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朝構建的四梁八柱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朝構建的四梁八柱

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朝構建的四梁八柱(2 / 2)

“印加文明已經滅亡。”

文明消散的速度,比劉吉想象的要快得多,印加古國已經存在了近千年,但短短幾十年後,後代已經逐漸忘記,文字語言曆史,過去的一切都變得古老,且不為人知。

劉吉作為番都指揮,帶領船隊的時間越久,就越發堅定的開海。

“愛卿所言極是。”朱翊鈞露出了一個很燦爛的笑容,示意劉吉稍安勿躁,不必如此的焦躁不安,大明會亡,中國不會亡。

朱翊鈞之所以露出如此的笑容,是因為他終於可以完全確定,萬曆維新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任何一種新政,都會對舊時代的既得利益者,產生利益上的衝擊,也一定會產生新的肉食者,這非常符合矛盾說的矛盾激化過程。

萬曆維新最危險的時間,就是在萬曆十年到萬曆十五年這五年時間裡。

無法完成蛻變,舊既得利益者獲勝,就會對新政徹底反攻倒算,最終錯失最後挽天傾的天時地利人和。

在萬曆維新的初期,所有人都已經受夠了這個混亂、衰弱、無法正常履行職責的國朝,失序的世界總是讓人窒息,即便是貪官汙吏,也感覺到了困難。

那時,維新可以獲得廣泛共識,就連晉黨當初的黨魁楊博,都部分同意張居正新政,甚至推動了考成法的施行。

但是隨著新政的推行,既得利益者發現自己利益受損,就會開始阻撓新政,從宏觀上看,這種阻撓的情緒,是會隨著時間,逐漸遞增。

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角力的狀態,新舊利益衝突變得劇烈而且頻繁。

在舊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情緒達到頂峰時,就變得危險起來。

因為新的肉食者,獲得了足夠的經濟利益,但仍然不穩定,也無法獲得足夠的政治站位,權力在老財主手裡掌控,新興資產階級無法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

連保護自己都很困難,更彆提為新政提供助力了。

萬曆十年開始到萬曆十五年,就是新政最最危險的時候,主持新政的皇帝、元輔、大臣們,需要麵對舊的既得利益者的最強反撲,而新興資產階級還不足以形成新政的強而有力的支撐。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怨氣,這也是林輔成那個不忠不孝之徒,說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的階段,林輔成不死,是因為他講的對。

朱翊鈞在這個最危險的時刻,沒有躲在通和宮裡,而是南巡,勇敢的站在了矛盾的最前麵,吸引了所有的火力,甚至爆發了刺殺皇帝的鬨劇。

現在,已經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劉吉就是代表,他作為番都指揮,已經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對開海有了自己的理解。

開海搶的不僅僅是白銀,地盤,本質上,搶的是生存權。

你有我無,我就會陷入極度危險之中,不僅僅是對天花的免疫能力,火器、堅船利炮、更高產量的農作物、更精密的機械、更高深的理論研究等等,都是你有我無的巨大危險。

“禮部,為劉愛卿講講禮部的明館製,看看有沒有可行性。”朱翊鈞笑著說起了下一個話題,明館,這是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開海新政,需要慎重對待。

禮部其實早就跟劉吉簡單溝通了,不過現在是過會,當著陛下的麵兒,把該有的風險說清楚,講明白。

“最大的風險,就是明館人員的安全問題了。”劉吉對明館製度高度認同。

大明皇帝斬首麥利那國國王拉朗博,籌劃建立吉福總督府,目的就是為了宣威海外,屬於是立威的舉動,也是借拉朗博人頭一用,告訴所有外派明館人員,他們若是犧牲,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理,而是會竭儘所能的報複。

階級認同往往大於族群認同,但朱翊鈞隻做大明皇帝。

“朕會為他們處理好身前身後事。”朱翊鈞十分肯定的說道,明館館主馬牌上的那四句話,就是朱翊鈞的承諾,至於後人如何,他也管不著,但隻要他活著,說過的話,就一定算話。

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從不食言朱翊鈞,在大明擁有極為廣泛且良好的信譽,其信譽之堅定,甚至能給大明朝廷增加信譽,來發行寶鈔,人們相信,大明皇帝會處置那些為非作歹的歹人,保證最基本的公平和發鈔原則。

“臣以為或許可以給明館配點火器。”劉吉委婉的表示,火器作為碳基生物冷靜器,誰敢冒犯,問問手裡的火銃答應不答應再說!

足夠的火器,能給明館提供更多的安全。

的確,朝廷隻給客兵十人的名額,但館主可以自行招募,可以從大明獲得武器用於出海,尤其是火藥的提供,都能提供物理上的安全。

“燧發槍、虎蹲炮、九斤火炮等火器,五桅過洋船、三桅夾板艦、水翼帆船、戰座船等,準許以明館的名義,購買一定的數量,劉愛卿以為如何?”朱翊鈞思索了一下,給出了一個火器清單。

“是不是給的太多了…”劉吉大驚失色的說道:“陛下,九斤火炮和五桅過洋船,還是禁售的好,水翼帆船和虎蹲炮更重要。”

太激進了!

劉吉給明館要待遇,本來就是想著燧發槍和虎蹲炮,頂天就水翼帆船和戰座船這些民間禁售軍備,結果陛下打開了武庫的大門,隨便拿,除了快速帆船和十六斤、三十六斤艦炮不賣之外,其他都賣。

朱翊鈞思索了下說道:“那葡王安東尼奧都能購買五桅過洋船,明館不準購買,豈不是成了寧與友邦,不給家奴了?先生以為呢?”

朱翊鈞詢問張居正,給的真的夠多嗎?就給一份委任狀,就讓大明人出生入死,有些不太現實。

“陛下英明,臣以為可以低息借貸支持明館。”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現在主要職責是歌功頌德,明館製度做的買賣就是取而代之,不給武器,拿什麼取而代之呢?

不僅僅要開放火器購買的權限,還要提供更多的低息貸款,明館隸屬於大明朝廷,但是高度獨立和自治,真金白銀的砸下去,比承諾更加直接。

“先生所言有理,禮部知道,擬定個章程出來。”朱翊鈞認真思索同意了張居正的建議。

劉吉有點迷茫,他看了一圈,文華殿廷臣,居然無一反對,劉吉以為自己是激進派,到了文華殿才知道,他是保守派!

連低息借款這種招數都拿出來了,這等同於半買半送,給開拓勳爵更多的資金支持。

如果這些明館借了錢就跑,也不還款,大明皇帝要追債,恐怕會有些困難,而且明館非常危險,一旦覆滅,恐怕真的是收不回來了。

但仔細想想,明館生存的根基,其實還是大明強盛,欠錢不還,得不償失,有陛下的支持,明館想要徹底滅亡,那也有些困難。

“那麼明館製度就這樣暫且敲定下來,一邊推行,一邊看效果進行調整便是。”朱翊鈞做出了最終的決策。

劉吉坐在文華殿內,他要參加這一次廷議,隻是廷議的內容和他沒有太多的關係,他沒有發言,而是坐在一旁,認真的思索著大明皇帝的決策,

大明皇帝的種種表現,都非常怪異。

每個帝國都在不斷的重複並且強調,自己和世界其他帝國的不同,它的使命不是掠奪,不是控製,是仁愛、是寬容,古今中外,莫過如此。

大明以前也是這樣,比如不征之國和柔遠人的基本外交政策。

但當今聖上是個怪胎,陛下不遺餘力,反反複複的強調著一個基本理念,大明優先。

這給陛下帶來了一些殘暴的壞名聲,更古怪的是,這些壞名聲絲毫沒有影響到陛下得到廣泛擁戴。

這種現象非常矛盾,劉吉思索了許久,最終得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帝國的百姓並不認可仁愛、寬容、厚往薄來柔遠人這些理念,哪怕是讀書人將它包裝的天衣無縫、完美無瑕,帝國的百姓也不會認可。

在萬曆開海這十五年沉沉浮浮中,劉吉遇到過一些夷人詢問:大明批評泰西殖民者的暴行,但似乎,大明也是以一個殖民者的姿態出現在海洋上,這和泰西殖民者有何不同?

答案非常清晰,如果大明仍然堅持仁愛、寬容、厚往薄來柔遠人、無償贈與,這是對大明百姓的一種朘剝和掠奪,是對大明百姓的一種暴政。

想要獲得大明皇帝的支持,番邦夷人,就需要拿出真金白銀、利益來,比如陛下最喜歡的種子,當然如果是礦產那就更好了。

安東尼奧都拿出來了,獲得了陛下的支持。

帝國的百姓可能想的沒有那麼深入,但百姓一定清楚,帝國的財富屬於帝國全體,而不屬於番邦夷人。

“公私論的第二卷,已經校對了,陛下,真的要刊發嗎?”張居正略顯焦慮的聲音,打斷了劉吉的沉思,廷議從來不是順風順水,顯然又有了爭議。

張居正寫出了公私論的第二卷,已經問世十四年的公私論,再次更新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先生早些年可是以激進變法,引得朝臣們連章彈劾,現在先生變得越發謹慎了。”

“有些大逆不道了。”張居正歎了口氣,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寫階級論,寫公私論也能和大逆不道掛鉤。

公私論第一卷討論的是公私的概念,第二卷討論的是皇圖霸業和鬥升小民的相關性。

大抵而言,讓大明再次偉大的總路線,和鬥升小民今天能不能吃到雞蛋的關係。

“這哪裡大逆不道了,朕給公私論第二卷批注了。”朱翊鈞十分肯定的說道:“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神田真一雖然進了解刳院,但他那句話說得很好,天下終究是天下人之天下。”


最新小说: 白鹿行西州 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白月光爆改玄學大佬,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重生之敦肅皇貴妃 修仙:但不是遊戲 逆侯傳 我有一座山 奮鬥九零:複員老兵擺攤養家 幕後嘉賓 逆天青梅:邪王的千麵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