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_朕真的不務正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
背景色:字体:[]

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1 / 2)

兩個使者前來應昌見戚繼光,其實是一個很犯忌諱的事兒,戚繼光最好的做法是不見。

三娘子的兩次到訪都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首肯,是為了讓三娘子知道大明軍的現狀,省的做出戰略誤判,而這兩個使者,朝廷不知道,而戚繼光最好就是什麼都不做,讓他們哪來的回哪裡去,這樣對戚繼光而言最為安全,否則朝中的言官,最少也要彈劾戚繼光一個陰結虜人的罪名。

什麼都不做,對自己有利。

陳大成傾向於不見,而戚繼光選擇了見。

這是一種危險的做法,可是戚繼光還是見了,見的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現陛下對草原的戰略,以戰促和,用鬥爭爭取和解,如果不是要軍事驅逐,那必要的溝通還是需要的,而戚繼光有陛下賜予的天子劍,那是陛下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賜予,至今,陛下從未收回,戚繼光領兵在外有便宜行事的權力。

比如晉黨發動了叛亂,戚繼光就可以選擇放下既定目標,回京平叛。

戚繼光有見的權力,有見的理由,所以他選擇了接見,陳大成無法阻攔他也知道戚繼光從來沒有變過,和張居正一模一樣,先公後私,先思慮大明的國朝利益,至於自己的榮辱,反而放在了身後去考慮。

“拜見戚帥!”土蠻汗和俺答汗的使者,那是大眼瞪小眼,他們被戚繼光安排住的緊鄰,不僅如此,還一起召見了他們,這種安排差點讓雙方打起來。

土蠻汗的使者是土蠻汗的繼承人長子布延,而俺答汗的使者是長孫扯力克,扯力克的情緒不太好,他在來的路上收到了父親的死訊,這次的出使必須要成功,否則他將麵臨失去繼承人的資格。

草原的繼承說複雜有各種規矩,說簡單,拳頭大的就是爺。

“坐坐坐。”戚繼光表情十分的溫和,根本看不出來他是那個殺穿了土蠻汗的防線奪回了大寧衛,而後再次出兵將土蠻汗這個宗主可汗徹底趕出草原的戰神,戚繼光在不打仗的時候,一直都很溫和,謙遜有禮。

“海東青帶來了長生天的啟迪,戚帥的威名連長生天都已經知曉。”扯力克的第一份禮物是一堆海東青。

布延聽聞扯力克的話,立刻就譏諷的說道:“長生天?俺答汗都開始禮佛了,你再提長生天就不怕招惹天怒嗎?草原的叛徒,還好意思說這些嗎?”

“被打的抱頭鼠竄的又不是我們右翼。”扯力克則十分淡定的回敬了一句,現在左右兩翼的關係很差,雙方都為了戰敗是對方的責任吵的不可開交,兩個人的拉扯,根本還是為了誰要為戰敗負責而爭論。

布延立刻說道:“若不是俺答汗遣你父親到我父親這裡遊說,我父親被蠱惑,這次的應昌之戰,也不會發生。”

戚繼光眼神閃動了一下,被打的銜尾掩殺、跑的哪裡都是的土蠻汗,居然不是舔自己的傷口,而是悍然發動了進攻,意圖奪回應昌,土蠻汗到底哪來的勇氣?

答案揭曉了。

死去的俺答汗長子僧格,親自前往遊說,並且答應合兵共擊應昌,土蠻汗當然要搏一搏,戰敗之後,僧格為戰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用自己的生命再次證明了戚繼光在軍事上的強悍。

“還不是你父親先找到了我父親!現在賴到我們頭上嗎?長生天在上,你難道不承認這個事實嗎!”扯力克拍桌而起,說起了曾經。

萬曆五年三月份,土蠻汗進攻彰武失敗後,就開始聯絡俺答汗諸部,聯絡的人就是僧格,而僧格最終說動了老邁的俺答汗,才有兩個萬人隊趕到了應昌,虎視眈眈。

這是土蠻汗的自救,但最後害了他,也害了僧格。

戚繼光也不說話,就是看著他們吵架,也不覺得吵鬨,隻覺得有趣,陛下說過,在戰敗的時候,連呼吸都是錯的,所以戚繼光每次在用兵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放在戰敗的一方去考慮。

戚繼光的立根之本,是他的戰績,他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堵住了所有言官的嘴,可是這些勝利實在太多也是一種困擾。

而在某些時候,要適當的犯一些錯,讓自己不那麼完美,這樣一來,就不會走到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皇帝必要除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的地步,所以戚繼光見兩個使者也是自保,要給言官們攻訐的機會,如果太過於完美,難免讓人聯想到王莽謙恭未篡時。

皇帝也是官僚,皇帝的第一要務也是保護和鞏固自己的權力不受侵犯,甚至不受挑戰。

戚繼光見這兩個使者,聽他們吵鬨,是為了犯錯,也是為了自己生存去考慮,他和李成梁不一樣,李成梁要狷狂,因為他在遼東,戚繼光要有缺陷,有缺點,因為他在京師,這是他的生存之道。

戚繼光絕對不是那種單純托庇於張居正、托庇於皇帝,毫無任何政治智慧可言的莽夫,相反,他很懂朝廷。

扯力克和布延一直在吵,甚至都吵到輩分上了,戚繼光仍然沒有說話,直到二人詞窮,沒有什麼話題好吵了才坐下。

“來者是客,看碗熱茶吧。”戚繼光看他們終於停下了演技劣質的表演,平靜的說道。

這兩位是一家人,如果把左右兩翼看作兩個完全分化的集體,是一種錯謬,在戚繼光的眼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虜。

扯力克和布延互相看了一眼,這戚繼光打仗厲害,這涵養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強悍。

相比較他的軍事天賦而言,戚繼光在這方麵是短板,奈何在文華殿上看多了演技精湛的表演,看多了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師爺,這兩個人的表演,實在是拙劣至極。

這二人再能演戲,還能有朝堂上的明公能演?王崇古當年為了讓自己家的狗到京營吃一份皇糧,居然要用譚綸咳嗽把譚綸彈劾走,就因為譚綸阻攔了王崇古提舉京營將帥的名錄,而且還大張旗鼓的就朝日壇咳嗽進行了討論。

“戚某其實很不喜歡打仗。”戚繼光坐直了身子,說出了第一句。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打仗的目的,從來不是建功立業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掙到一份世襲罔替的爵位,嘉靖二十九年,北虜倭患這兩大軍事危急之下,說大明亡國都是擁躉無數,他打仗的目的是但願海波平。

他提出的口號,上報天子,下救黔首,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踐履之實的實踐,他這麼說也這麼做。

這大抵就是戚繼光和張居正最大的共同點,先公後私,他們的主要目標裡從來沒有自己。

這話在扯力克和布延聽去,就像是一個大嘴巴扯得他們臉生疼,一個在草原上逞凶,兩次殺穿了土蠻汗,甚至以一萬兵力,周旋在左右兩翼的夾擊之下,並且大獲全勝的不世悍將,一開口就說,我不喜歡打仗。

那喜歡打仗該是什麼樣的?不喜歡打仗打成這樣,那要是喜歡打仗,該打成什麼模樣?那戰敗方又是什麼樣的尷尬處境?

“能好好過日子,誰願意打仗呢?隆慶二年,眼看著隻有廣州的倭患還未平定,彼時我部正打算南下廣州徹底蕩平倭患,我當時跟部將言此戰之後,解甲歸田。”

“京中噩耗傳來,土蠻汗入寇京畿,戚某不得不帶著客兵北上,鎮守薊鎮,至此廣州倭患又持續到了萬曆元年,被國姓正茂蕩平。”戚繼光說起了隆慶二年的舊事,那時候他已經跟陳大成等人開始商量打完了倭寇,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因為海波已平。

土蠻汗入寇了。

現在戚繼光把土蠻汗趕出了他的老家,在大鮮卑山山道的大門口上,立了一個應昌,堵住了土蠻汗回家的路,從此以後,土蠻汗就是喪家之犬了,這如果放在中原王朝,就是播遷之禍。

這就是大明的報複,你入寇,我攻伐,對等報複,這就是戰爭的理由,現在大明強,打贏了。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讓敵人完全屈服於己方意誌,這就是戰爭的根本目的,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麵因素之下,仍然無法調節矛盾,並且矛盾激化到了最激烈的程度時,不得已的手段。

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善戰者服上刑。

戚繼光作為這個年代最閃耀的軍事家,在跟自己的武學弟子大明皇帝講武的時候,說的兩句話,他真的不喜歡打仗,軍事行動是最後的手段。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戚繼光做了總結性的發言,今天這次會麵的根本原因,不是僧格和土蠻汗的聯袂,而是當初的入寇是原因,今天大明軍的征伐是結果。

扯力克和布延都無話可說。

“戚帥,我們這番前來,是來乞和的。”布延思前想後,發現戚繼光的話簡直是無懈可擊,連布延都覺得土蠻汗該打,俺答汗在嘉靖年間入寇,你土蠻汗在隆慶年間入寇,才喚醒了大明這頭龐然大物。

那麼放棄起因,直接尋求答案,才是正途。

“這要取決於二位的誠意了,大明勞師遠征,靡費頗重。”戚繼光仍然很平淡,選擇了敲詐勒索,停戰是可以的,但是戰爭賠款也要到位,如果沒有戰爭賠款,那就威逼利誘。

“大明要什麼?”扯力克攥緊了拳頭問道。

戚繼光抖了抖袖子,拿出一封信來,開口說道:“助軍旅之費,三千頭牛、一千五百匹種馬,三萬戰馬、十萬驛馬、十二萬頭羊;投降人口,不得相論;以後若有虜逃地投奔,不得過問,中國漢人若去投虜,拿住送還;虜打死漢人,以命抵命不得包庇,中國漢人打死北虜,罰牛一頭駱駝一隻,依中國法度處治。”

“有,各部台吉世襲之時,應當報備,得朝廷回執後,方可生效。”

“再有,中國漢人,出邊偷盜虜人馬匹牛羊衣物者,拿住送還,照依中國法度處治,虜人在中國犯案以中國法度處治,不得饒舌。”

“還有,北虜私越牆而來,打死無論,拿住充作奴籍。”

“到京為算,每年羊毛兩萬袋,良駒五千匹、駑馬一萬五千匹,無故缺少,則視為挑釁,大軍征伐之。”

“欺人太甚!”扯力克一聽就惱火了,這和當年簽訂的《俺答初受順義王封立下規矩條約》完全不同,遠遠超出了當年的效力。

戚繼光念完了上麵的字,而後把手中的信收好,就那麼靜靜的看著扯力克,笑著說道:“你可以選擇不答應。”

扯力克立刻就沒了脾氣,的確他可以選擇不答應,那就接著打,打到答應為止。

這封信,顯而易見,是大明皇帝的書信,裡麵的內容就是讓戚繼光去提條件。

助軍旅之費是戰爭賠款,在這個條款裡,北虜和牲畜一樣,都是戰爭賠款的部分,包括了戰俘、逃虜。


最新小说: E小調雪後 隻要我死遁夠快 末日神豪 這倒黴太棒了 九零:全家白眼狼,真千金重生,不原諒 重生後兩歲開始驅邪養家考北大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獸夫每天都在修羅場 吞噬星空之開局原始秘境 排球怎麼會比網球卷啊 鏡啟良緣:穿越時空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