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很大的。
不管是哪個省市,都希望自己轄區有厲害的汽車廠。
國內有名的汽車廠,現在就有一汽、二汽、首都汽車製造廠、滬上汽車製造廠、金陵汽車製造廠等十來家。
不知名的更是有西南輕型汽車公司、首都旅行車廠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廠。
作為介於知名和不知名廠之間的羊城汽車製造廠,自然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1969年,羊城汽車製造廠推出“紅衛”牌貨車,但由於無法與一汽的“解放”牌和二汽的“東風”牌貨車競爭,1979年不得不停產下馬,10年的總產量也僅有1萬輛左右。
結合一機部的政策變化,急於走出困境的羊城汽車廠負責人提出了生產轎車的設想。
但七八十年代的羊城,工業基礎與首都、魔都、春城等其他大城市相比差距較大。
水泥都要依靠進口,更彆說其他工業物資了。
一沒技術,二沒資金,三沒人才,要量產轎車談何容易?
這個時候,法蘭西標致汽車公司走進了羊城汽車廠的視野,雙方就生產輕型卡車項目達成一致,局麵才出現了變化。
在滬上大眾成立的消息傳開之後,羊城汽車製造廠這邊也加快了跟法蘭西標致汽車的談判速度,最終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雙方順利的簽署了合資合營合同。
原本作為華夏第三家合資車企的羊城標致,提前出現了。
很多人可能對羊城標致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其實人家也曾經輝煌過。
作為華夏汽車市場最早進入的法係合資品牌,羊城標致曾一度在華夏市場傲視群雄,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不亞於當今的奧迪和奔馳。
然而,羊城標致的曆史充滿了曲折和挑戰,從其成立到最終的破產和重組,展現了一個品牌在市場中的起伏和教訓。
所以當陳晨星跟江輝彙報說羊城那邊出現了華夏第二家汽車合資企業的時候,江輝還是挺重視的。
“羊城汽車製造廠跟標致汽車已經確定好第一款要量產的車型了嗎?”
羊城標致曆史上就出現過,現在隻是稍微提前了一些,江輝聽到這個消息倒也沒有特彆的驚訝。
滬上大眾都提前成立了,羊城標致提前出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師父,我找一機部那邊打聽了一下,羊城標致現在並未獲得轎車生產資質,所以首款量產車很可能是標致504皮卡。”
“我估計今後一段時間羊城標致乃至羊城當地的主要任務就是跟一機部等相關部門進行密切的溝通,看看能不能獲得轎車生產資質。”
陳晨星早已經不是那個一驚一乍的少年。
在獲得羊城標致成立的消息之後,他立馬就使出了渾身解數去打聽相關的消息。
要不然標致504皮卡都還沒有開始生產,人家羊城標致更是沒有對外公布這方麵的消息,他怎麼可能輕易獲得這方麵的內容呢?
“他們要是不能儘快的獲得轎車的生產資質,隻是生產皮卡的話,估計在華夏沒有太大的發展前途。”
雖然皮卡在美利堅市場很火,甚至很多年以來皮卡車型都是美利堅汽車銷售榜的常客。
但是華夏這邊的情況不一樣。
在一汽和二汽的卡車麵前,再加上寶馬之光這種麵包車的夾擊之下,根本就沒有太多皮卡車型的生存空間。
特彆是國內把皮卡當成卡車來管理,這就更加影響了皮卡車型的發展。
就標致504皮卡,一個月能夠賣掉100輛,就算是不錯了。
當然了,哪怕是生產轎車,人家通過ckd組裝為主,一年也賣不了幾千輛就是。
這個年代汽車廠的產量跟後世動不動就年產幾十萬輛,甚至幾百萬輛是完全沒有辦法比的。
“是的,我也這麼覺得,所以羊城標致生產轎車是必然的事情,我覺得也就是未來三年之內的事情。”
陳晨星給出了一個很具體的判斷。
他可不像江輝有那種上帝視角,能夠得出這個結論,也是綜合了各方麵的信息來判斷的。
“羊城汽車廠之前好歹也是生產了小一萬輛的卡車,在珠三角地區算是形成了一定的配套能力。”
“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下這個產業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配套廠來為我們的寶馬之光生產零件。”
“將來我們的產量肯定會不斷的刷新記錄,大部分的零件隻交給一家配套廠來生產是不夠的。”
“最好就是有ab點,這樣子對於促進供應商的技術提升和降價都是很有好處,更是對我們的穩定供應有巨大的幫助。”
雖然對於配套廠來說,主機廠搞ab點是很遭人討厭的事情,但是效果還真是杠杠的。
江輝肯定是要在寶馬汽車內部推廣這方麵的做法。
特彆是現在國內各個配套廠的生產能力都非常的有限,單純的把所有的產量寄托在一家廠上麵,還真是有很大的風險。
一輛汽車上麵有那麼多的零件,隻要有一個零件的供應得不到保障,汽車就沒有辦法下線。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羊城汽車製造廠的實力不是很強,但也比我們從零開始去培養供應鏈要好。”
“不過南方這邊冒出來了許多民營的小作坊,據說有些作坊直接會請國營大廠裡麵的工程師在周末或者下班後去指導技術和生產。”
“在來圖加工方麵,有些作坊可以把零件的成本做的很低。”
“我覺得今後可以跟這些廠接觸一下,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扶持的。”
陳晨星從另外一個維度提了一個建議。
“嘗試一下是可以的,但是短時間內這些廠的實力跟國企還是有差距。”
“特彆是在生產設備的投入方麵,這個差距不是那麼快可以彌補的。”
“不過保持接觸,把一些難度比較低的零件交給它們來生產,倒也不是不行。”
華夏的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基本上要到2000年之後才開始發展壯大。
在1983年的時候,它們的影響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不過保持適度的關注,倒也沒有問題,甚至扶持一些比較爭氣的廠家,大家共同發展,肯定也是可以的。
畢竟寶馬汽車就算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所有的零件都自己做,也沒有必要所有的零件都自己做。
隻要把核心的零件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足夠了。
……
對於羊城標誌的成立,寶馬汽車這邊暫時隻是保持關注,但是滬上汽車製造廠那邊就不一樣了。