚至好多年都不點卯一次,沒關係的人隻能拚命的乾,遲到早退就得丟飯碗,清汰裁員,能裁到關係戶上?那隻能裁大動脈。

這也是周良寅在廣靈縣清汰,第一次徹底失敗的原因,那一次弄得灰頭土臉,隻能把清掉的請回來。

但這次周良寅隻打關係戶,看起來更像是黨爭,把那些不聽話的人統統趕走,而不是周良寅說的清汰。

“反正活乾了就是,朕才不管他是怎麼做成的。”朱翊鈞思索了一下,還是決定等緹騎們的探訪。

其實周良寅的清汰,和申時行之前奏疏提到的顧慮是一樣的,萬曆維新在破壞和瓦解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秩序,而這個新秩序裡,大明的政體和行政係統,一定要能承擔變化帶來的所有重擔。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希元這個順天府丞,整天忙的腳打後腦勺,順天府變化實在是太快了,快到王希元都感覺了由衷的陌生。

“王次輔這是要做什麼?他還要興建一萬個官舍?”朱翊鈞看著麵前的奏疏,有些疑惑和不解。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馮保謹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是向好的方麵去理解這個提議。

晉黨在式微,但工黨在走強,而且不是一般的走強,比如現在,西山煤局、永定永升毛呢官廠,要再興建一萬個官舍,之前工黨已經建了一萬個官舍,並且投入使用了,在永定河畔形成了大匠坊。

因為工匠人數增長,已經官舍已經不夠用了。

這兩萬個官舍,就是兩萬戶人家,他們出身多數都是窮民苦力,有了官廠才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因為官廠提供住房、米麵糧油柴等等生活所需品,他們的資材能夠更多的投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之上。

這就是工黨的基本盤。

這還僅僅是毛呢官廠和煤局,如果遍布大明的所有官廠都進行效仿,毫無疑問,不用二十年,工黨就是大明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股龐大力量。

朱翊鈞思考了片刻說道:“官廠造官舍,確實更便宜,那就準了吧,各地官廠要興建,其規模、樣式,都要得到戶部審計的批複,確定有能力興建,不得盲目跟風。”

王崇古之所以要再修一萬個官舍,的確是原來的官舍不夠用了,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下分配,要向下分配三成的利潤,在不搞破壞性漲薪的前提下,就隻能發房子了。

今年的西山煤鐵局的利潤,再次提升,隨著煤窯的逐漸關停,越來越多的工匠投入了煤局之下的煉焦廠、水肥廠和煉鐵廠,水肥今年產能再次提升,但利潤的大頭,還是鐵器。

這次不是鐵鍋,而是京師造的火爐,已經賣到了大江南北。

一個名叫陳奕霖的工匠,把火爐的上層,變成了馬蹄狀的回風結構,這種回風灶能夠讓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燒,至少能夠節省三分之一的燃料,還能減少煤氣不充分燃燒導致的中毒事件。

(馬蹄回風結構)

買不起京師造火爐也沒關係,可在在家裡砌土灶,砌成這個結構,也能增加燃燒效率,本身就是個增加進氣量的結構。

大明存在很多的築爐匠,就是專門給各種人家砌築爐膛,爐子砌的好壞,全看築爐匠的手藝,西山煤局找了近百個匠人,教他們如何築這種馬蹄回風爐。

“陛下,王次輔是工黨的第一任黨魁,他必須要趁著自己活著的時候,為大明做點什麼,這樣一來,王次輔就不會是工黨的最大弱點了。”馮保再次表明了王崇古兼濟天下的動機。

工黨的最大弱點,是王崇古這個人,他現在在位,權勢滔天,等他走後,要突破工黨,王崇古這個人,無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隻要把王崇古徹底打倒,那工黨就會分崩離析,各個擊破就非常簡單容易了。

朱翊鈞認可了王崇古大建官舍的想法,畢竟衣食住行,對於百姓而言,每一個都很重要。

“你去把大司徒和少司徒叫來,他們這本奏疏,朕有點疑惑。”朱翊鈞手裡拿著一本奏疏,他有點拿不準。

臘月二十五,大明官署、官廠,已經過年休沐了,放假從二十四日到正月初六,等到正月十五,會再放假到正月二十過上元節。

民間放假則是從二十四日直接放到正月二十日,但這些年,一些民坊,已經開始初六上工。

內閣還在坐班,一直到大年三十。

王國光和張雪顏坐著小火車來到了通和宮禦書房門前,在小黃門通稟之後,二位司徒走進了禦書房內。

“明年起,大明的貨物可以用黃金購買,這是為何呢?之前申時行就說,大明的鈔法是複本位,也就是銅銀本位,這就已經非常複雜了,還要加入黃金,豈不是更加複雜?”朱翊鈞疑惑的問道。

戶部的奏疏,請準明年起,大明接受貴金屬黃金交易,而不再是單純的隻接受白銀。

這複本位真就成了三本位了,更加麻煩多變,戶部之前對黃金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但看起來戶部改變了主意。

“陛下,這其實是為了發大明寶鈔,這些黃金是不直接兌現的,黃金收繳到國帑內帑之後,就儲備下來,為大明寶鈔背書。”王國光解釋了戶部改變主意的原因,為了大明寶鈔。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這個不兌現的黃金,如何為大明寶鈔背書呢?”

“信心。”張學顏言簡意賅的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隻要發紙鈔,哪怕是單純的銀本位,也會不可避免的超發,大明朝廷也不能一兩銀子就發一貫鈔,既然一定會超發,那紙鈔,最核心的關鍵,其實不是本位,而是信心,本位其實也是這個作用。

而黃金也是支撐信心的一種方式。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

張學顏往前坐了坐身子說道:“陛下,國帑內帑存了一千萬兩黃金,就現價而言,那就是一億六千銀,最少能發五億貫的寶鈔,如果大明人都相信國帑內帑有一千萬兩黃金,那這五億貫寶鈔,就是真真切切的錢。”

“你說的朕明白了,不就是騙嗎?”朱翊鈞搖頭說道:“朕的內帑裡一共就九十三萬兩黃金,也沒動過。”

“隔一段時間打些金幣賞賜給宗室、功臣,大家都會相信。”張學顏奏聞了這個騙的細節,不時拿出一些來賞賜,讓人們相信真的有這麼多的黃金。

朱翊鈞笑著搖頭說道:“少司徒啊,你怎麼不說,朕用黃金打點台表,或者乾脆打個黃金靴子,來讓人們相信呢?”

王國光眼前一亮說道:“陛下這個法子好啊!”

“對,就做點貴重的,沒什麼實際用處的金器,多些溢價標價,放在皇莊裡,隻要路過皇莊的人看到了金器,就都知道陛下財大氣粗!最好幾個市舶司的會同館驛,也可以放開用白銀購買黃金,隻要在會同館驛能買得到,那就足以讓人相信了。”

王國光是真的佩服陛下的生意頭腦,這一下子就把如何讓人相信,講好黃金故事的關鍵給點了出來!

讓人相信就要觸手可及,隻要幾個會同館驛能買到黃金,那就沒人會質疑國帑內帑有多少黃金了。

“額,大司徒,有沒有可能,朕在講反話,不同意鈔法?”朱翊鈞一攤手,有些無奈的說道,這戶部大抵是瘋了,失去鑄幣權的戶部,隻能發一點海外通行寶鈔,維持一下戶部的顏麵。

“陛下,錢荒了。”王國光歎了口氣說道:“大明對白銀的需求增長,大於白銀流入增長,赤銅因為銅祥鎮的緣故,勉強持平。”

“又荒了?”朱翊鈞驚訝的說道,朱翊鈞把三千萬兩白銀撒到了開隴馳道上,這才多久,就又不夠用了。

“陛下,去年這個時候,戶部預計,今年米麵糧油煤的價格,會上升一點,大約能漲個3%到5%,但今年價格不僅沒漲,油的價格還降了點,這是因為這幾年,海外的棕櫚油從兩萬桶,增加到了三萬桶。”王國光無奈的說道。

一大桶是一千七百斤,一萬桶的增量就是1700萬斤,光是去年一年,就增加了四千桶。

“這樣啊,那明年起,就收黃金吧。”朱翊鈞認可了戶部的意見,同意了收蓄黃金的做法,大明現在的物價穩定,是因為白銀和赤銅在大量流入,一旦斷流,就會出現物價暴跌的可能。

物價暴跌,對於不行鈔法的大明而言,就是大雪崩。

這意味著所有人的財富都在縮水,手工作坊所有的存貨,賣就是賠,而且生產會停滯,大明手工作坊會破產,還關係到了脫產工匠們的生計,一旦有這種趨勢,即便是發行大明寶鈔,也要阻止這種雪崩。

不發展就不能分配增量,不發展還要退,那就得分配存量了。


最新小说: 傅總彆跪了,夫人直播閃婚了 我在日本獨自修行 李雲龍亮劍北宋 風靈月影,從我的世界開始 男科誤診,我竟嫁給了京圈太子爺 七零下鄉前,我用空間搬空仇家 玄幻:病太子召喚諸天,暴壓天下 殉葬三年,棄女歸來殺穿侯府 踹掉渣男世子,本宮轉嫁他死對頭 無敵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