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

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2 / 2)

最後整個南山山城被大明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

“戚帥!急報!漢城、楊平、驪州,一共十三個火藥庫被倭寇的細作襲擾,損失了超過十五萬斤火藥!”一個墩台遠侯,急匆匆的衝進了天子山萬福塔大營中軍大帳,奏聞了一條急報!

本來慶祝忠州大捷的將帥,聞之無不麵色巨變!

這得虧是打的快!

否則,正在酣戰之際,傳來如此噩耗,士氣會如何?戰場的格局會走向什麼方向,尚未可知。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大明軍這次傾儘全力,連陷陣營都出動了,以忠州的地形而言,對守軍實在是太有利了。

如果不能快速攻破,大明軍就隻能縮回驪州,再從長計議。

“幸好,現在倭寇是大潰敗,無法組織反擊。”陳大成心有餘悸的說道。

戚繼光看著眾人笑著說道:“沒事,損失不算嚴重,前線還有四萬斤的火藥,後方還有十一萬斤火藥,即便是固守,也能等到後勤補給。”

戚繼光、陳璘,陸海軍主帥,都非常清楚,蓬萊黃氏從來都不隻是一個皇帝出宮遊玩的幌子,蓬萊放著三十萬斤火藥,隻要有需要,三五天之內,就可以補充到漢城來。

而且,打完了忠州城,前線大軍依舊有四萬斤火藥,省著點用,能霍霍幾個月的時間了。

大明軍探索全火器作戰,不是離了火藥就不能作戰了,相反離開了火藥,大明軍依舊對倭國是碾壓的態勢。

當然,大明軍的火藥,一直是過飽和的。

戚繼光很重視後勤,即便是倭寇醞釀已久的突襲,並沒有造成致命傷。

“恐是內外勾結所致。”李如鬆麵色凝重的說道:“火藥庫的防備素來森嚴,倭寇彆說炸了,他找都找不到。”

“火藥庫的位置是如何泄露的?防備森嚴的火藥庫,是如何被人混進去的?這些都需要仔細調查。”

大明軍高度依賴火器,自然對火藥的防護十分周密,這事兒要是沒有內鬼的勾結,絕對不可能做成。

“交給淩總督就是。”戚繼光麵色凝重的說道:“我們要進行內部審查,正好趁著進攻的間隙,找一找是不是存在內鬼。”

感情上,戚繼光不能接受大明軍出現了叛徒,但領兵作戰,要將一切隱患排除。

淩雲翼非常生氣,後果非常嚴重,在短短五天的時間裡,淩雲翼派遣了自己手下客兵、帶著遼東軍一萬人,抓捕了五萬多人,嚴加審訊,但凡是能夠接觸到火藥的人,連年過七旬的老人都不放過。

挨個過關!

淩雲翼之所以發這麼大的火兒,不是心疼那點火藥。

陛下有的是火藥,十三處被炸毀,十五萬斤火藥放了煙花,不可怕,淩雲翼怕是隨軍的商賈、驛傳,他們泄露的消息。

這代表著大明內部出了問題,真的搞出了不可接受的亂子和損失,建議絞肉機戰法的淩雲翼,就有了不可推卸的罪責。

但調查的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之外,是朝鮮人乾的。

確切地說,是朝鮮文武兩班的漏網之魚,夥同倭寇組織了這次行動。

一應案犯人犯,全都送到了大明京師,包括了十七名漢人在內,這十七名漢人,全部來自遼東,他們是被波及此案之中的嫌疑犯,他們參與到了其中,但跟這件事隻有一點瓜葛。

距離忠州大捷過去了近月餘的時間,來自鬆江府的神仙酒力拔頭籌,獲得了天下第一酒的美名,六月十七日這天,朱翊鈞收到了來自朝鮮的捷報,忠州大捷和一堆的案卷。

鄭和當年在錫蘭抓了錫蘭國王,也是把錫蘭國王父子,帶回大明,防止皇帝以為他鄭和胡作非為。

把重大案件交給朝廷來審理,可以避免無窮無儘的麻煩,尤其是言官那張嘴。

“按照奏疏而言,這十七名遼東軍兵,也僅僅是跟這些文武兩班餘孽認識而已,這也要抓?”朱翊鈞看完了奏疏,麵色凝重的問道:“緹帥,審過了嗎?”

趙夢佑俯首說道:“審過了,確實僅僅是認識的關係,沒有任何銀錢的來往,三人負責招募力役,運送糧草,這力役招募,這些文武兩班的餘孽有些人脈,能幫上忙。”

“實在是沒想到他們如此膽大妄為。”

北鎮撫司審理出了一份新的卷宗,這十七名遼東軍兵,連小時候偷看女澡堂這種事都交代了,沒有收受賄賂,不存在任何主觀故意,是為了完成力役招募。

“十七名遼東軍兵或多或少有點貪腐,最多的貪了近二百兩銀子的財貨,但都跟火藥無關。”趙夢佑告訴了皇帝,這十七名軍兵,也不是很乾淨,仗著自己遼東軍的身份,在朝鮮,拿了不少的銀子。

但不該拿的沒拿,比如火藥運輸這種大事。

“有人命官司嗎?”朱翊鈞詢問道。

趙夢佑搖頭回答:“有十二人有首級功,最多的一個軍兵斬了七名倭國,沒有草菅人命的案子。”

朱翊鈞將所有的案卷看完,笑著說道:“那就放了吧,也彆回遼東了,寧遠侯的脾氣可不好,丟了這麼大的人,怕是要殺了他們,送呂宋,給國姓爺當總督府牙兵吧。”

“緹帥,你說,這次火藥焚毀,就真的沒有大明勢要豪右參與嗎?”

趙夢佑思索了片刻,還是搖頭說道:“目前所有證據和口供表明,沒有大明勢要豪右參與其中。”

“陛下,東南戰火綿延千裡,二十餘年,造成的傷痛,可不僅僅是東南沿海,還有北方。”

“當時朝廷不得不分出人力物力,在東南平倭,導致西北和俺答汗的衝突裡,隻能防守,不能進攻,某種程度上,俺答汗帶領的北虜和倭寇,形成了對大明的南北夾擊,讓大明應接不暇。”

趙夢佑四十多歲了,陛下不是過來人,但趙夢佑親身經曆過,他知道,那時候,大明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一副要完的頹廢景象。

那時候,已經是人心啟疑了。

哪怕是再忠誠的臣子,心裡也會犯嘀咕,大明國祚是不是已經到頭了?

這也是張居正能夠發動萬曆維新的主要原因,大明真的太糟糕了,糟糕到大家都認同變法,來讓秩序繼續延續。

大明萬曆維新,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舊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們,他們本身都是老財,在萬曆維新中,獲得了更多的財富。

新興資產階級裡,有七成本身就是勢要豪右,比如鬆江府孫克弘一家,那都是傳了千年的世家。

這些傳了幾百年幾千年的世家,哪有那麼容易就滅亡?

他們見風使舵的本事極強,適應能力極強,大明風向變了,聞著味兒就去發財了。

“陛下,先生到了。”一個小黃門走進進來奏聞。

“宣。”

張居正也是為了這十五萬斤火藥焚毀案來的,從結果上來看,大明等同於額外損失了十五萬斤火藥,奪下了地形對倭寇極為有利的忠州地界。

張居正來之前就已經把這些案卷看完了,他麵色鄭重的說道:“臣以為,這件事和勢要豪右沒有多少瓜葛。”

“真的要點,打斷萬曆維新的進程,那也是點天津塘沽港的火藥,那邊現在還有一百三十萬斤的火藥,把前線那點火藥炸了,沒什麼用。”

“更像是朝鮮舊廷餘孽和倭寇聯手,為了逼退大明軍進攻忠州,鋌而走險和殊死抵抗。”

張居正覺得,陛下料敵從寬這種謹慎的態度是極好的。

但陛下這料敵從寬,有點太寬了。

“這些文武兩班、倭寇等案犯,送解刳院做標本吧。”朱翊鈞給了處置結果,如果後續調查,沒有新的決定性證據出現,三次複奏後,這些人,結局已定。

“倒是這次的朝鮮義軍的表現,讓朕刮目相看。”朱翊鈞拿起了戚繼光的捷報,這次忠州大捷的主力,不是大明軍,而是朝鮮義軍。

朝鮮義軍總計陣亡了四千五百人,隻有兩萬四千人的義軍,在陣亡4500之數的情況下,依舊沒有潰散,反而一鼓作氣拿下了忠州。

而大明軍一共陣亡了七人,陷陣先登六人,京營銳卒一人。

“勇氣可嘉。”朱翊鈞給這一批義軍朱批了四個字,褒獎他們作戰的英勇,他們或許隻是為了自己作戰,但朱翊鈞作為皇帝,還是要褒獎和恩賞。

“在李昖手裡,三十天就能把整個朝鮮丟了的朝鮮軍,在李舜臣手裡,能夠虎口拔牙,陛下,戰後,李舜臣還有他率領的這些義軍,不能留在朝鮮,把他送倭國滅倭就是。”張居正提醒皇帝,小心朝鮮凝聚出新的核心。

大明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終給李舜臣做了嫁衣,那大明皇帝豈不是做了賠本的買賣?怎麼跟大明內部交代?

“朕記下了。”朱翊鈞點頭答應了下來。

“讓京堂勢要豪右納捐興辦師範學堂之事,辦的如何了?”朱翊鈞說起了化緣的事兒,朝廷沒錢了,皇帝都想舉債發展了,勢要豪右卻不為皇帝陛下分憂解難,這是不忠!

張居正俯首說道:“沒有人抗捐,上次潞王殿下把人折騰的心有餘悸,這次每家認捐五千銀,真的不算多了。”

皇帝做事很講道理,潞王做事蠻不講理,他上次讓西土城豪奢戶每家認捐五萬銀,不給就破門,把豪奢戶給折騰怕了,相比較之下,皇帝最多隻要五千銀,還給立塊碑表彰其功業。

五千銀真的換不來一塊青史留名的碑文。

大明在,中國在,京師師範大學堂就在,碑文就在,校誌就在,這些豪奢戶生生世世都會被記得,甚至可能會被立個雕像,真的不算貴了。

有些人扼腕痛惜,在陛下眼裡他們家太窮了,隻給一千銀的認捐份額,立碑排名都隻能排在後麵。

一旦涉及到了打榜這種事,勢要豪右也很難冷靜下來,而且還是這種立碑立名的榜。

張居正麵色古怪的說道:“西土城豪奢戶姚家,希望能把這師範大學堂的二百萬銀全都認下來,不求彆的,隻求留名。”

事情的發展出乎了張居正的意料之外。

王崇古有條崇古馳道,那個皇帝親筆寫的碑文,比他們家祖宗牌位還要重要!年年先去碑文處上香。

姚家的意思也很明確: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

“王希元不肯收,最後隻拿了二十萬銀,承諾師範大學堂裡,有座樓可以叫姚興樓,姚家人樂的放了鞭炮,擺了三天的流水席。”張居正補充了細節。

二十萬銀,買得到文脈的香火情,這些個大家族,能千年不斷絕,絕對不蠢,就是壞罷了。


最新小说: 焚天灼世錄 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 從將夜魔宗開始 從喬峰重生宋青書開始 長生,從遊曆說書開始 仙師,我太想進步了 權力巔峰:從一等功開始平步青雲 武道真君,從捕蛇人開始 億萬盛寵,閃婚老公超給力! 抄家流放?搬空京城的我純屬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