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八百二十三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

第八百二十三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2 / 2)

山西巡撫周良寅,作為今年入朝覲見的外官,在大年三十這天,匆匆趕回了京師,不是他沒有恭順之心,故意遲到,實在是突如其來的大雪,道路受阻,嘉峪關的馳道因為結冰,耽誤了時日。

周良寅在會同館驛沐浴更衣後,立刻前往了通和宮麵聖,已經耽誤了丹墀問政,再年後覲見,那就是不恭順了。

大年三十仍然是年前,年前覲見,還是為陛下賀歲。

“臣周良寅拜見陛下,陛下萬歲金安,臣姍姍來遲,還望陛下恕罪。”周良寅進了禦書房,立刻行大禮覲見,他來的有些匆忙,呼吸都有些急促。

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

周良寅還是有些怕,當年他一道奏疏,既得罪了戚帥,又得罪了寧遠侯李成梁,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言官了。

他也是在大寧衛、在侯於趙屁股後麵種了十年的地,才有了來之不易的改過自新的機會。

能換個活法的機會,一生能有一次,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

“何罪之有,免禮免禮。”朱翊鈞手虛引說道:“快坐,張大伴,拿個湯婆子來讓周愛卿暖暖手,這天寒地凍的,手凍的通紅,再上杯好茶來。”

“是。”張宏見人下菜碟,這是愛卿,那就是上好的貢茶,若是陛下不喜歡的臣子,連杯馬尿都不給他端。

朱翊鈞側著身子說道:“侯於趙在京師,他年後要去浙江做巡撫,日後都是同僚,也多走動下。”

“不要招惹寧遠侯,他現在還生你的氣呢,那趙南星胡說八道,剛被揍了,你讓侯於趙為你美言幾句,當初的梁子也就過去了,寧遠侯是個大度的人,不會過分斤斤計較。”

“這老話說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結嘛。”

趙南星和周良寅乾的事兒幾乎一模一樣,前線拚命打仗,後麵搖唇鼓舌生是非,周良寅當年被流放,是因為他是官,而趙南星隻是民,處置的方式就有不同。

有些梁子皇帝不發話,一輩子都無法和解。

“臣遵旨。”周良寅認真的琢磨了下這段話。

陛下對他在山西巡撫的工作是非常滿意的,要不然也沒好茶了;

陛下讓他和侯於趙走動,那意思他也可以進步,日後就是同僚;

陛下讓他去找侯於趙美言,這和事佬壓根不是侯於趙而是陛下;

周良寅原來是晉黨,也是賤儒,他不是侯於趙,他對人情世故非常懂,正因為他懂,他很清楚,陛下更看重忠君體國的侯於趙,而不是迷途知返的周良寅。

侯於趙真的出了事兒,陛下一定會力保,周良寅捅了什麼簍子,隻能自己兜著了。

“謝陛下隆恩。”周良寅再拜,戚帥為人是真的大度,而且刀刃不喜歡向內,不會對他怎樣,但是李成梁就說不準了。

“你在山西清汰做得很好,朕聽梁夢龍說,你這明年就可以把山西清汰冗員的事兒做完了,朕不明白,你是如何做到的。”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起了正事兒。

大明衙門冗員嚴重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頑疾。

這要剜掉爛瘡,哪有那麼容易,朱翊鈞覺得做不到,就跟人自己砍掉自己手腳一樣的難。

而且確實很難,廣靈縣也是剜了兩次才剜掉,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周良寅居然又挖掉大同府、太原府等地方的爛肉。

這是山西最難的兩個地方,剜掉了這兩個地方,剩下的就簡單多了。

“正如言官說的那樣,臣在排除異己。”周良寅有些謹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晉黨和裙帶關係的人和衙門裡吃閒飯不乾活的人,高度重合,言官說的也事實。

周良寅先認錯,確認言官指控為真,他是外官,在大同府,不在京師,京師這些言官,三人成虎,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擺出一種低姿態來,就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身份上。

這就把自己塑造成了弱勢一方,達到一種‘我周良寅儘忠職守,我就是不明白,都是乾著朝廷的事,怎麼誰乾的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的效果。

周良寅看得出來皇帝對他很滿意,所以不陳情不辯白直接認罪,也是一種自保的手段。

侯於趙根本就不會這些,但侯於趙忠君體國。

朱翊鈞搖頭說道:“僅僅是排除異己很難做到,畢竟衙門裡,吃閒飯的不全都是當初的晉黨,這些個言官們,要是能做到,朕也讓他們排除異己。”

有人走,就有人來,黨同伐異,根本無法清汰,甚至會弄到為鬥而鬥,朱翊鈞對言官的彈劾,並不認可。

排除異己就能清汰,要是有這種美事,兩宋就不至於三冗兩積了,論黨錮,曆朝曆代,哪有兩宋鬨得凶?

“其實也挺簡單的,清汰的時候,先把乾活的人先清汰掉,衙門的活兒沒人乾了,等到所有人都受不了了,然後把之前清掉的人,組建一個新的衙門口就行了。”周良寅說起了自己清汰的辦法,他想了想補充道:“視死如歸,留下遺書,就容易了。”

“臣不過是仰賴皇恩浩蕩。”

周良寅的話已經非常直接了,他其實就是在賭命,這是最大的前提。

周良寅把自己的命作為賭注,押到了牌桌上,贏了,他就是忠君體國,但是輸了,他死了,作為巡撫,作為封疆大吏,陛下怎麼可能不追查下去?

他輸了,不肯聽命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和他們的喉舌、利益代表們,也得一起死,清汰還可以成功。

這就是周良寅敢賭的原因,他可能會輸,但對手一定會死,給周良寅這種底氣的是陛下。

皇爺什麼性格,舉世皆知,要是肯體麵,大家都能體麵,不肯體麵,那這日子,誰都彆過了!

當陛下真的打算好了,拉著京營再打一遍天下的時候,下麵做事兒的人,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這是政治擔當。

有魄力、有想要進步的決心、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但具體問題,還要講具體的辦法,說起來簡單,其實事情還是很複雜的,清汰分三步走。

把在衙門坐班的吏員,全部查清楚後,把坐班的吏員全都清掉;清掉的吏員再聘到新的衙門,新舊並行;等到新衙門轉的動了,原來的舊衙門直接全部清除。

移花接木之術。

周良寅沒有隱瞞,等同於把廣靈縣的事兒,在大同府、太原府又來了一次。

把那些乾活的吏員全部清汰後,兩地的衙門直接陷入了癱瘓之中,有些賦閒在家,甚至是死了多年,其家人仍在領祿米的人,根本無法履行職責。

可是地方官員擴招需要巡撫的核準,招人不讓招,乾活的被清汰,屍位素餐者無法履行職責,這些衙門隻好偷偷的組建了新的衙門,把之前清汰的吏員,偷偷找了回來,為了堅決執行巡撫下達的指示,為了不被巡撫發現異常,隻能偷偷地來。

巡撫周良寅非常‘偶然’的發現,做事的人居然還在坐班,鄭重考慮、痛定思痛後,撤銷了清汰的命令。

到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在破窗,經過此事之後,大家都恍然發現,原來衙門不需要那麼多的書吏、那麼多的雜官、那麼多的衙役,就能維持運作,而且更加高效。

這是為了形成共識,也是為了下一步的欲擒故縱。

對於勢要豪右和他們的爪牙們而言,反抗是有效果的,巡撫他也不能坐視衙門失效癱瘓,這冗員問題,會立刻惡劣起來。

欲擒故縱,這個縱字,就是讓其瘋狂的一步。

巡撫的權威被挑戰,巡撫無法管理冗員問題,反正也是公門的錢,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冗官冗員快速惡化了起來,最終連太原和大同府本地的勢要豪右都受不了了,清汰再次精準的切了下去。

畢竟已經經過了第一輪的篩選,衙門到底需要誰,已經一目了然。

“周愛卿辛苦了。”朱翊鈞樂嗬嗬的說道:“你從通和宮離開後,記得再拜訪下王次輔和王家屏王侍郎,都是貴人,哪怕是不請托辦事,也不好得罪。”

周良寅原來是個晉人也是晉黨不過是個棄子,晉黨的匾額都被摘掉了,換成了工黨,周良寅這個棄子,和王崇古、王家屏微不足道的晉黨聯係,也就斷了。

晉黨已經樹倒猢猻散,周良寅徹底成了喪家之犬。

朱翊鈞這麼說,周良寅就有理由去拜訪了,如此一來,算是建立了聯係。

“謝陛下隆恩。”周良寅再俯首,明白這是陛下給指了條明路,沒有人庇護的仕途,就是三伏天過火焰山,連個遮陰的地方都沒有。

縣官不如現管,皇帝的聖眷當然重要,但是不能事事麻煩陛下,所以要有助力,但這山頭,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沒有聖命,誰敢接納他這個鬥敗的棄子。

周良寅離開通和宮,他這次入京解決了兩個困擾他的問題,第一個就是過去的罪惡,由侯於趙領命去做和事佬;第二個是日後的前程,他現在也算是泛工黨的一員了。

周良寅去拜訪了侯於趙,跟著侯於趙一道去拜訪了寧遠侯,寧遠侯看在侯於趙的麵子上,沒有再提當年事,還管了一頓飯,算是賓主儘歡。

下午的時候,周良寅借著拜年的名義,見到了王崇古和王家屏,隱晦的提到了通和宮,但沒有以勢壓人。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周良寅隱約提到通和宮,等於明示,陛下對山西清汰之事非常滿意。

王家屏自然樂意接納,工黨在晉黨的廢墟上再生,需要發展壯大,而周良寅是很有能力的循吏,循吏再多不算多。

“天雄書院的教諭宋善用入京來了,雖然隻是個舉人、大名府的教諭,但陛下聖命,改任國子監典籍,專修書院育才之法,這育才就是將來,宋善用值得拉攏。”王家屏提到了一個人名。

宋善用在大名府做教諭,到了京師還是做教諭,能培養人才的先生,可不是那麼好找的。

張居正很厲害,治國上,人人都佩服,但他教的學生,都不是很好,個個都反對他的新政。

王崇古聽聞,擺了擺手說道:“彆想了,宋善用是京師師範學堂的山長,宋善用沒入京前,就已經定下來了,在萬曆朝,隻要有本事,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家屏還沒入閣,對朝中的風向不太了解,宋善用早就有了去處,京師師範學堂已經建好,宋善用履任之後,來年春天開始招生。

丁亥學製,在堅定的推行著。


最新小说: 焚天灼世錄 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 從將夜魔宗開始 從喬峰重生宋青書開始 長生,從遊曆說書開始 仙師,我太想進步了 權力巔峰:從一等功開始平步青雲 武道真君,從捕蛇人開始 億萬盛寵,閃婚老公超給力! 抄家流放?搬空京城的我純屬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